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20: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永吉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
1.(本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递质小泡
C.胃蛋白酶、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CO2、Na+、葡萄糖、氨基酸
2.(本题2分)羽毛球比赛后,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3.(本题2分)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骑行共享单车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眼睛内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电信号
B.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始终保持不变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4.(本题2分)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5.(本题2分)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C.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见文字
D.婴儿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有关
6.(本题2分)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肾小管、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
7.(本题2分)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8.(本题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定向运输到垂体
B.下丘脑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
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9.(本题2分)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唾液和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10.(本题2分)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
C.扁桃体发炎
D.风湿性心脏病
11.(本题2分)接种疫苗是防治冬季病毒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B.图中de段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
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抗原—抗体免疫过程
12.(本题2分)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A小于C时,根生长仍被促进
C.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根
13.(本题2分)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了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茎段侧芽生长量
B.a、b、c三种浓度中,NAA浓度最高的是c
C.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选用的葡萄茎段不应带顶芽
D.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在b、c浓度之间
14.(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 )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15.(本题2分)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时,被捕捉过的小动物更难被捕捉,那么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的低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二、多选题(共20分,每题4分)
16.(本题4分)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间隙
C.Ⅰ免疫细胞 Ⅱ淋巴细胞 Ⅲ吞噬细胞 ⅣT细胞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17.(本题4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18.(本题4分)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浓度小于M
C.若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浓度大于i
D.若向光性幼苗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浓度大m
19.(本题4分)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
A. B. C. D.
20.(本题4分)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彻底消灭鼢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填空题(共50分,每空2分)
21.(本题10分)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很多物质有关,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来源 功能举例 作用后变化 比较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细胞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都属于”或“不都属于”)信息分子。
多巴胺 细胞 使突触后膜兴奋 降解或回收
淋巴因子 T淋巴细胞 _ 被灭活
CO2 组织细胞 使位于脑干的 兴奋,呼吸加快加强 无变化

22.(本题20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
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 。图1中甲是 细胞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 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 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 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 。[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 和[E]_ ,前者能产生物质[F]_ ,其化学本质是 。
23.(本题20分)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 mol/L,生长素为10-6 mo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 ,这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 。
(2)图甲中①生长占优势,②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是 ,解除该现象的方法是 _。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乙图中的_ 点浓度可表示⑤(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4)将该植物长时间放在窗台,植物枝条会朝窗外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在 影响下,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_ 向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速度_ _向光侧
(5) 已经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
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
1.(本题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D )
A.O2、CO2、血红蛋白、H+
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递质小泡
C.胃蛋白酶、纤维蛋白原、Ca2+、载体蛋白
D.CO2、Na+、葡萄糖、氨基酸
2.(本题2分)羽毛球比赛后,手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B.水疱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3.(本题2分)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骑行共享单车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B )
A.眼睛内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电信号
B.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始终保持不变
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D.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4.(本题2分)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B.兴奋可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C.兴奋在反射弧中可双向传导
D.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双向传导
5.(本题2分)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人脑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
B.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维持生命的呼吸中枢在脑干
C.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见文字
D.婴儿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与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有关
6.(本题2分)如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是( C )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肾小管、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
7.(本题2分)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细胞代谢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的名称依次是( B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8.(本题2分)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定向运输到垂体
B.下丘脑具有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的双重功能
C.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
D.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上的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9.(本题2分)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唾液和体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C.浆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
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淋巴细胞数量下降有关
10.(本题2分)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C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
C.扁桃体发炎
D.风湿性心脏病
11.(本题2分)接种疫苗是防治冬季病毒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B.图中de段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
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抗原—抗体免疫过程
12.(本题2分)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D )
A.A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是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B.当生长素浓度高于A小于C时,根生长仍被促进
C.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根
13.(本题2分)α-萘乙酸(NAA)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科研小组探究了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葡萄茎段侧芽生长量
B.a、b、c三种浓度中,NAA浓度最高的是c
C.为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所选用的葡萄茎段不应带顶芽
D.NAA促进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在b、c浓度之间
14.(本题2分)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A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15.(本题2分)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用标记重捕法时,被捕捉过的小动物更难被捕捉,那么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的低
C.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二、多选题(共20分,每题4分)
16.(本题4分)图示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CD )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间隙
C.Ⅰ免疫细胞 Ⅱ淋巴细胞 Ⅲ吞噬细胞 ⅣT细胞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17.(本题4分)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ABD )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18.(本题4分)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A.茎的背地性、顶端优势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B.若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远地侧浓度小于M
C.若根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近地侧浓度大于i
D.若向光性幼苗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浓度大m
19.(本题4分)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AC )
A. B. C. D.
20.(本题4分)高原鼢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D )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草甸中高原鼢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鼢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彻底消灭鼢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填空题(共50分,每空2分)
21.(本题10分)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与很多物质有关,请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来源 功能举例 作用后变化 比较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细胞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被灭活 都属于(“都属于”或“不都属于”)信息分子。
多巴胺 神经细胞 使突触后膜兴奋 降解或回收
淋巴因子 T淋巴细胞 _ 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被灭活
CO2 组织细胞 使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加快加强 无变化

22.(本题20分)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
HPV在免疫学上被称作_抗原。图1中甲是细胞毒性T 细胞
(2)图1所示过程称为__细胞_____免疫,不能清除HPV。
(3)若要完全清除HPV,还需要体液免疫参与,过程如图2。即大多数抗原经过[A]__抗原呈递 _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辅助性T细胞_,抗原还可直接刺激[C] B细胞 。[C]受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浆细胞 和[E]_ 记忆B细胞,前者能产生物质[F]_ 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23.(本题20分)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是10-10 mol/L,生长素为10-6 mo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抑制生长 ,这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2)图甲中①生长占优势,②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是 顶端优势,解除该现象的方法是去除顶芽_。
(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乙图中的_D点浓度可表示⑤(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4)将该植物长时间放在窗台,植物枝条会朝窗外方向生长,这是因为在单侧光 影响下,尖端背光侧生长素浓度_大于向光侧,因此背光侧生长速度_大于_向光侧
(5)油菜素内酯已经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