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作品鉴赏 中花六板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节

文档属性

名称 3.6 作品鉴赏 中花六板 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 音乐鉴赏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1-10 14:58: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花六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听《中花六板》,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3、掌握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形成简况、乐队组成、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以上知识分析当今社会一些音乐现象。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认识江南丝竹乐的情绪和风格,知道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
聆听《中花六板》,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的编制知识及主奏乐器音色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导入)
师:结合初中的知识,请同学一起思考思考:乐曲有哪个地方的风格?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民族音乐是什么?
(生讨论、作答)
师:乐曲是由民族乐队和电子音乐结合的丝竹乐《江南风采》,是江南一带的音乐风格,最有名的音乐是江南丝竹,今天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领略丝竹乐的魅力。
师: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乐曲《中花六板》并思考问题: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学生自主作答)
生:略
师:情绪欢快活泼,乐观向上,速度为中速,旋律清新流畅,细腻柔美,富有浓郁的江南韵味。
(结合视频介绍江南的地理环境、自然风光和文化艺术,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以及自主查阅资料介绍江南丝竹的基础知识。鼓励学生作答,教师进行总结。)
师:江南丝竹最早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丝竹”这个名称,源于我国传统的乐器分类方法,泛指民族管弦乐器。从广义上说,江南丝竹应该包括长江以南所有的丝竹乐。如:福建的“南音”,潮州的“弦诗”,云南的“洞经”等。
生: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江南丝竹迅猛发展,1958年,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专指流传在上海、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合奏曲。江南丝竹乐队有“丝竹版”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乐队的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一二人。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农村多在喜庆、庙会、集镇茶馆演出,城市多在茶楼或住家演出,现在也有在晚会、音乐会演出的情况。
师:大家一起回忆初中学过的江南丝竹《行街》和刚才欣赏的《江南风采》,思考一个问题:江南丝竹有哪些乐器组成,本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即乐队的编制如何?(全班分为8个小组进行讨论,有小组代表回答)
生:略
师: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子、萧、板、鼓、铃、木鱼,《中花六板》的主奏乐器是二胡与箫,乐队的编制一般是3-8人。
师:再听乐曲,思考:乐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乐曲的风格特点是怎样的,由学生自由作答。
生:略
师:《中花六板》的旋律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颇具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情怀江南丝竹的乐曲大多明快、流畅、秀雅、柔和,以花(加花)、细(纤细)、轻(轻盈)、小(小型)、活(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乐曲曲目大多来自民间乐曲或古典乐曲,有些则由其它的器乐曲衍化而来。著名的八大名曲是:《中花六板》、《慢六板》、《三六》、《慢三六》、《四合如意》、《欢乐歌》、《云庆》及《行街》。
师:现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生:略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女子十二坊》的表演,加深你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大家都说的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多去听一听,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族音乐,另外可以听一听另外一首好听的江南丝竹乐《欢乐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