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
《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教学设计
课题 《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单元 6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大进行曲》又名《阿依达进行曲》,管弦乐曲,为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作于1871年的四幕歌剧《阿依达》中的选曲,同年12月24日在开罗剧场首次演出。本曲为歌剧第二幕第二场中拉达梅斯凯旋的庆祝场面所奏。“小步舞曲”共四首乐曲组成了“第二组曲”。虽然《阿莱城姑娘》大名鼎鼎,可是刚上演时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同,但比捷为此剧所写的配乐却成为真正的杰作,不但延续并提升了此剧的艺术价值,更成为乐迷们喜爱的人门作品。《鼓手的战争》是作曲家魏尔纳·泰尔辛的一首表现两名鼓手竞技的乐曲(魏尔纳·泰尔辛曾经担任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打击乐手)。
学习目标 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2、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听辨不同乐器音色,为进一步了解各乐器组的乐器打下基础。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增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能力,并对二声部节奏合作有所体验。3、认识定音鼓及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听辨不同乐器和不同声部的音色。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感受不同进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通过乐曲的学习,了解比捷的生平以及创作过程,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艺术表现:通过欣赏、体验、演唱主题、自主探究、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了解进行曲的特点。知道节奏是构成鼓乐的重要因素,在多元感官联动中感受、认识、掌握基本的节奏型。创意实践: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乐于与他人合作进行卡农节奏练习,体验合奏的乐趣,感受节奏的魅力、鼓的表现力。文化理解:通过音乐的欣赏以及学习和理解,能够对西方的音乐有更多的掌握。
重点 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及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
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等节奏,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能力,体验二声部的节奏合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全体起立,听口号踏步走。并提问:口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同学跟随口号原地踏步。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能够分析出进行曲较口号的优势。
讲授新课《大进行曲》 作品介绍:《大进行曲》是歌剧《阿依达》第二幕第二场埃及军队凯旋归来、欢庆胜利时所奏的一首乐曲。全曲一开始用“阿达依小号”奏出威武雄壮、高亢嘹亮,具有号角性的进行曲主题,表现出凯旋之师的飒爽英姿和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茶花女》,《弄臣》,《阿依达》,《奥塞罗》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被誉为歌剧之王。作品欣赏:教师播放作品视频并讲解——这段音乐威武雄壮、高亢嘹亮表现了凯旋将士的英雄形象。复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出示表格。认识演奏乐器:小号音色清晰嘹亮,音量较大,加弱音器可使音响更为柔和。小号既可以表现辉煌壮丽的情绪,加强乐队的和声气势,又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歌唱性乐段。在乐队中,它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是交响乐队、管乐队、轻音乐乐队及爵士乐队的重要高音管乐器。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多用在群众出场、退场的时候。17世纪起,渐渐转入音乐艺术领域。当时的进行曲多为二部曲式,现代进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现,中段较抒情,以取得对比,用偶数拍子,节奏明确,结构整齐。知识积累:三连音 在演奏或演唱两个音的时值内,均匀奏出或唱出三个一组的音。 学生听老师介绍乐曲,识记相关知识。学生听老师介绍作者,了解作者生平和代表作品以及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学生观看视频,欣赏乐曲并回答:这段音乐是由何种乐器演奏 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学生再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填好表格。说一说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乐特点和在乐队中的作用是怎样的?课前我们练习的踏步用的曲子就是进行曲,你能总结一下进行曲的特点吗?学生看屏幕上的节奏谱进行练习。 1、了解作品,给学生一个初步的印象。2、积累作曲家相关知识。3、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视听印象。4、再次欣赏,加深主题旋律印象,感受乐曲要素。5、积累西洋乐器相关知识。积累进行曲这种体裁的相关知识。7、巩固三连音知识。
讲授新课《小步舞曲》 乐曲欣赏: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这首乐曲由长笛演奏,音乐恬静、优美,具有典型的欧洲田园风情。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为比捷的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乐器介绍: 木管乐器之一,广泛用于现代管弦乐队。演奏技术灵活,音色优美,富有表现力。 长笛作为一种音色优美、历史悠久、情感寄托强烈的乐器,在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含了对情感美的不懈追求。认识作曲家: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歌剧《卡门》的作者。九岁起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后到罗马进修三年。1863年写成第一部歌剧《采珍珠者》。其他作品还有歌剧《唐普罗科皮奥》等。知识积累:小步舞曲源于一种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世纪流入宫廷,盛行于贵族社会。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小步舞曲的特点是:旋律流畅、娇媚,伴奏清晰,速度从容,具有典雅、大方的气质。复听乐曲:教师播放乐曲音频并讲解——作于1872年,选自歌剧《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的第三曲。这段清新而单纯的长笛独奏旋律,原为比捷的另外一歌剧《美丽的珀斯姑娘》中的间奏。整段舞曲中,美妙的竖琴以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赏析乐曲:《小步舞曲》由ABA三段组成,在竖琴的伴奏下以长笛独奏吹出甜美优雅的A段旋律,长笛清澈圆润的音质让这首《小步舞曲》独具一番宁静深沉的风味,接着其他乐器渐次加入。B段奏出有力而庄严的音乐,与A段主题形成明显地对比。B段旋律丰富了乐曲的变化,让青谧的小步舞曲增加了厚度与鲜明的对照。一切寂静下来后,音乐又返回长笛与竖琴的美合奏,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介绍木管乐器:木管乐器大多音域宽广,音色柔美,表现力强,在合奏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主要乐器有: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巴松)等。 学生欣赏乐曲视频并思考:这首作品由何种乐器演奏 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学生试着说一说长笛的音色特点,听老师介绍长笛。学生观看图片,认识作曲家,了解其生平和代表作品。4、你知道小步舞曲是怎样的一种音乐体裁吗?学生听老师介绍并识记知识点。5、学生再次欣赏乐曲,边欣赏边听老师对乐曲进行进一步的介绍。试着分析一下这首乐曲的结构,并说一说每一部分旋律的表现。7、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听老师的介绍,了解木管乐器。 通过欣赏乐曲,感受长笛的音色特点,并体验乐曲所具有的独特风格特征。积累乐器相关知识。3、积累外国著名音乐家相关知识。积累小步舞曲这种音乐体裁相关知识。再次欣赏,加深主题旋律印象,通过介绍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通过赏析进一步感受乐曲表达的内涵。7、对其他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形成初步印象。
讲授新课《鼓手的战争》 教师播放视频并讲解:定音鼓起源于阿拉伯,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打击乐器。 定音鼓可发出固定频率 (即音高)的声音,并能够在五度音程范围内改变音高。 乐队中通常使用高低两只或高中低三只定音鼓。教师出示图片,介绍写意鼓所在管弦乐队中的位置。乐曲欣赏:教师播放乐曲视频并讲解——这首打击乐小品是专门写给两位定音鼓演奏员的,音乐虽然短小,但具有较强的竞技效果,展现了定音鼓的乐器性能。 学生欣赏视频并回答:这段音乐是由什么鼓演奏的?通过观看图片来了解,识记乐器位置。学生再次欣赏乐曲,听老师对作品进行介绍,并试着说一说乐曲的特点。 认识打击乐器组中的“灵魂”乐器——定音鼓,通过节奏练习,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通过与其他同学合作,体验二声部节奏合作的效果。
课堂练习 教师出示节奏谱,指导学生进行两声部节奏练习。 学生分组做节奏练习,感受二声部效果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配合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欣赏了西洋管弦乐队及乐队中主要乐器演奏的乐曲,通过作品赏析,我们理解音乐语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内涵。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