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综合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综合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11 20: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第3单元第8课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2、《礼记 曲礼》有关复仇之义,认为父仇不共戴天,为父祖复仇被视为孝义之举。汉律规定:“敢私复仇者加刑,家属徙边。”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这表明魏律中呈现出( )
A.复古主义的特色 B.严刑峻法的特色
C.程序简化的特色 D.以儒入法的特色
3、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4、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的内容也由明初的六条扩展到清代的十六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
A.重视基层治理 B.开始独尊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 D.压制宗族自治
5、《唐律疏议》对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要求维护“孝”的伦理的相关律文有数十条之多,材料说明( )
A.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B.唐朝开始律令儒家化
C.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D.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推崇
6、刘邦进入关中后,“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西汉建立后,刘邦令萧何制定汉律。萧何在秦律基础上进行修订,合为九章,称作《九章律》。这反映了( )
A.汉初缺乏对秦亡教训的深思 B.秦律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
C.西汉延续了秦朝的治国理念 D.汉初立法缺乏充足的思想资源
7、中国封建社会立法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古罗马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立法过程中特别强调“秩序、教化”、家族国家本位;罗马法则强调“公平正义”。中国不同于罗马的根本原因是( )
A.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B.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8、明代《崔氏族谱》 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为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
A.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 B.儒学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要求百姓“存天理、灭人欲” D.儒家的伦理成为生活秩序
9、秦朝法律规定“步过六尺者,有罚”“诽谤者,族”“有敢偶语者,弃市”等。这说明秦朝( )
A.徭役繁重 B.限制特权 C.社会动荡 D.法律严苛
10、宋代的一般性法律,通常都以“编敕”的形式出现,修敕的权力掌握在通晓法学的士大夫手里。这反映了宋代( )
A.文治色彩浓厚 B.法律体系完备 C.君主权力下降 D.士族地位提高
11、清代的《大清律例》和《六部则例》中规定: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些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 )
A.具有民主主义色彩 B.注重以人为本
C.民事权利主体扩大 D.体现重农抑商
12、《孝经》是阐发儒家伦理的著作,以“孝”为“百行之本”,进而阐述如何以忠孝、孝悌的原则处理君臣、父子、兄弟等各种社会伦理关系,以及立身、处事、齐家、睦邻、治国、事君等各种社会政治事务。汉魏以来,《孝经》成为儒学教养的主要文本。至唐代,《孝经》获得“经典”地位,升格为与“五经”并列的儒家“经书”之一。《孝经》地位的演变反映了( )
A.儒学成为官方哲学 B.儒学地位得到强化
C.统治思想趋向保守 D.道德教化受到重视
13、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14、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
A.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 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 D.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15、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
A.天人感应 B.法律与道德教化相结合
C.三教合一 D.天理与伦理道德相联系
16、《尚书》记载,周公曾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用兵伐殷)。”这体现了西周时期( )
A.统治者接受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B.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增强
C.倡导敬德保民维护统治 D.政治局势不稳
17、《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让生产者有恒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让他们安居乐业,无饥无寒的主张旨在( )
A.为实现仁政奠定物质基础 B.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
C.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 D.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
18、明代法律中规定,权势家族犯罪,官吏只得奏闻,不得擅自过问;同时又规定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这体现出明代法律( )
A.对平民的保护形同虚设 B.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威
C.给予权势家族种种特权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19、我国古代解决民事纠纷的传统是依靠中间人调解,调解无效时交官府,而官府也主要扮演调解人的角色,在民事纠纷导致暴力事件后,才扮演法官的角色。但明清时期,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这种变化表明( )
A.古代民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B.社会发展提升了法律作用
C.政府奉行以德治民的理念 D.民众已具备近代法律意识
20、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时期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这表明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基层治理 C.确立儒学权威 D.强化重农抑商
21、中国古代礼俗中,官员遭父母丧事应弃官居家,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一个官员如果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去世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就会立刻被削职为民,在士人阶层中也会为人所不齿。这一现象表明( )
A.西周形成的礼制影响深远
B.古代政治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律令开始儒家化
22、《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有了法律。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
A.法家法治思想成为当时治国共识
B.法律体系建立并走向完备
C.礼法结合是国家治理的主要手段
D.国家治理日益走向规范化
23、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这体现了唐朝( )
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 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 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24、唐朝注重法律的制定。流传到今天的《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的律文,在中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
②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
③废除了自汉代以来礼与法的结合
④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三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曰:“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
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 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 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
二、材料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杰出代表,其“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颁行于公元653年的《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的典范。《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除了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疏议”还通过多样的注律方法使律条“疏而不失”,因此当时“断狱者,皆引疏分析之”。后人评价“有唐一代,切乎事实,合乎国情,法尊而治”,在历代法典中,“唐律为最善”,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
——摘编自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在法律制度上,明太祖强调以唐宋为榜样,力图重建唐宋时期的律令体系。应该说,不仅明代的《大明律》是“准唐之旧而增损之”,其令也是沿袭了唐宋一脉的令典和单行令。明太祖认为自己制定的常法可保子孙统治无忧,作出“一字不可改易”的祖训。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是为“权宜之法”。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弘治朝(1488-1505年)的《问刑条例》和《大明会典》由此而生,确定了例与令实际等同的性质。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
——摘编自李贵连、程晶《从令到例:论明代律例法律体系的生成》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法律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法律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酗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之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包括防盗,防灾,防疫,恤贫,恤孤等。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研究》等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整理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1)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吕氏乡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乡约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疏议》的特点。
材料二 大明律的许多条文直接来自《唐律》……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使得新生的《大明律》必须以“法”的本来面目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清末薛允升曾在《唐明律合编》中对两部法典进行了研究后说:“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帑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
——摘编自徐晓庄《〈大明律〉之特点琐谈》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明朝立律侧重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
材料三 中华民国时期曾经致力于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经常出现以政策代替法律,或据一时的政策而提炼为法律条文的情况。
——据韦庆远、柏桦著《中国政治制度史》整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析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有夏多罪,天命殛(jí)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可知,先秦时期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逐渐萌发,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神权统治的思想,而是人民的意志,排除A项;先秦时期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排除B项;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其中“依古义”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故选D项。魏律中并未体现复古主义,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许依古义听子弟得追杀之”,可知并没有体现严刑峻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程序简化的特点,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注意理解韩非子对这一原则的评价,即轻罪重罚可以使人民安于被统治,不会发生动乱,很明显是注重对人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故选B项。商鞅这种轻罪重罚只是一种法律原则或者理念,与法律制度完善与否没有关系,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D两项说法本身欠妥,有绝对化倾向,故排除。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以儒家正统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圣谕宣讲”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宣讲,说明了国家对基层治理的重视,强化对基层民众的教化,故选A项;汉武帝时期开始独尊儒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主旨内容是“圣谕”“乡约”在基层宣讲,而不是政令的传达,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的“圣谕宣讲”制度,无法体现统治者对于宗族自治的压制态度,排除D项。
5、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律疏议》中重视孝,强调维护“孝”的伦理,说明唐律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律疏议》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A项错误;律令儒家化始于汉代而非唐朝,B项错误;儒家思想被统治者推崇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故选:C。
6、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在法律上汉承秦制,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原因在于,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其所创设的制度体系与大一统国家治理相适应,所以西汉很多方面沿用秦制,故选B;汉初统治者深刻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统治政策,故排除AC;材料不能说明汉初缺乏法律方面的思想资源,故排除D。故选:B。
7、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古代中国和古罗马在立法思想上的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立法思想的价值取向与古罗马有着显著的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的经济基础不同,即中国是小农经济为主的生产模式,故B项正确;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是其原因,但不是决定中国古代立法思想价值取向的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是影响中古代立法思想的具体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只是客观因素,不是根本原因,故D项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明代利用儒学的教化功能维护社会秩序,D项正确。依据材料信息不足以得出“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要求百姓‘存天理、灭人欲’”的结论,A、C两项错误;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9、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步过六尺者,有罚”、“诽谤者,族”、“有敢偶语者,弃市”等信息可以看出秦朝时期的法律非常严苛,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朝法律的严苛,不能体现出徭役繁重、限制特权,故AB错误;秦朝国家处于大一统局面,社会并不动荡,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故C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皇帝的命令称敕,士大夫参与修敕,说明宋代国家治理注重文治。
1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清代法律承认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等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清代民事权利主体有所扩大,C项正确;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仅承认社会成员参加民事活动不能说明其法制具有民主主义色彩,A项错误;只有对社会成员民事权利认可一项不能说明清代法律注重以人为本,B项错误;体现重农抑商与“商人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的规定不符,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孝经》从汉魏以来的儒学教养文本到唐代成为与五经并列的经书之一,说明以孝道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选D项。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使儒学成为官方哲学,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孝经》地位的变化,体现的是统治者对道德教化的重视,排除B项。《孝经》地位的提升,不能反映统治思想趋向保守,排除C项。
13、答案:D
解析: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建立“乡约”,都侧重于通过外在的约束,而非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觉,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C项错误;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建立“乡约”,都强调用普遍的规则(理)来约束人,“义庄”体现了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
14、答案:A
解析:材料中孔子认为水的特质符合“德”和“仁”,故由此推断,孔子的山水观是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山水背后的民本思想,没有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故B项排除;材料中的孔子赋予了山水儒家的精神,而非强调山水本身的灵性,故C项排除;D项表述太绝对,而且不符合材料主旨。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唐律的特点。根据材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知,《唐律疏议》将道德与法律相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天人感应和三教合一的内容,排除A、C项;天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排除D项。
1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周公对周文王崇尚德政,爱护子民,慎用刑罚的治国思想持肯定态度,C项正确。当时儒家思想尚未产生,A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B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政治局势动荡,D项错误。
17、答案:A
解析:材料的大意是:圣明的君主管制黎民的生产所得,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君主实行仁政,人民就会追随他。这种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即“君”对“民”的爱护,是“仁政”思想的反映。故答案为A项。BC项,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劝诫君主要实行仁政,而不是人民的利益诉求,也不是要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排除;D项,统治者实行仁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材料所要表达的主旨意思,排除。
18、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代法律对权势家族犯罪的规定,并未涉及对平民的保护如何,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加强君主权威,故B项错误。根据明代法律对权势家族“不得结党营私、侵占民宅、诱卖良人为女婢,否则罪加一等”的规定可知,权势家族并无种种特权,故C项错误。材料中对权势家族的各种规定主要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
1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但明清时期,官府的法官角色越来越重,社会上甚至出现了专门代人打官司的‘讼师’”可知,古代民众的法律意识已在逐步强化,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政府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民众在辛亥革命后才逐步具备近代法律意识,排除D项。
20、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进行道德教化……宣讲‘圣谕’”可知,制定乡约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基层道德教化,加强基层治理,故B项符合题意。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强调地方政府在行政、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服从中央领导,而乡约教化主要属于基层教化范畴,排除A项。儒学权威自汉武帝尊崇儒术以来便已确立,排除C项。材料强调乡约的主要功能在于“道德教化”而不是强化重农抑商,排除D项。
21、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礼俗中的“丁忧”,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由“一旦被告发就会立刻被削职为民”可知,我国古代政治受到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西周礼制主要强调的是等级,A项排除;历代王朝并不都是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标准,C项排除;汉朝律令就已开始儒家化,故D项排除。
22、答案:D
解析:由《禹刑》、《汤刑》、《九刑》到中国最早的成文法,这说明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注重通过法律来规范国家管理,故D正确;法治思想成为当时治国共识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法律体系走向完备也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礼法结合,故C错误。故选:D。
23、答案:A
解析:据材料“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可知,这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或民本思想),说明唐朝的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永王割据严重违背的纲常伦理道德,B选项错误;李白并不属于边塞诗人,C选项错误;人本思想属于儒家思想,而非佛道思想,D选项错误。故选:A。
24、答案:B
解析:①继承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经验符合唐朝《唐律疏议》特点;②《唐律疏议》被认为是历代王朝创制法律制度蓝本是正确的;③《唐律疏议》继承了自汉代以来礼与法的结合;④《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故选:B。
2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周礼》的蕴含的司法制度思想。结合材料信息,《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寇名,而“三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等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故本题选B;从材料信息来看不涉及儒家的仁爱思想,故排除A项;天、地、人之道不能说成是迷信思想,故排除C项;从材料也不能看出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故排除D项。
26、答案:特点: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影响深远;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
解析:特点:根据材料“增损隋律,并集历代之大成”可知,继承吸收前代法律成果;根据材料“《唐律疏议》由《永徽律》的律条和‘疏议’两大部分组成。‘疏议’是对律文的系统解释,系《唐律疏议》首创”可知,律条与疏义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根据材料“后世皆莫远离唐律之范围”可知,影响深远;根据材料“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可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或者答礼法结合)。
27、答案:变化:“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
原因: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例”具有灵活性。
解析:变化:根据材料“自此之后,例成为明代法律的主体”可知,“例”逐渐取代“令”成为法律的主体。原因:根据材料“后由于例的数量膨胀,甚至出现了以例破律及令的情形,对例进行类编成为迫在眉睫之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的增多;律令不能适应社会变化;根据材料“常法之外的例则可随时势变化而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例”具有灵活性。
28、答案:(1)特点: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强调自治。
原因:理学的形成;科举制的推行;知识分子进入国家政治体系;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的增强。
(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
解析:(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兄弟受《周礼》《礼记》的影响”可知体现的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在此基础上,又细化为更为具体的条款,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可知体现的是重视规范乡民的道德行为(道德教化),强调互助互勉;根据材料“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可知体现的是强调自治。第二小问结合宋朝的思想、政治背景分析。
(2)问根据材料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可知体现出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根据材料二“‘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可知体现出教化百姓,移风易俗;根据材料二“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可知体现出奖善劝诫,稳定秩序。
29、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深远。
(2)不同: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原因: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3)作用: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统治。
解析:(1)问据材料一“《唐律疏议》共十二篇三十五卷五百条,其篇名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并结合所学得出体系完备;据材料一“其内容特别重视‘孝’,要求维护‘孝’的律文有几十条”并结合所学得出礼法结合(重视儒家伦理道德);据材料一“自辽宋金元迄于明清,刑法律条基本上都以唐律为蓝本。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立法,多半从模仿唐朝法制而来”并结合所学得出影响深远。
(2)问第一小问不同之处,据材料二“大抵事关典礼及风俗教化等事,《唐律》均较《明律》为重,贼盗及有关祭项钱粮等事,《明律》又较《唐律》为重”结合所学得出与《唐律》重礼乐教化相比,《大明律》更重刑民钱粮。第二小问原因,从经济、思想、政治等角度入手,据材料二“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并结合所学得出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斗争的需要。
(3)问据材料二“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和各种新兴社会力量的兴起以及大量社会矛盾的出现”“以规范各种社会势力激烈斗争的政治局面”得出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权益,调节社会矛盾;据材料三“却往往是根据形势和统治需要来制定方针政策”得出维护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