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3.6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春)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3.6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1 11:2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2023春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下册
3 运算律
3.6 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法的运算性质,并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重点、难点)
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学习目标
回顾复习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律?并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回顾复习
口算。
25×4= 125×8= 25×4×9=
125×2×8= 25×3×4= 125×8×35=
100
2000
1000
300
900
35000
像25和4,8和125等这些数字相乘能凑成整百和整千数等,可使计算简便。
说一说:下面两题你是如何计算的?有没有简便算法?
回顾复习
这节课我们学习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可以把24看成4×6,56看成7×8……
25×24= 56×125=
600
7000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教材P29 例8)
探索新知
8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探索新知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探索新知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探索新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1)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探索新知
12×25=_____
方法一:由25×4=100,想到另一个因数12,恰好能写成3×4的形式,可运用乘法结合律,即12×25=3×4×25。
12 × 25
3 × 4 × 25
100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规范解答:
探索新知
12×25=_____
方法二:把12写成(10+2),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即 12×25 =(10+2)×25。
12 × 25
10 + 2
10×25
2×25
规范解答: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探索新知
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25(或125),可考虑将另一个因数分解成4×( )或 8×( ),再采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接近整十数、整百数……可将其分解成10±( )、100±( )……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探索新知
拓展:
王老师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探索新知
32×25
=(8×4)×25
=8×(4×25)
=8×100
=800(元)
32×25
=(30+2)×25
=30×25+2×25
=750+50
=800(元)
王老师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方法一:乘法结合律
方法二:乘法分配律
探索新知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探索新知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王老师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探索新知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方法一:先算每副球拍的价钱
再算每支球拍的价钱
330÷5÷2
=66÷2
=33(元)
探索新知
方法二:先算一共有多少支球拍
再算每支球拍有多少钱
330÷(5×2)
=330÷10
=33(元)
答:每支羽毛球拍33元。
探索新知
330÷5÷2
=66÷2
=33
330÷(5×2)
=330÷10
=33
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有哪些发现?
试一试
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探索新知
除法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简单记为:连续除,除以积。
用字母表示:a÷b÷c=a÷(b×c)
注意:式子中的b、c都不为0!
想一想,说一说:在刚才乘、除法的计算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有时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相乘的形式,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也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形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两个数相除,如果除数分解成的因数恰好与被除数成倍数关系,那么可以运用a÷(b×c)=a÷b÷c(b、c均不为 0)进行简便计算。
探索新知
探索新知
方法一
方法二
12×25
=(3×4)×25
=3×(4×25)
=3×100
=300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数字的特点,利用运算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探索新知
330÷(5×2)
=330÷10
=33
330÷5÷2
=66÷2
=33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 a÷b÷c= a÷(b×c)
注意:式子中的b、c都不为0!
方法二
方法一
1.计算下面各题,怎么简便就怎样计算。
(教材P29 做一做)
随堂小练
做一做
35×5×20 25×(4+8) 2000÷125÷8
=35×(5×20)
=35×100
=3500
=25×4+25×8
=100+200
=300
=2000÷(125×8)
=2000÷1000
=2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教材P30 练习八 第1题)
随堂小练
98+265+202
273-73-27
250×13×4
3200÷4÷25
=98+202+265
=300+265
=565
=273-(73+27)
=273-100
=173
=250×4×13
=1000×13
=13000
=3200÷(4×25)
=3200÷100
=32
2.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教材P30 练习八 第1题)
随堂小练
88×125
99×38+38
17×23-23×7
72×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99+1)×38
=100×38
=3800
=23×(17-7)
=23×10
=230
=9×8×125
=9×1000
=9000
3.某校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把这些图书平均分给14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教材P30 练习八 第2题)
随堂小练
=350÷(7×2)
答:每个班可以分到25册。
350÷14
=350÷7÷2
=50÷2
=25(册)
1. 一本相册共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有900张照片,5本这样的相册够用吗 (教材P30 练习八 第3题)
当堂检测
900÷5÷6
=900÷(5×6)
=900÷30
=30(页)
30页<32页
答:5本相册够用。
2. 下面哪些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教材P31 练习八 第6题)
当堂检测
123-68+32=123-(68+32) ( )
×
102×56=100×56+2 ( )
12×97+3=12×100 ( )
35×16=35×2×8 ( )
29+22+78=29+100 ( )

×
×

87×96
=(86+1)×96
=86×96+96
3. 不计算结果,比较87×96与86×97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当堂检测
86×97
=86×(96+1)
=86×96+86
因为86×96+96>86×96+86,所以87×96>86×97。
4. 计算下面各题。
当堂检测
36×25 25×(10+4)
720÷45÷2 720÷45
=9×4×25
=9×100
=900
=25×10+25×4
=250+100
=350
=720÷9÷5
=80÷5
=16
=720÷(45×2)
=720÷90
=8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乘法的简便计算。
课堂小结
12×25
=(3×4)×25
=3×(4×25)
=3×100
=300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
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数字的特点,利用运算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除法的简便计算。
课堂小结
330÷(5×2)
=330÷10
=33
330÷5÷2
=66÷2
=33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
用字母表示为: a÷b÷c= a÷(b×c)
注意:式子中的b、c都不为0!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