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达标训练/训练·提升作业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2)晏如也。 ( )
(3)短褐穿结。 ( )
(4)不汲汲于富贵。 ( )
(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
(1)表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表现五柳先生衣食不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五柳先生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赞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概括了五柳先生的高尚品德,“传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五柳先生生活爱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朗读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5.五柳先生的生活状况如何?请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2012·临沂中考)阅读全文,完成 7~10 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 )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美文品析
(2012·德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②,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
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每期会赋役 ( )
(2)事决乃退 (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准方进取,可欺君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 答案:(1)处所 (2)安然自若的样子 (3)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4)心情急切的样子 (5)辈、同类
2.答案:(1)喜爱读书,却只求领会其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常以写文章为乐,充分显示他的情志。
3.答案:(1)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3)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以此自终 (4)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好读书 性嗜酒
4.【解析】选D。A项正确停顿应为: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项正确停顿应为: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C项正确停顿应为: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5.答案: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答案: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7.答案:①爱好 ②有时
8.【解析】选C。题干中的“以”是“用”的意思。A项的意思为:介词,因为;B项的意思为:连词,表示目的;C项的意思为:介词,用;D项的意思为:介词,凭借。
9.答案:(1)每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的,不能遮挡风吹日晒。
10.【解析】本题考查对五柳先生品格的把握。阅读全文,从五柳先生自述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等方面筛选相关语句作答。
答案:“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忘怀得失”。
11.答案:(1)适逢、正赶上 (2)才
12.答案: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
13.【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根据寇准的言行进行分析:如他年轻时精通《春秋》三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交税赋服役时从没拿出官府征调敕命文书,百姓却从没有敢误期的;敢于直谏等。
答案(示例):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
附【译文】
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又认真努力,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从没拿出官府征调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做为三司度支推官,后来又变成担任盐铁判官。早晨会师官员们讨论国事,寇准极尽陈述事情的优点和缺点,皇帝更加地器重他了。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