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词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实词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2 19:5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词性语法知识讲座之一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什么是词?一、划分词类的标准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实词都有词汇意义。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词。
例如:太阳 北京 学校 红 美丽 跑步
了 的 吧 吗 把 从 和(实词)(虚词)二、实词
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
例如:
雷锋 同志 作家 老师 学生 (表人)
水 山 马 飞机 车辆 道德 (表物)
秋天 明年 早晨 现在 过去 (表时间)
上海 中国 亚洲 远处 里屋 (表处所)
上 下 前 后 以上 以下 上面 左右 (表示方位)名词语法功能:
A.一般名词前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组合,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鱼
B.集体名词、抽象名词受不定量的数量短语修饰。例如:一片树林、一些纸张
C.名词不受“不”、“很”修饰。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例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
D.表示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多数。如:同志们。名词加“们”以后,不能再受表示确定数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如不能说“三位同志们”
E.名词一般不重叠,有些能重叠,重叠后有“每一”的意思。例如:人人 年年、家家户户、世世代代。
对举的方位名词重叠后有“到处”的意思。例如:前前后后、上上下下F.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名词也可以做谓语。例如:今天星期日、昨天晴天、 他肺炎。(只有少数表示日期、节日、气象、疾病等的句子里,不用判断词“是”,名词直接做谓语。)
G.名词或名词短语连属成句,在诗词曲里常见。例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H.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可以做状语,也可以做主语、定语。例如:他们下午开会、前面、后面都种满了花、西边的墙修好了
I.名词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可以做状语、补语等。如:他在学校上课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
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例如:
走 坐 听 批评 宣传 学习 (动作行为)
爱 恨 怕 想念 打算 希望 (心理活动)
发生 存在 有 演变 死亡 (存在、变化、消失)
是 不是 (判断)
能 能够 会 可以 愿意 应当 (助动词)
上 下 进 出 来 去 上来 (趋向动词)注意:
1、助动词,是能用在一般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意愿或可能、必要的动词。
例如: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他能来吗?
天气应该暖和了。
2、趋向动词,表示事物的动态和趋向。
例如:太阳下去了,月亮出来了。
拿出一本书。动词语法功能:
A. 能与副词组合,一般能用表示否定的副词“不”和“没”否定。 如:不来、没去
B. 一般不受表示程度的副词修饰,如不能说“太来”“很去”。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例如:很爱、很想念、最讨厌、极厌恶
C. 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表示短暂、尝试的意思。例如:写写 想想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D. 动词后边可以带“着”“了”“过”等助词,或带趋向动词“起来”“下去”等表示动态的词。 如:关着、看过、写了、打起来、说下去
E.? 动词一般能带宾语。少数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出发、旅行、休息、起程、诞生、颤抖 F.能用肯定否定相重叠的方式表示疑问(名词不能)。如:能不能 去不去
G. 动词经常做谓语。也能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例如:学习是必须花费一定气力的。 他爱学习。 游泳的人回来了。我们赶走了贫困。 解放军战士活捉了敌人。
H. 判断词“是”做谓语,主要构成判断句,起联系判断强调的作用,表示肯定,肯定的意味有轻有重。例如:我是学生。 牛是反刍动物。 是我搞错了。 他是来了。 这个办法是好,可是我不会。 这个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I.? 趋向动词可以做谓语。例如:月亮出来了。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边作补语,表示动态。例如:他打开收音机就唱起来。(表示动作已经开始,正在持续,但尚未完成) 他从花园里走出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J. 能愿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加“着”“了”“过”表示动态。能单独做谓语,能受副词“不”修饰。能用在动词前表示可能和愿望,组成能愿短语。能愿动词一般不带名词。例如:你敢吗?不敢。 我们要有信心。 他能跳芭蕾舞。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

例如:
伟大 勇敢 优秀 聪明
老实 鲁莽 大方
长 短 大 小 粗 细
红 愉快
多 少 许多 全 多少
形容词语法功能:
A.能受“很”“最”“十分”等程度副词修饰。少数形容词本身已包含一定程度,不能受修饰。例如:不冰凉、不雪白、很绿油油
B.形容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例如:不冷、不坏。
C.能用肯定否定重叠的方式表示选择问。
D.形容词一般能重叠,重叠后有加重程度的意思。例如:整整齐齐、端端正正
D.形容词主要做定语、状语、谓语、补语。也可以做宾语和主语。例如: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他喜欢清净。
F.形容词后边也可以有宾语。例如:他红了脸。 我们丰富了文化生活。
G.形容词后边加趋向动词表示形状的开始,正在持续下去而并未完成。例如: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H.有些形容词后边可以加“着”“了”“过”表示性质状态的存在、持续、完成。例如:灯还亮着呢。 灯亮了好半天了。 白天灯亮过。但有些形容词不能带“着”“了”“过”。例如:男性、大型、初级、共同、主要、精装、全额
注意:怎样区别名词、动词与形容词
1、? 能否带宾语:
动词多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2、? 能否受修饰:
名词不受“不”、“很”修饰。(少数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可以受“不”、“很”修饰。如:不道德、不礼貌、很科学、很民主
动词多数能受“不”的修饰,但多数不受“很”的修饰,除心理动词外,如:爱、 恨、怕、想念、打算、希望)
形容词多数能受“不”“很”的修饰。如:不高、很高、不美丽、很美丽 阅读课文P43的1、2两个语段,找出这个语段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说说你的理由。游戏
对号入座(四)数词:表示数目和次序。
1、? 基数:表示数目多少。 例如:一 二 十
百 千 零
2、? 序数:表示次序前后。 例如:第一 第五
3、? 倍数:基数+“倍” 例如:一倍 五倍
4、? 分数:几分之几
5、? 概数:例如:一百多 一千左右 三四(个)
数词语法功能:
1、数词一般要同量词结合在一起来修饰名词、动词。只有在成语或沿用文言说法时,才可与名词组合。例如:千山鸟飞绝、千言万语、三心二意
2、数词一般不重叠。记数时,数词可做主语和宾语。数词也可做谓语。例如:我十九,他十一。
倍数和分数的用法
(1) 表示数目减少,一般用分数。减少是往小里说,不能用倍数。如:降低了十分之六。
(2)表示数目的增加常用倍数,也用分数。
如: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一倍。 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百分之一百。
“增加了”不包括底数。由二上升到四是“增加了一倍”,也可以说“增加到两倍”。“增加到”包括底数在内。
下边的话表示数目的增加或减少,辨别其正误:
①“产量由每天一百吨变为两百吨”。如改为下列表达,你看哪个对,哪个错。
A.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达到一倍。 B.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增加了一倍。
C.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达到原产量的两倍。
D.原来每天产煤一百吨,技术革新后,产量翻了一番。 ②“价格由 6元变为 2元”。如改为下列表达,你看哪个对,哪个错。
A.原来一条围巾卖 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 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2/3。
C.原来一条围巾卖 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1/3。 D.原来一条围巾卖 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缩小了两倍。 二和两的不同用法
A、序数只用“二”不用“两”。如:第二、老二、二楼、二班、二月、二嫂
B、读数目字用“二”不用“两”
C、多位数中的十位、百位数用“二”不用“两”。如:二十五、二百五
D、多位数、小数、分数用“二”不用“两”。如:三万二、零点二、二分之一、五分之二
E、部分词语用“二”不用“两”。如:二两、二元论、二次平方、二人转、二极管F、在一些情况里,只用“两”不用“二”。一般量词前如果是一位数,用“两”不用“二”。如:两首诗、两支笔、两行字、两个班、两条路、两点钟
G、部分度量衡单位前用“两”不用“二”。如:两公里、两吨、两公斤
H、二和两通用。如:二尺半(两尺半)、二米一(两米一)、二亩地(两亩地) 数词的活用
a 、“一”表示“全、满、任一、每一”:一心一意 、一身土 、一手墨 、一个人如果自高自大就不会有进步。
b、 “三和九”表示“多、极多、少”等意思。如:三思而行、三言两语、九牛一毛、三弯九转
c 、“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表示“多”。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五)量词:表示计数单位。
1、? 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例如:尺、丈、升、磅、吨、元、角(度量衡)
个、位、件、本、间、匹、章(个体单位)
双、对、堆、群、班、套、伙(集体单位)
些、点 (不定单位)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例如:次、趟、回、顿、遍
量词的语法功能
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充当主语、定语。例如:一斤是十两、一座钟
②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可做主语、定语,表示“多”或“每一”的意思。例如:条条、根根、件件、个个、条条大道同向共产主义、句句是实话
③数词与物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能重叠,重叠后可做状语,表示依次、轮番进行的意思。例如:五个五个地拿、一遍一遍地读、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④数词与动量词组合的数量短语,一般做补语。例如:跑三趟、念两遍、去三回
⑤数量短语有时与名词组合,位置在名词后,表示数量。例如:父子两个、代表团一行三十人、四人帮一伙
(七)代词:有替代、指示作用。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名称。例如:你、我、他、咱、自己、大家、彼此
2、疑问代词:表示疑问。(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例如:谁、什么、哪儿、怎么
3、指示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例如:这、那、这样、那样这些、那些、这么、那么
代词的语法功能
代词一般不受别的词类的修饰。代词同它所代替的或指示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相当,它所代替的词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它也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A 、人称代词有虚化作用,在句中有时不是实指,不是定指,而是不定指,不实指某一个人。
例如:
①?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知道这是出了什么事。
②?你说两句,我说两句,就热烈地讨论开了。
③自己错了,也已经懂得,又不想改正,自己对自己采取自由主义。B、 疑问代词也有虚指作用,有时不是有疑而问,往往指不确定的人、事物、处所、性质、状态等,有关联作用。
例如:
谁也想象不到。
有谁说了一句话。
他什么也没买。
他到哪儿,哪儿都欢迎。
看看这儿,看看那儿。
他才这么长那么短地把一切经过说了一遍。(八)象声词:模拟自然界声音的词。
例如:咣、叮当、哗啦、呼呼、轰隆
(九)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唉、啊、哎呀、哼、哈哈、嗯
有时同一叹词读不同的音调,便表示不同的意义。
例如:
啊(ā)!真好哇! (表赞叹)
啊(á)?这么快呀? (表惊讶或不知道)
不要哭了,啊(á)! (表追问)
啊(ǎ)!这么回事啊!(表特别惊讶或醒悟)
实词的兼类与活用
1、兼类:一些词经常具备两类词或两类词以上的语法功能,称为兼类词。这类词的特点是声音相同,意义密切相关,经常具备两类词的特点。因此,在不同句子中它们会有不同的词性。

2、活用:有些词经常只属于一个词类,但有时临时用做另一类词,这种临时把甲类词当乙类词用的现象,称做“词类的活用”。
?
一、把下面各词归类。 校园 繁忙 北京 积蓄 三万 豁亮 诚实 中间 哪里 瞻仰 战场 颓唐 夜晚 二分之一 斤 朵 驾驶 那里 自己 坚固 起来 大伙 政治 希望
名 词: 动 词:
形容词: 数 词: 量 词: 代 词: 校园、北京、积蓄、中间、战场、夜晚、政治
繁忙、瞻仰、驾驶、起来、希望
豁亮、诚实、颓唐、坚固
二分之一
斤、朵
哪里、那里、自己、大伙二、找出下列语段中的名、动、形、数、量、代词。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大金帅苹果则金光闪闪,呈现出一片黄橙橙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果子。 葡萄呢,就更加绚丽,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石的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作业:
1、复习今天所讲的实词的知识。
2、选取所学的课文中的两段文字(每段不少于200字) ,找出这些文字里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进行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