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语 法 知 识 实词和虚词实词分类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词叫做名词。1.表示人或具体事物: 学生、河流、水果、衣服
2.表示抽象事物: 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
3.表示时间: 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刚才
4.表示处所: 郊区、附近、到处、远近
5.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 使用名词应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使用简称。例如:“数学、物理、化学”可以紧缩为“数理化”,而“人造革”决不能紧缩为“人革”。?
2.使用名词要注意时代性。例如不要把“环卫工人”说成“清道夫”,把“司机”说成“开车的”。
3. 掌握名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防止误用。? 名词和名词组合,即使是并列组合,也受逻辑事理的制约,它反映客观事物在性质、状态、范围、程度、等方面的轻重、主次、强弱、大小的差别,这些情况反映到并列短语中,直接影响着他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语序。例如:省政府、县政府、乡政府都写信向他祝贺。 相容概念不能并列。如:菜市场上正供应黄瓜、西红柿和蔬菜。
但要注意,“点面并列”和“突举性并列”是允许的。如:? 这是把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 积极培养青年、妇女、和少数民族干部,…… 4..要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例如不要把“伤残人”、“残疾人”说成“残废人”。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 1.表示动作、行为。例如:走 ?打 ?说? 作 保护?分析?赞成?旅行
2.表示存现、变化。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发生?灭亡?增加?缩小?扩大?发展?下降?
3.表示心理活动。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
4.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例如:使?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
5.表示可能、意愿,简称能愿动词。例如:能?能够?应该?可以?必须?得(děi)?要?会?愿意?肯?敢
6.表示趋向,简称趋向动词。例如:来?去?回?上?下?出?进?起?上来?下去?回来?出去?进来?起来?
7.表示判断,简称判断词。只有一个“是”。三.形容词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例如:高?大?粗?细?圆?长? 弯曲?宽广?鲜红 ?雪白? 狭窄? 笔直
2.表示性质。例如:好? 坏 ?优秀 ?恶劣?诚实? 虚伪 ?狡猾 ?美丽 ?高尚? 伟大? 朴素
3.表示状态。例如:迅速 ?敏捷? 匆忙 ?平静 ?悠闲? 混乱? 愉快? 轻松? 痛苦? 疲倦? 急躁
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简单数词和复合数词,
基数和序数,
确数和概数,
分数和倍数?
数词的分类:数字的表述方式 1..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48 ?-5.03? 34. ? 1/4? 1:500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示例:一律? 一方面?十滴水?星期五?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二0九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月革命? “八五”计划?五省一市? ?二十挂零? 零岁教育?白发三千丈?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书记?第二轻工业局?第三季度? 第四方面军?十三届四中全会
a.时间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示例: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03年?公元7年?1994年10月1日? 1994-10-01 (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90年”或“九0年”)?
b.时、分、秒。示例:4时?15时40分?14时12分36秒 (必要时的扩展格式:04:00?15:40?14:12:36)
概数和约数? 相临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示例:二三米? ?三五天? 三四个月? 十三四吨? 一二十个? 四十五六岁?七八十种?一千七八百元? 带有“几”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示例:几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用“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约数时,为了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这个协会举行全国性评奖十余次,获奖作品有一千多件。协会吸收了约三千名会员,其中三分之二是有成就的中青年。倍数和分数的用法1.表示数目减少,一般用分数。减少是往小里说,不能用倍数。如:降低了十分之六。
2.表示数目的增加常用倍数,也用分数。如: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一倍。?今天看节目的人数比昨天增加了百分之一百。
3.“增加了”不包括底数。由二上升到四是“增加了一倍”,也可以说“增加到两倍”。“增加到”包括底数在内。
五.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A?个体量词:只?个?件?间?所?座?
B?集合量词:对?双?群?伙?帮?副?批?
C?不定量词:点? 些?
D?度量衡量词: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
E?借用量词:?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子?堆?封?卷?捧?张?担?铲
?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
?B 借用动作有关的名词、动词表示动量:切一刀?叫一声?射三箭?工作一天?劳动三小时?
①物量词
②动量词量词功能?①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例如:一斤是十两?一座钟?
②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可做主语、定语,表示“多”或“每一”的意思。 例如:条条?根根?件件?个个?条条大道同向共产主义?句句是实话
③数词与物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能重叠,重叠后可做状语,表示依次、轮番进行的意思。 例如:五个五个地拿?一遍一遍地读?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④数词与动量词组合的数量短语,一般做补语。例如:跑三趟?念两遍?去三遭
⑤数量短语有时与名词组合,位置在名词后,表示数量。例如:父子两个?代表团一行三十人?四人帮一伙 六.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表示指称时,有定指和不定指的区别。不定指往往是指不确定的人、物或某种性状、数量、程度、动作等。他不常指某一定的人物,也就不可能有一定意义,介乎虚实之间。
代词分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 大伙(自己能和其他代词连用,起强调作用。例如:我自己?你们自己?大家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
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哪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 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
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 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运用代词应注意的问题1.?使用代词时,指代的是什么人或者是什么事物要明确。例如:赵洁清和李廷均在路上相遇,他告诉他前天买了一本《源氏物语》,问他看不看。他高兴地说:“好极了。”
2.?使用人称代词复数时,男性用“他们”,女性用“她们”,有男有女时用“他们”。
3.?分清“我们”和“咱们”的用法。“咱们”一定得包括听话的对方在内,“我们”一般不包括听话的对方在内。?
实词使用注意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1.不要把一些抽象名词误用作动词,例如: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2.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3.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重感”。) 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练习二根据后面括号提示指出句中应是哪一个词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
4.输得精光。(动词)
5.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
6.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7.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量词)
8.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练习三选出下列划线词词性不同的一项。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虚 词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
叹词、拟声词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连词? 1、连接词、短语、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和、跟、与、同、或、既然?还是、不但、就是、不管、无论、除非、不论?要么、何况、况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然后、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只要……就?、既然……那么 而、并、并且、而且、或者?至于、于是、但是、然而、因此?等。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头,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介词的语法特点:
1、介词不能单独出现在句子里。介词必须同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构成介词短语,才能出现在句子里。(3)“对”和? “对于”
下面的几种用法是错误的: 一种是用“对”引出主语,也就是在该做主语的词语前边用“对”。如:? ①对于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领导的重视。? ②X射线现在对我们并不陌生。? ③爬行类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十分熟悉。
助词: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重叠,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单独成句,一般读轻声。
结构助词:的?地?得?似的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呢?吧?啊?吗?嘛?罢?么?了?的?哇?啦?哪?呀?哩
(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的,放在名词前头,前后是修饰和限制关系
的附在名词、动词、人称代词、形容词后,构成“的”字短语,表人或事物的名称
如: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得”主要用在动词后面,表补充或说明
如:复杂得多
“所”+动词=名词性(修饰名词或代替名词)
如:所盼望的 所料
词或短语+“似的”=像……一样(比喻或说明情况相似)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可以表示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它不跟其他词组合,也不充当句子成分,能独立成句。
如:啊、哎、嗨、哎呀、哎哟、喂
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