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三月桃花水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hé ②huo ③hè
应和 和谐 暖和
求和 温和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3.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一只只小蜻蜓在草丛中飞舞,好像一架架可爱的小飞机。
(2)战士们用矛草和树枝做伪装,把自己隐蔽起来。
(3)我喜欢用自己的画来妆饰自己的房间。
(4)他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猫头莺,立刻把它送去了附近的派出所。
4.辨字组词。
纤 绸 瓣 犁
迁 稠 辨 梨
5.看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chuī yān sī chóu xiān xì
6.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2)三月的桃花水,难道没有催促村民们开犁播种吗?
(3)三月的桃花水,日夜不停地、快乐地向前流淌。
(4)小草和麦苗在春天里谈心。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醒来了”,说明春天来了
B.桃花水流动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C.“桃花水”的意思是水像桃花一样美
D.“一万个小酒窝”指的是水中的波纹
8.古代文人将三月称作桃月,那么六月是( )。
A.杏月 B.荷月 C.菊月 D.桂月
9.(《三月桃花水》)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特点来组织材料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10.(《三月桃花水》)作者以问句开头,聚焦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 (判断正误)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4 三月桃花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
①hé ②huo ③hè
应和 ③ 和谐 ① 暖和 ②
求和 ① 温和 ①
【解答】“和”[hé]平和;和缓;和谐;和睦;结束战争或争执。[hè]和谐地跟着唱;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huò]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huó]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故“应和、和谐、暖和、求和、温和”的“和”应依次读“hè、hé、huo、hé、hé”。
故答案为:
③①②
①①
【点评】多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要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2.仿写词语。
草如茵 柳如眉 云如锦 叶如舟 浪如雷
【解答】“草如茵”“柳如眉”都是含有比喻意思的三字词语,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云如锦 叶如舟 浪如雷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积累与运用,积累时可根据词语的结构形式等进行分类整理。
3.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横线上改正。
(1)一只只小蜻蜓在草丛中飞舞,好像一架架可爱的小飞机。 从—丛
(2)战士们用矛草和树枝做伪装,把自己隐蔽起来。 矛—茅
(3)我喜欢用自己的画来妆饰自己的房间。 妆—装
(4)他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猫头莺,立刻把它送去了附近的派出所。 莺—鹰
【解答】(1)草丛:聚生在一起的很多的草。故“从”错误,应为“丛”。
(2)茅草:泛指白茅一类的植物。故“矛”错误,应为“茅”。
(3)装饰:打扮。故“妆”错误,应为“装”。
(4)猫头鹰:鸟,身体淡褐色,多黑斑,头部有角状的羽毛,眼睛大而圆,昼伏夜出,吃鼠、麻雀等,对人类有益。故“莺”错误,应为“鹰”。
故答案为:
(1)从—丛;
(2)矛—茅;
(3)妆—装;
(4)莺—鹰。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辨字组词。
纤 纤夫 绸 绸缎 瓣 花瓣 犁 犁地
迁 变迁 稠 稠密 辨 辨别 梨 鸭梨
【解答】故答案为:
纤夫 绸缎 花瓣 犁地
变迁 稠密 辨别 鸭梨
【点评】形近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区分:1、从字音区别。2、从字形区别。3、从字义区别。4、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5.看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琴弦 chuī yān 炊烟 sī chóu 丝绸 xiān xì 纤细
【解答】故答案为:
琴弦 炊烟 丝绸 纤细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6.写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比喻
(2)三月的桃花水,难道没有催促村民们开犁播种吗? 反问
(3)三月的桃花水,日夜不停地、快乐地向前流淌。 拟人
(4)小草和麦苗在春天里谈心。 拟人
【解答】(1)这是比喻句,把“声音”比喻成“小铃铛”。
(2)这是反问句,用反问的形式做肯定的回答,意思是:三月的桃花水,催促村民们开犁播种。
(3)这是拟人句,把“桃花水”赋予人的特点——快乐。
(4)这是拟人句,把“小草”和“麦苗”赋予人的特点——谈心。
故答案为:
(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拟人。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河流醒来了”,说明春天来了
B.桃花水流动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C.“桃花水”的意思是水像桃花一样美
D.“一万个小酒窝”指的是水中的波纹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文中的“桃花水”指的是三月桃花盛开时的水,桃花飘落水中。
故选:C。
【点评】一句话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有时既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又要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或比喻、夸张、拟人、排比等,还要注重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所以要通过多读,反复读,才能把握好句子的内容。
8.古代文人将三月称作桃月,那么六月是( )。
A.杏月 B.荷月 C.菊月 D.桂月
【解答】古代文人将三月称作桃月,那么六月是荷月。
故选:B。
【点评】文学常识题虽以记忆为主,但并不提倡死记硬背。要进行理解性记忆、迁移性记忆,理清文学发展的大体脉络以及与时代发展的内在联系,将识记与提高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结合起来。
9.(《三月桃花水》)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特点来组织材料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解答】《三月桃花水》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和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的信息,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诗歌前两句“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用两个问句总起,然后中间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写出了春天的美丽,最后“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表达了对三月桃花水的赞美。所以是总﹣﹣分﹣﹣总结构。
故选:B。
【点评】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
10.(《三月桃花水》)作者以问句开头,聚焦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 √ (判断正误)
【解答】《三月桃花水》中,作者以问句开头,聚焦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和“光芒”。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文章的表现手法有: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场面描写、借物喻人、以小见大、点面结合等等,各种手法在具体的文段中去加以体会,仿写运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