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千年梦圆在今朝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鲲鹏zhǎn chì 九天lǎn yuè mǎn huái 希望 勇于shí jiàn
bó bó 生机 máng máng 太空 穿越cāng qióng 振奋bù yǐ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苍穹(qóng qióng) 蜿蜒(yán yén) 瞬间(shùn sùn)
绚丽(xuàn xuán) 登机(dōng dēng) 振奋(zhèn zhèng)
3.查字典,完成练习。
查“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驱”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赶(牲口);②驾驶或乘坐(车辆);③快跑;④赶走;⑤施加外力以推动。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驱使 驱除 驱马前进 并驾齐驱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千年梦圆在今朝》)
(1)走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2)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3)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4)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5.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作答。
展翅 勃勃
不已 震耳
奔月 九天
(1)仿照画线词语的形式,再写两个词语: 、 。
(2)出自神话故事的词语是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文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 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 ”飞船被送上太空。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 。
7.选词填空。
宣告 表示
(1)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8.“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 )
A.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B.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C.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 D.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9.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让人感受到了 。
10.千年的“梦”是如何圆的?“梦圆”过程中体现了炎黄子孙怎样的精神?画出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并回答。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看拼音写词语。
鲲鹏zhǎn chì 展翅 九天lǎn yuè 揽月 mǎn huái 满怀 希望 勇于shí jiàn 实践
bó bó 勃勃 生机 máng máng 茫茫 太空 穿越cāng qióng 苍穹 振奋bù yǐ 不已
【解答】故答案为:
展翅 揽月 满怀 实践
勃勃 茫茫 苍穹 不已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苍穹(qóng qióng) qióng 蜿蜒(yán yén) yán 瞬间(shùn sùn) shùn
绚丽(xuàn xuán) xuàn 登机(dōng dēng) dēng 振奋(zhèn zhèng) zhèn
【解答】故答案为:
qióng yán shùn
xuàn dēng zhèn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3.查字典,完成练习。
查“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 Q ,再查音节 qu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马 部,再查 4 画。“驱”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赶(牲口);②驾驶或乘坐(车辆);③快跑;④赶走;⑤施加外力以推动。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驱使 ⑤ 驱除 ④ 驱马前进 ① 并驾齐驱 ②
【解答】查“驱”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Q,再查音节“qu”;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马”部,再查4画。
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故“驱使”的“驱”的意思是:施加外力以推动。故选⑤;驱除:赶走;除掉。故“驱除”的“驱”的意思是:赶走。故选④;
驱马前进:赶着马前进。故“驱”的意思是:赶(牲口)。故选①;并驾齐驱: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故“驱”的意思是:驾驶或乘坐(车辆)。故选②。
③故答案为:
Q qu 马 4 ⑤④①②
【点评】作答此类题目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千年梦圆在今朝》)
(1)走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先驱
(2)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代价
(3)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九天揽月
(4)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震耳欲聋
【解答】故答案为:
(1)先驱;
(2)代价;
(3)九天揽月;
(4)震耳欲聋。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5.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作答。
鲲鹏 展翅 勃勃 生机
赞叹 不已 震耳 欲聋
嫦娥 奔月 九天 揽月
(1)仿照画线词语的形式,再写两个词语: 津津有味 、 楚楚动人 。
(2)出自神话故事的词语是 嫦娥奔月 。
【解答】鲲鹏展翅 勃勃生机
赞叹不已 震耳欲聋
嫦娥奔月 九天揽月
(1)画线词语“勃勃生机”是AABC式词语,像这样的词语有很多,如“津津有味”“楚楚动人”等。
(2)题目中的词语“嫦娥奔月”出自神话故事,意思指的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球,从此与丈夫羿天地相隔的故事。
故答案为:
鲲鹏 生机
赞叹 欲聋
嫦娥 揽月
(1)津津有味 楚楚动人;
(2)嫦娥奔月。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好习惯,善于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文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 人造卫星 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五号 ”飞船被送上太空。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 。
【解答】《千年梦圆在今朝》的主要内容:全文先介绍了中国关于奔月的传说以及古人对奔月的尝试;再介绍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再介绍中国对载人航天技术的艰难探索,最后点明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里程碑意义。
故答案为:
人造卫星 神舟五号 嫦娥一号 月球背面软着陆
【点评】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题型既考查了对课文原文的熟悉,也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做题的过程也是一次知识梳理的过程。
7.选词填空。
宣告 表示
(1)毛泽东主席在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二年——1958年,庄重地 宣告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2)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 表示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解答】(1)宣告:宣布(多用于重大事件)。结合语境,应选“宣告”。
(2)表示: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结合语境,应选“表示”。
故答案为:
(1)宣布;
(2)表示。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8.“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 )
A.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 B.飞离地球 遨游太空
C.人飞于天 车走空中 D.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解答】B.“千年梦圆在今朝”中的“梦”指的是航天梦,故选:B。
【点评】词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多出现在文章的一些关键情节、主要风物或者心理感受之后,理解时要词不离句。
9.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出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火箭 比作 巨龙 ,让人感受到了 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
【解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比作“巨龙”,让人感受到了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故答案为:
比喻 火箭 巨龙 火箭升空的雄伟、壮观场面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0.千年的“梦”是如何圆的?“梦圆”过程中体现了炎黄子孙怎样的精神?画出句子,在旁边作批注并回答。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这些语段描绘了千年梦圆的过程。
表现了炎黄子孙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
【解答】故答案为:
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
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3年10月15日有了结果。那天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若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这些语段描绘了千年梦圆的过程。
表现了炎黄子孙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
【点评】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要熟读原文,对原文内容十分熟悉,根据 题干要求找到相关句段,然后作答。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