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0 23: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为(  )
剃头 锃亮 哧哧笑 一绺头发 跳蚤 规矩
A.tī zèng cī jiū zāo jiù
B.tì zèng chī liǔ zǎo jǔ
C.tì chéng chī liǔ zǎo jù
D.tì chéng chī liǔ zao jù
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中加点的词语用下列哪个词代替最恰当?(  )
A.好像 B.仿佛 C.如果 D.确实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清爽】①清洁凉爽;②轻松爽快;③整洁,干净;④清楚;明白;⑤清淡爽口。
(1)雨后的空气很清爽。   
(2)夏天适合吃一些滋味清爽的食物。   
(3)被妈妈收拾过的屋子变得很清爽。   
(4)你要把话讲清爽,不然别人怎么能听得懂呢?   
(5)任务完成了,我的心里很清爽。   
【味道】①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②气味;③指趣味,情趣。
(6)经典名著需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味道。   
(7)他身上有一种好闻的味道。   
(8)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   
4.我会把名言与相应的解说用线连起来。
A.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①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然。 ②改正错误要毫无保留,接受好的意见要像流水一样顺畅自然。
C.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③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④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啊。
5.按要求写句子。
(1)大风卷起来了一些碎片。(改为“被”字句)
   
(2)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3)你答应和明明一起去看电影。你应该准时到。(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改为直述句)
   
6.评论:有个同学说:“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没有快乐可言。童年的快乐只有在轻松的游戏中才能得到。”请你针对这个同学的话发表自己的看法。
7.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引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讽刺,否定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   绿了,
钓竿上   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体会用字的精妙。
(2)画线的部分把“山溪”比作   ,写出了“山溪”   的特点。
(3)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   ”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   ”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这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在写的时候一步步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小小的“点”上,请你试着来填一填。
垂柳→   →   →   →红蜻蜓
9.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没有一丝风,①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我和邻居的堂哥一起去捉泥鳅。
我们点燃火把,拿着钳子和小竹篓,来到村边的一条沟渠边。我轻轻地拨开水边的杂草,瞪着眼睛搜索着。忽然,我发觉眼前像有什么东西在摆动,②移近火把仔细一瞧,哇,原来是一条肥大的泥鳅在水底懒洋洋地歇凉。我屏住呼吸,张开钳子往水里插,心里默默地叨念着:“可要钳住!可要钳住!”
眼看就要钳住泥鳅了,我的心像快要跳出胸膛,③手不由地抖了一下,泥鳅被惊动了,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入泥土里不见了。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堂哥对我说:“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你看我的。”我们接着找起泥鳅来,找呀找呀,终于又发现一条。机不可失,只见堂哥慢慢地把钳子插入水中,慢慢地靠近泥鳅,然后闪电般一夹,就把它给逮住了。站在一旁的我看得一清二楚。正巧,又有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我学堂哥的样儿钳。嘿,钳住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1)文中第1自然段没有交代的是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事件
(2)画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请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3)“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句话写出了“我”   的心情。
A.非常激动
B.低沉沮丧
(4)钳泥鳅的诀窍是什么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5)给短文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0.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她)们都是你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性格?都有什么特点?选择其中一个人试着写一写。
要求:
(1)题目自拟;
(2)描写人物要细致,写出人物特点;
(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第六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为(  )
剃头 锃亮 哧哧笑 一绺头发 跳蚤 规矩
A.tī zèng cī jiū zāo jiù
B.tì zèng chī liǔ zǎo jǔ
C.tì chéng chī liǔ zǎo jù
D.tì chéng chī liǔ zao jù
【解答】带点汉字的读音依次为:tì、zèng、chī、liǔ、zǎo、jǔ。
故选:B。
【点评】在日常用语中,一些字的读音很容易被读错,所以平时要注意对这些字的积累,避免读错。
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中加点的词语用下列哪个词代替最恰当?(  )
A.好像 B.仿佛 C.如果 D.确实
【解答】根据句子语境,“若是”的意思是“如果是”。
故选:C。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清爽】①清洁凉爽;②轻松爽快;③整洁,干净;④清楚;明白;⑤清淡爽口。
(1)雨后的空气很清爽。 ① 
(2)夏天适合吃一些滋味清爽的食物。 ⑤ 
(3)被妈妈收拾过的屋子变得很清爽。 ③ 
(4)你要把话讲清爽,不然别人怎么能听得懂呢? ④ 
(5)任务完成了,我的心里很清爽。 ② 
【味道】①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②气味;③指趣味,情趣。
(6)经典名著需要多读才能体会出味道。 ③ 
(7)他身上有一种好闻的味道。 ② 
(8)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也非常丰富。 ① 
【解答】(1)清爽:指空气很清新凉爽。故“清新”的意思选①。
(2)清爽:清淡爽口的意思。故“清爽”选⑤的解释。
(3)清爽:整洁,干净。故“清新”的意思选③。
(4)清爽:清楚;明白。故“清新”的意思选④。
(5)清爽:轻松爽快。故“清新”的意思选②。
(6)味道:指趣味,情趣。故“味道”的意思选③。
(7)味道:气味。故“味道”的意思选②。
(8)味道: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故“味道”的意思选①。
故答案为:
(1)①;
(2)⑤;
(3)③;
(4)④;
(5)②;
(6)③;
(7)②;
(8)①。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4.我会把名言与相应的解说用线连起来。
A.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①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然。 ②改正错误要毫无保留,接受好的意见要像流水一样顺畅自然。
C.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③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④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啊。
【解答】A.出自《周易》;
B.出自《卫灵公》;
C.出自宋代苏轼的《上皇帝书》;
D.出自《左传 宣公二年》。
故答案为:
A﹣﹣③
B﹣﹣④
C﹣﹣②
D﹣﹣①
【点评】名言警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非常广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特别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5.按要求写句子。
(1)大风卷起来了一些碎片。(改为“被”字句)
 一些碎片被大风卷起来了。 
(2)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你答应和明明一起去看电影。你应该准时到。(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如果你答应和明明一起看电影,就应该准时到。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不能离开。(改为直述句)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解答】(1)考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一些碎片)+被+主动者(大风)+其他成分。
(2)考查修改病句。认真阅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缺少主语,应该添加主语,如: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考查关联词语。两个句子之间是假设关系,可以选择“如果……就……”连接这两句话。
(4)考查改为直述句。把转述句改为直述句,提示语不变,把“说”字后面的逗号改为冒号,说话的内容需要用引号引起来,把“他”改为“我”,即: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故答案为:
(1)一些碎片被大风卷起来了。
(2)我看了《雷锋的故事》这本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如果你答应和明明一起看电影,就应该准时到。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点评】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
6.评论:有个同学说:“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没有快乐可言。童年的快乐只有在轻松的游戏中才能得到。”请你针对这个同学的话发表自己的看法。
【解答】写出自己对游戏的之情看法即可。
故答案为:
游戏固然轻松,可是不能带给人知识与智慧。学习不轻松,但是却能让人明理,学到知识,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点评】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7.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引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讽刺,否定
【解答】“聪明”指的是投机取巧的人,不是真正的聪明,表示讽刺。
故选:D。
【点评】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等。
8.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 染 绿了,
钓竿上 立 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碎 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补全诗歌,体会用字的精妙。
(2)画线的部分把“山溪”比作 绿玉带 ,写出了“山溪” 平静 的特点。
(3)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这首诗的描写既有色彩的点染,又有动静的转换,在写的时候一步步把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小小的“点”上,请你试着来填一填。
垂柳→ 山溪 → 人影 → 钓竿 →红蜻蜓
【解答】(1)考查了学生根据诗歌填空的能力。学生结合对诗歌的诵读填空即可。即:染、立、碎。
(2)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阅读句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可知,这句话把“山溪”比作“绿玉带”,写出了“山溪”平静的特点。
(3)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间钓鱼图啊!我从诗句“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中读出了他的专心,我还从诗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中读出他获得了成功。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首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有: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
故答案为:
(1)染 立 碎;
(2)绿玉带 平静;
(3)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4)山溪 人影 钓竿。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内语段的理解,完成时要根据课文原文的理解及课内学习完成。
9. 捉泥鳅 
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没有一丝风,①空中青碧如一片海,白晃晃的月光洒满大地。我和邻居的堂哥一起去捉泥鳅。
我们点燃火把,拿着钳子和小竹篓,来到村边的一条沟渠边。我轻轻地拨开水边的杂草,瞪着眼睛搜索着。忽然,我发觉眼前像有什么东西在摆动,②移近火把仔细一瞧,哇,原来是一条肥大的泥鳅在水底懒洋洋地歇凉。我屏住呼吸,张开钳子往水里插,心里默默地叨念着:“可要钳住!可要钳住!”
眼看就要钳住泥鳅了,我的心像快要跳出胸膛,③手不由地抖了一下,泥鳅被惊动了,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入泥土里不见了。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堂哥对我说:“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你看我的。”我们接着找起泥鳅来,找呀找呀,终于又发现一条。机不可失,只见堂哥慢慢地把钳子插入水中,慢慢地靠近泥鳅,然后闪电般一夹,就把它给逮住了。站在一旁的我看得一清二楚。正巧,又有一条泥鳅游了过来,我学堂哥的样儿钳。嘿,钳住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1)文中第1自然段没有交代的是  B 
A.时间
B.地点
C.人物
D.事件
(2)画线的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① 。请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3)“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句话写出了“我” B 的心情。
A.非常激动
B.低沉沮丧
(4)钳泥鳅的诀窍是什么呢?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5)给短文加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解答】(1)考查了对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暑假里的一天晚上”是交代了时间,“我和邻居的堂哥”是人物,“一起去捉泥鳅”是事件。故第1自然段没有交代的是地点。故选B。
(2)考查了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句子①将“月光”比作了“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语句通顺即可。
(3)考查了对人物心情的分析能。由“警觉地夺路而逃,转眼间钻入泥土里不见了”可知,“这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这句话写出了“我”低沉沮丧的心情。故选B。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等会儿你看我的”可知答案。
(5)考查了给文章拟题的能力。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和邻居的堂哥捉泥鳅的经历,充满了童真童趣。
故答案为:
(1)B;
(2)①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
(3)B;
(4)钳泥鳅不能紧张,眼睛要看准,动作要敏捷;
(5)捉泥鳅。
【点评】要做好记叙文阅读,就必须认真阅读文本,在整体通读的基础上,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0.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她)们都是你很熟悉的人,他们都是什么性格?都有什么特点?选择其中一个人试着写一写。
要求:
(1)题目自拟;
(2)描写人物要细致,写出人物特点;
(3)用词准确,语句通顺。
【解答】范文:
手机迷老妈
说起“手机迷”,我的老妈可是当之无愧。什么?不信?那就让我来带你们见识一下吧!
周末,她一做完家务活,就赶紧拿起手机,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开玩了!“唧唧唧”,不用瞧,就知道她又在QQ聊天了。老妈在手机上玩得那是不亦乐乎,看韩剧、看小说、上淘宝、玩消消乐……
记得有一个中午,妈妈正在炖香喷喷的排骨汤。“嘟嘟嘟嘟……”汤在砂锅里不停地翻腾着,妈妈抬头一看,时间还早,就又躺在沙发上,玩起了手机。我的肚子已经饿的是咕咕直叫,就催妈妈快点去烧饭:“妈妈,我饿了!快点烧饭去嘛!”谁知,她沉浸在网络小说里,根本就没有听见我的话,我只好用手在她眼前晃了几下,大喊:“老妈!我饿啦!快去烧饭吧!”“哎,别吵,等一会儿哦,等我把这章看完,看完就烧饭……”老妈头也没抬一下。说完,又盯着手机,钻进网络小说里头了。唉,我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从食品柜里拿了一袋牛油面包,回房间看书去了。
一分钟、两分钟、半小时……过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我突然听见了老妈的一声惊叫:“哎呀!不好啦!还有汤在锅里炖哪!”她赶紧冲进厨房,掀开锅盖。“嗞﹣﹣”可是,为时已晚,汤已经炖过头了……
瞧!这就是我的老妈!一个“手机迷”!
【点评】文章写的非常的符合题目,句句扣题,描写了妈妈是如何地沉迷于手机,通过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儿来证明妈妈对手机的沉迷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习惯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儿,作者挑了最普通的事儿来体现是极佳的。不足之处在于故事描写很丰满,人物描写较为枯燥,作者可以多加描写妈妈玩手机时的表情来体现妈妈对手机的沉迷度,多加使用修辞手法来丰富妈妈的沉迷表情,从而使文章更加生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