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0 21:16: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语句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④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⑤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A.②⑥①⑤④③ B.⑤②③⑥①④ C.⑤①⑥②③④ D.⑥④③⑤②①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夺冠而归,大家决心重整旗鼓,以高昂的斗志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日常训练中,力争明年再创辉煌。
B.2017年7月,全国互联网金融整顿拉开帷幕,一些非法集资、庞氏诈骗等组织机构成为中流砥柱。
C.只要是3G上网用户,即便分别处在地球东西半球的双方,也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真可谓咫尺天涯。
D.古往今来,阐释孔子思想的论著汗牛充栋,专家学者潜心探寻包含在《论语》中的奥秘,把握其中蕴藏的真谛。
3.对下面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②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
③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④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
B.孔隙  沙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
D.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5.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地球上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B.一个成年人,只要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分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到低洼的地方堆积地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蛙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diàn下来的结果。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掸去   山麓    沟hè    沉diàn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沙砾”的“砾”意思是:   。
(4)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意思。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三.解答题(共1小题)
7.请仔细阅读课文《时间的脚印》,将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归纳其主旨。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B.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C.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D.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
(2)第五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分类别
C.举例子,打比方
D.列数字,作比较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4)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语句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②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③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④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⑤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⑥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A.②⑥①⑤④③ B.⑤②③⑥①④ C.⑤①⑥②③④ D.⑥④③⑤②①
【解答】通读试题提供的句子,明确这些语句论述了“宇宙是有生命的、充满生机的”这个中心意思,据此确定第⑤句为首句。其次是①,阐述宇宙有生命力的体现。再次是⑥,用反问的语气进一步强调宇宙有生命。接着是②,肯定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接着是③,列举说明甚至宇宙中的“石头”也有生命的呐喊。最后是④,继续用反问的语气强调遥远的星系里也会传来的友好问候。
故选:C。
【点评】语句排序试题一般方法: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夺冠而归,大家决心重整旗鼓,以高昂的斗志和更科学的方法投入到日常训练中,力争明年再创辉煌。
B.2017年7月,全国互联网金融整顿拉开帷幕,一些非法集资、庞氏诈骗等组织机构成为中流砥柱。
C.只要是3G上网用户,即便分别处在地球东西半球的双方,也既能“闻其声”又能“见其人”,真可谓咫尺天涯。
D.古往今来,阐释孔子思想的论著汗牛充栋,专家学者潜心探寻包含在《论语》中的奥秘,把握其中蕴藏的真谛。
【解答】A.使用有误,重整旗鼓:意为重新整顿战旗战鼓。借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之后,重新聚积力量,准备再干。句中意思是夺冠而归,所以该成语不合句意。
B.使用有误,中流砥柱:意为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借以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中流砥柱是褒义词,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C.使用有误,咫尺天涯:意思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句中意思正相反,所以该成语使用有误。
D.使用正确,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3.对下面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②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
③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
④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做“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答】①把“最初形成的岩石”比作“书页”,是比喻句;③把“这篇文章介绍的内容”比作“帷幕的一角”,是比喻句;所以①③是比喻句。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比喻的基本特点,然后能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踪迹  装制  低洼  海枯石烂
B.孔隙  沙砾  沉淀  无时无刻
C.粗糙  包裹  消逝  悬涯绝壁
D.帷慕  钟鼎  崩落  奇形怪状
【解答】A.有错别字,“装制”的“制”应为“置”;
B.全部正确;
C.有错别字,“悬涯绝壁”的“涯”应为“崖”;
D.有错别字,“帷慕”的“慕”应为“幕”。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
5.下列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地球上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B.一个成年人,只要一点工作也不做,一天也要消耗1400大卡的能量。
C.人,每天除了要吃进一定分量的水和盐以外,还要吃淀粉、蛋白质、脂肪。
D.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到低洼的地方堆积地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解答】ACD.使用正确;
B.有误,这个句子应该是假设关系,“只要”表条件关系,这里应该改为“即使”;
故选:B。
【点评】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麓、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蛙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diàn下来的结果。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掸去 dǎn 山麓 lù  沟hè 壑  沉diàn 淀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低蛙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低洼 ”。
(3)文中“沙砾”的“砾”意思是: 小石块,碎石 。
(4)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意思。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根据平时的积累或借助工具书来解决。“掸去”的“掸”读作dǎn,“山麓”的“麓”读作lù,“沟hè”写作“沟壑”,“沉diàn”写作“沉淀”。
(2)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根据文段内容,这里的“低蛙”要表述地势地,容易积水,应写作“低洼”。
(3)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理解。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与理解,文中“沙砾”的“砾”意思是小石块,碎石。
(4)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变换句式最基本的要求是不得改变句子意思,同时注意标点的变换。阅读原句,在句中加入“难道不”,句末改为问号即可。如:难道不是越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吗?
答案:
(1)dǎn lù 壑 淀
(2)低蛙 低洼
(3)小石块,碎石。
(4)难道不是越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吗?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为语文基础知识,平时要多积累,多训练,做题时方能得心应手。
三.解答题(共1小题)
7.请仔细阅读课文《时间的脚印》,将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归纳其主旨。
第一部分: (1~5)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 (6~21)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人手,详尽说明了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 (22~29):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 (30~31):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奧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解答】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结构。《时间的脚印》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将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并分别归纳其主旨即可。
答案:
第一部分:(1~5)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第二部分:(6~21)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人手,详尽说明了岩石“烂”与“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第三部分:(22~29):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第四部分:(30~31):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奧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点评】分析语段结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中心,以纲带目。中心句是语段的“总纲”。分析语段结构,如果语段有中心句,首先必须找准中心句。
(2)理思路,弄清结构。语段的结构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纵向结构,一是横向结构。弄清结构形式,语段的层次便基本明晰了。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8.阅读《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C 
A.蚊子,在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
B.胡立德教授等人用高速摄像,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C.漫步雨中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
D.如何更好的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流地飞翔。
(2)第五段画线句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A 
A.列数字,打比方
B.列数字,分类别
C.举例子,打比方
D.列数字,作比较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4)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结合全文的内容来判断。一般来说说明文说明的对象与内容往往可以在题目、开头找到,本文题目是“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再结合文中内容的分析,可以判定这就是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说明方法的判断。结合句子内容来看,作者运用“1/50至1/300”等数据,从数量上具体准确地说明雨滴击中“空中飞舞”的蚊子时施加给它的力量之小。同时又把雨滴比作羽毛,形象地说明了蚊子受到的冲击力之小,便于读者展开想象,感知理解。可以看出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故选A。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这是一道选择题,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出与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与比对,即可得出答案。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文中写道:“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可见并非如选项所说“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故选B。
(4)本题考查内容要点的归纳。解答此题理清作者的说明思路,要文章具体分析的内容中找出相关要点归纳概括即可。文章第②~⑦段,具体说明蚊子不会被雨滴砸死的原因,结合文段中的“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等句子即可归纳概括。
答案:
(1)C
(2)A
(3)B
(4)①蚊子本身的体重很轻;②蚊子往往顺应雨的趋势落下;③身上的细毛具有疏水性。
【点评】本阅读第(3)题是说明文阅读的经典题型。说明文中内容的“不正确”这种题型的判断,主要从“表述错误、表述不完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扩大或缩小对象范围、绝对化或模糊化、隔行嫁接”等等,解题时务必注意。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