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沁园春长沙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0 21: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时沁园春长沙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击水:游泳。
2.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②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③在种种无奈的迫使下,他还是来到了这块曾经十分向往,而现在却又非常_____的地方。
A.辽阔 义气 彷徨 B.寥廓 意气 犹豫
C.寥廓 义气 彷徨 D.辽阔 意气 犹豫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位老红军每当回忆起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他把这些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子孙听,让他们永远记住红军的伟大。
B.从嘉兴南湖上的扁舟争渡,发展到今天掌舵民族复兴的航船,中国共产党立志于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C.青年人情趣相近、意味深长,最谈得来,最容易结下纯真的友谊。
D.毛泽东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克服科层制“卸责”缺陷,汇聚成势不可当的改革洪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作出表率。
B.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当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无疑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
C.尽管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长篇小说,但令人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是,多数获奖作品并未进入当下多数国人的阅读视野,因此难以成为传承久远的经典之作。
D.当前,网络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开始“一网情深”,甚至成为“网瘾老人”。网络在老年人生活中的越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的关爱。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主编这个头衔,沈某人实在是受之有愧,只好敬谢不敏了。
B.承蒙厚爱,我略备薄酒,聊表寸心,欢迎您拨冗来府上小酌。
C.王毅博士赴美深造,一年后回国,如今仍然就教于北京大学。
D.班长总结时说:“我殷切期望懒惰的同学调整心态,鼓起干劲。”
二、语言表达
6.阅读下面的文字,并为据其内容所拟的上联补出下联。
习近平主席认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对当代年轻人提出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也提出过“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十六字诀”。“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
上联:激扬少年时,勤学修德,起于三寸之坎。
下联:
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7月6日,阿塞拜疆巴库会议中心,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主席阿布尔法斯·加拉耶夫敲响了手中的木槌。这一刻,世界静默谛听,里海湖畔传出历史的召唤——位于杭州余杭的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槌音刚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有成员代表送上了热烈的、长时间的掌声。这一刻的杭州,仲夏犹清和。良渚古城遗址在天光云影交错下,穿透历史的烟云,延绵出山水城池交融的丰厚画卷,呈现着一个文明古国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让世界感知中华大地上曾经闪耀的文明之火。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枕上[注]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此词写于1921年,是毛泽东写给夫人杨开慧的,当时二人结婚不满一年。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海翻波浪”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鲜明地写出“愁”之状。
B.一个“晓”字,点出作者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
C.下阕末两句,写作者触景生情,见月怀人,含蓄地点出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
9.这首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相比,从景与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C项,“挥斥”,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中的意思是“奔放”,而不是“指挥呵斥”。
故选C。
【点睛】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2.C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辽阔:广阔,宽广,一般多表示平面上的宽广。寥廓:形容词,高远空旷。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或者是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彷徨:迷茫,不是要该干什么?犹豫:拿不定主意。
①这里形容的是天穹而不是平面上,应用“寥廓”;
②说的是朋友之间的情义,是私人关系好,不是什么志趣性格,应用“义气”;
③依据前文“曾经十分向往”可知,这里是强调此时的“迷茫”,应用“彷徨”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B项,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C项,意味深长: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句中用来指青年人的特点,不合适。此处应为“意气相投”。
D项,浮想联翩:很多想象或感想接连不断地涌出。
故选C。
4.C
【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结构混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句式杂糅,去掉“由于”;B项,语序不当,应为“不仅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更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D项,不合逻辑,“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的关爱”应为“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社会和子女对老年人关爱的缺失”。故选C。
5.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语言运用的得体,考生要注意语言的谦敬、身份、地位、环境等运用的得体。A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符合语境。B府上:敬辞,指对方的家或老家。此处应改为“寒舍”。C就教:向人请教。此处应改为“执教”。D.殷 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
6.无悔青春日,笃实明辨,以就万仞之深。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对联的能力。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首先内容上要相关,上联写了青少年的努力奋斗,下联内容也应该是青少年的努力奋斗,然后注意结构一致,字数相等,“少年时”对“青春日”,“勤学修德”对“笃实明辨”,“三寸之坎”对“万仞之深”,内容相关。
【点睛】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练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
7.关键信息:①2019年7月6日;②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③良渚古城遗址呈现了文明古国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浏览这段新闻报道,可先将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讲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是介绍良渚古城遗址的价值。然后根据这两部分的大意筛选出关键信息,例如:第一部分可以筛选出的关键信息是具体的时间是“2019年7月6日”、事件是“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二部分可以筛选出的关键信息是“良渚古城遗址呈现了文明古国的物质和精神世界”。最后注意字数要求和语言表达的简洁流畅。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含蓄”错误,“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是直接抒情。
故选C。
9.本词选取的景物具有凄清、冷寂的特点,其抒发的是作者的思念之苦;而《沁园春 长沙》选取的景物则充满生机、色彩绚丽,其抒发的是作者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解析】从景的角度看,本词写天色难明、寒星、一钩残月,景物特点是凄清、冷寂;《沁园春 长沙》描绘的是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等,景物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从情的角度看,本词抒发的是作者的思念之苦,《沁园春 长沙》抒发的是作者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