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0 21:48:40

文档简介

2022—2023 学年度上学期常德市高三期末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D C C A B D A B C A C D C B
二、综合题(52 分)
17.(1)特征:①形状不规则;②表现为东西向较长,北向短、南向稍长的特点。(每点 1分共
2分)原因:常年盛行西北风。(2 分)
(2)①胡杨具有降风滞尘的作用,可有效截留和聚集粉尘及凋落物,使得树干茎流中含有
大量营养物质;②胡杨的树叶分泌物、枯落物及其他物质可通过树干茎流和雨水渗透输入土
壤;③动植物遗留物(如鸟类排泄物、枯枝落叶)会在土壤表面汇集并分解;④树干粗糙层中
的微生物活动会产生营养物质。(每点 2 分,任答 3 点得 6 分)
(3)观点一:赞成扩大趋势。理由: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热量充足,胡杨生长期延长;
②气温上升导致高山冰雪融水增加,为胡杨生长提供了水源,短期内胡杨林面积扩大。(每
点 2 分,共 4 分)
观点二:赞成缩小趋势。理由:①虽然短期内胡杨林面积可能扩大,但大量的植物生长会
迅速消耗土壤表层水分,直到融雪补给不足,胡杨林面积又会随之减少;②全球气候变暖影
响下,降雪量降低,冰川萎缩,影响水分补给,也会导致胡杨面积缩小。(每点 2 分共 4 分)
(只回答赞成扩大或赞成缩小的,不给分。)
18.(1)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②山环水绕,地形险要,利于
军事防御;③位于华夏腹地,位置优越,利于国家管理;④基础较好,历史的继承.(任答
2点得 4 分)
(2)利:形成宽阔的水面,环境优美;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利于补给地下水;(任答 2
点得 4分)
弊:流速变缓,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2 分)
(3)可以依托老城区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旅游业;开发新区带动房地产等行业发展,成
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新区属于未开发区,地价较低,开发成本较低。(任答 2点得
4分)
19.(1)峰顶空间较小,直升机不易精准降落;(2 分)螺旋桨引起的风可能引发冰雪崩塌。
(2 分)
(2)GNSS 接收机(1 分)、雪深雷达探测仪等精密仪器。(1 分)理由:GNSS 接收机能接
收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珠穆朗玛峰雪顶的的三维坐标,可以获得珠峰雪顶的高程;(2 分)
雪深雷达探测仪能精确测量峰顶积雪深度。(2 分)
(3)珠穆朗玛峰南坡为西南季风迎风坡,降雪量大,出现大雪和雪崩的概率大,危险系
数高,北坡为背风坡,冰雪量较南坡小,较安全;(2 分)北坡相对高度小,利于营地建设。
(2 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3 页
20.(1)地理位置:位于西亚波斯湾的半岛,纬度低(须回答西亚波斯湾的半岛,只回答经
纬度位置不得分);(2 分)气候特征: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多风沙(答对干旱少雨或气候
干旱即可得 2 分)。(2分)
(2)有利于践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开发;有利于拓宽能源进口渠道,保障能
源供应与国家安全;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6 分)
附:选择题简要简析如下:
1.“城增乡减型”单元占据主体,在中西部占比较高,A 项正确;“城乡双收缩型”数量较少,
四个地区都有分布,空间分布较分散,B 项错误;“城减乡增型”占比数量极低,主要分
布在东北地区,C项错误;人口收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减轻人口压力,无法
从材料中得出,D项错误。
2.城乡经济差距大,将促使人口向城镇转移,与题意不符,故④不正确。
3.长沙至常德段高铁为渝厦高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高铁的
主要功能是客运,C 项错误。
4.黔常段沿线多山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行驶速度较慢,桥隧多,人口分布稀疏,客流
量较小,A、B 项错误;常德与长沙是省会与地级市的关系,往来客流量大,且长常段地
形平坦,人口密集,发车频次高,故 C 正确。
5.鱼菜共生农产品生态环保无污染、价格较高,需靠近消费能力强的城市,C 项正确。
6.鱼菜共生采用无土栽培,根系从水中吸收养分,从图 2 的右下图可以发现,蔬菜根系特别
发达,A项正确。该模式的蔬菜与鱼产品,品质优良,但外形无显著特征,辨识度不高,
B、C项错误;芯片会增加成本,也不是农产品自带的,D 项错误。
7.鱼菜共生施用农药化肥多,将导致鱼类、菌类死亡,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做到养鱼不换
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菜能正常生长,B 项正确;鱼菜共生模式优势体现在品质
方面,A、C 无法得出;该模式中蔬菜和鱼类都需水量大,D项错误
8.大型冰山相互碰撞频率低,与材料中的“持续攻击”不符,故选 D 项符合题意。
9.桌状冰山诞生于地球的南北极海域,是极地冰盖断裂形成的,早期进入海洋的主要动力是
洋流和极地东风,A 项正确。
10.桌状冰山是由大陆冰架崩落而成,消融后汇入海洋,不会使淡水资源增加。
11.海风登陆时,陆地气温高为低压,夏季白天最明显,C项正确。
12.南下冷空气在此处形成离岸风,使底层海水上泛,两山之间的峡谷地区,形成峡管效应,
增强离岸风,A 项正确。甲及周边海区皆受寒流影响,故④不正确。
13.山脊地势高,储水条件差,导致草木枯黄;强烈的光照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土壤浅薄
不是草木枯黄的主要原因,A、B 错误;山脊风力虽然稍大,但对南方植被覆盖地区地表
水分蒸发影响不大,D项错误。
14.沟谷海拔低,多冰雪融水;青藏高原的沟谷地势低而热量条件稍好,故地温相对山脊更
高,因有大量冰雪融冰汇集,故也不显得“干”,故 B、C 错误;沟谷受流水侵蚀,土层
瘠薄,不利于生物生长,D项正确。
15.岛礁暴露面是在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其形成,C 项正确。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3 页
16.最早的暴露面形成于早更新世早期,深度约为 190 米,最晚的暴露面形成于晚更新世后
期,深度约为 20 米,由于该海域地质构造稳定,故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B项正确。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3 页2022一2023学年度上学期常德市高三检测考试
地理(试题卷)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近年来,人口收缩成为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引起了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2000~2010年是我国城镇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人口收缩区扩张也最为明显。表1为
我国在县市尺度上人口收缩的城乡分异数据。据此回答1~2题。
全国/个
东部地区/个
中部地区/个
西部地区/个
东北地区/个
人口收缩区
867
172
225
383
87
城增乡减型
776
157
212
352
55
城乡双收缩型
59
12
9
21
17
域减乡增型
32
4
10
15
人口增长区
1382
395
335
513
136
总计
2249
567
560
896
223
表120002010年不同区域人口收缩类型的数量特征(注:未包含港澳台数据)
1.下列说法与表格材料相符合的是
A.“城增乡减型”单元占据主体,在中西部占比较高
B.“城乡双收缩型”数量较少,空间分布较集中
C.“城减乡增型”占比数量极低,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D.人口收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利于减轻人口压力
2.关于“城减乡增型”发生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处偏远地区②乡村外迁强度小③乡村自然增长较高④城乡经济差距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渝厦高铁是连接重庆市与福建省厦门市的高速铁路,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
通道之一。2022年12月,随着长常段的通车,常德新高铁站也正式投入运营。图1为渝厦
高铁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修建长沙到常德的高铁,主要目的是
A.加快常德的城市化进程
B.减轻长沙的人口压力
■常
家并
C.缓解区域物流紧张状况

D.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4.渝厦高铁长常段和黔常段相比,长常段
1询正总法部分装拼示道冬
A.行驶速度慢
B.桥隧比更高
C.发车的频次高
D.往来客流量较小
高三地理试题卷第1页共6页
鱼莱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无土栽培),通过巧
妙的生态设计,做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菜能正常生长。独特的生产
模式,使其自带“防伪标识”,鱼莱共生技术原理简单,农产品品质优良,实际操作性强,
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图2为鱼莱共生小知识示意图。据此回答5~7题。
5.这种新的农业模式主要选择靠近城市布局,考
虑的主要因素是
金的,物
A.资金
B.技术
鱼莱共生
C.市场
D.劳动力
生本新环
分布式立效共三式
6.消费者常常担心买到假冒的鱼菜共生产品,根
万计得化当
据上图判断,下列最适合做鱼菜共生农产品防
分时为弹分
伪标志的是
芬布产牛的洗节,江过彩化迎西传化为式》
遭以收,收十净为水体文变可二生禁血
A,根系
B.菜
阁上鱼莱共生小知识
C.鱼
D.芯片
7,鱼菜共生农业模式,不同于传统农业模式的地方是
A.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B.农药化肥施用量少
C.农产品上市速度快
D.适用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鬼斧神工的大自然,用最惊艳的那板斧开凿出了桌状冰山,她诞生于地球的南北极海域,
是极地冰盖断裂后,被送进大洋的冰川的“孩子”。桌状冰山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了外界
的持续“攻击”,逐渐被雕琢成了金字塔、怪兽、帆船等各种惟妙惟肖的形状,NASA观测
到最大的桌状冰山长295km,宽37km,面积11000km2,几乎相当于两个上海市的面积。
图3为桌状冰山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图3桌状冰山示意图
8.下列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桌状冰山,遭受的“攻击”的是
A.温暖海风
B.海浪的冲刷
C.阳光的照射
D.冰山间的碰撞
9.桌状冰山进入海洋后,最先促使其运动的动力是
A.洋流
B.盛行西风
C.重力作用
D.地转偏向力
10.桌状冰山规模巨大,其数目增多将带来的影响有
①海平面上升②威胁海上航线的安全③淡水资源增加
④全球性灾害天气增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高三地理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