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卖火柴的小女孩
(第2课时)
8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听写词语
旧围裙 又冷又饿 卷发 挣钱
伸出 点燃 火焰 蜡烛
富商 明晃晃 划火柴 可怜
暖和 蜷着 喷香 强烈
回顾课文
故事发生在________(什么时候),一个小女孩在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干什么),最后,_________(结果)
大年夜
大街上
卖火柴
她冻死了
这是一个( )的小女孩
可怜
回顾课文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为什么课文结尾说小女孩幸福呢?
自由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
(1)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并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精读课文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从第一次到第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小女孩“终于抽出”,说明是犹豫好久才抽出一根的;
最后一次“赶紧擦着”很迫切、毫不犹豫。
前四次,小女孩都只擦燃了一根;
第五次,她擦燃了一大把。
(2)朗读品悟:联系上下文感受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是什么样的心情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唉,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犹豫→惊奇、兴奋→失望
看到的幻象 愿望 现实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3)说一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些幻象?并完成表格前三列
大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和奶奶一起飞走
得到温暖
得到食物
得到欢乐
得到疼爱
得到光明和快乐
(4)想一想:每次点燃火柴小女孩的愿望都实现了吗?现实又是怎么样的?小组讨论并完善表格第四列
看到的幻象 愿望 现实
第一次 大火炉 得到温暖
第二次 烤鹅 得到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得到欢乐
第四次 奶奶 得到疼爱
第五次 和奶奶一起飞走 得到光明和快乐
寒冷
饥饿
痛苦
孤独
冻死
VS
愿望
温暖
食物
欢乐
疼爱
光明和快乐
现实
寒冷
饥饿
痛苦
孤独
冻死
幻象都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缺少什么,就出现什么幻象
(5)细读小女孩看到的幻想,说说自己的感受,组内之间交流分享;融入感受再次朗读。
品味感悟
(6)默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向新年的幸福中走去。
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却“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2.小女孩是在饥寒交迫中冻死的,为什么会说她“幸福”?(思考两个“幸福”的意蕴)
1.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却“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幻象,她是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的,特别是还见到了最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嘴上还带着微笑。
第一个“幸福”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
2.小女孩是在饥寒交迫中冻死的,为什么会说她“幸福”?(思考两个“幸福”的意蕴)
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写一写:小女孩如果还有三次擦燃火柴的机会,她还有可能看到什么?请大家模仿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