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0 23: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B
载体和文化符号的根本原因。因此,茶文化雅俗共赏,具有高度的开放包容性,它与其他文
明形态和文化现象具有亲和泛在的普适关系。茶的这种人文价值具有恒久的现实意义,只
高三语文试题
2023.1
要人类需要喝茶,它就永远有存在的价值。但茶文化绝不仅仅是喝出来的,它还是种植出
来、炒制出来、流通消费出来的。所有这些活动的主体是人类自身,而不是茶树、茶叶、茶
注意事项:
汤。所以,茶文化既在茶叶里、茶汤里,也在茶园里、茶厂里、茶店里,归根结蒂是在人类自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身的茶生产、茶生活里。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摘编自鲍志成《正本定向:构建斯时代茶文化研究大格局》)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材料二: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纵观历史,社会的发展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是多渠道和多内涵的,而中国茶文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多层次和多侧面的。从整体上看来,中国茶文化对社会的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响,首先和最重要的是对中国人的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影响。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中国人饮茶不仅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培养、修炼自己的精神道德,求得思想的自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洁、自省、自律。所以,陆羽倡导茶文化之始,就把精神追求和价值评判贯穿于茶事之中,
材料一:
《茶经》把饮茶作为“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重要环节。
茶界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认为茶文化是喝出来的。或许受到禅宗“公案”的影响,还
中国茶文化精神是一个“多蝶体”,渗透着佛家的禅机、道家的清寂、儒家的理念。佛茶
有的人认为茶文化在茶汤里。这些说法乍看貌似没错,但其实并非全对。这里涉及到什么
虽然最初是为了养生、清思,但神宗使佛学精华与茶文化互相结合,佛理与茶理真正贯通,
是茶文化的问题。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脱离或淡化人的主体性来探寻文化,都
禅的哲学精神与茶的深蕴内涵融为一体。“茶禅一味”,明心见性,创造了饮茶意境。最早
是缘木求鱼、背道而驰的。人类的涉茶活动中,品饮茶当然是主要的,但茶的发现、利用、种
以茶自娱的道家,虽然是先从药理出发认识茶的作用,但当饮茶后的神清气爽与道家修炼
植、加工、储藏、贸易、流通,何尝不是茶事活动呢?茶文化是人类与茶有关的一切活动的成
的主张内省沟通后,道家从饮茶中得到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真切感受,饮茶主要是

果。片面强调茶文化是喝出来的,显然不符合人类茶事活动的丰富性和茶文化的多样性。
为了“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朱权《茶谱》),所以情调创造饮茶的美学意境,进
而且,无论怎么丰富多样,无论多么博大精深,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不是茶。否则,茶文化
而发掘了茗茶艺术中的深刻哲理。当然,儒家观念是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体,诸如饮茶与
就会局平化,多姿多彩的茶文化就会单调乏味。
中庸、和谐的伦常道德相关连,民间茶俗与气氛欢快浓重的儒家乐感文化相沟通,养廉、雅
当代茶文化兴起的初始阶段,是茶艺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起初的茶文化研究,
志、励节与积极入世的操守,秩序、仁爱、敬意与友谊的规范,无一不在其中,甚至饮茶可以
往往局限于茶的养生保健和历史发展。由于茶文化具有的亲和力、泛在性,有人戏称茶是
蕴含兴邦治国之道。真是其理至深,其义至远。不过,中国茶文化中的“三教合一”,并不是
“万金油”“百搭”,茶与什么都搭得上关系。虽然从大文化的角度看,农学、经济学范畴的生
简单的拼凑,而是因为三者在空灵的顿悟中所追求的豁达、明朗、理智与茶事达到了高度的
产、加工、流通也属于茶文化研究范畴,但这不应是茶文化研究的重点,否则就会挤压茶科
一致。
学、茶技术、茶教育、茶叶流通等领域。与茶有关的茶艺文化如茶艺术、茶文学、茶工美、茶
从社会实践方面来看,饮茶时讲究品味与情调,环境与氛围的幽雅,水质的清纯,杯具

习俗等,当然是茶文化范畴的研究对象,但属于边缘的、交叉的、衍生的茶文化。
的清洁与名贵,对象与知己的神会与亲切,在对汤色的鉴别与饮赏过程中,达到愉悦和慰藉
茶文化研究需要一定的学科理论来指导,但仅仅从茶学(农学二级学科)、历史学、文化
的目的。饮茶多是淡泊的情感内化,虽然茶出现在形式不同的社交场合,成为人与人交往
学、社会学来研究,肯定是有局限性的,更不能满足于乡土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社会
的媒介,充溢人际情感交流的快感与满足,但体现的是“蓄浓烈于平淡之中”的品格一水
文化层面的研究,而应该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和文化哲学的高度来研究茶文化。茶的历史
样清淡的茶,溶进深深的情。品韵是品茶的至高境界,也是品茶艺术的精华所在。品茶的
发展和文化形成,既有多元一体等一般性的规律,也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族群性、社会
评鉴,需要味觉与嗅觉的细致入微,更需要精细的感觉与丰富的想象,在宁静和淡泊中寻出
性、生活性、传承性。这些特殊性恰恰是茶文化的人文价值之所在,也是茶成为独特的文明
绵绵的悠长,达到悟与获的境界。从“茶之味”,到“人生之味”,进而到“宇宙体味之味”,这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