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文档属性

名称 《满井游记》精品课件+精品教案+精品朗读+精品素材(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7-14 10:53:1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满井游记(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寄情山水的意趣。
3、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4、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时1
一、导入新课。
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我们终于盼来了温暖的春天。一场小雨,让我们想起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你能给大家描绘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脚步到北京郊外满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领略一下那时那地的春之美景吧!
袁宏道,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湖北公安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全集》。
写作背景: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懂字音。
廿(niàn) 鹄(hú) 鬣(liè) 茗(míng) 罍(léi) 蹇(jiǎn) 倩(qiàn)
髻(jì) 鬟(huán) 浃(jiá)乍(zhà) 澈(chè) 靧(huì) 呷(xiā)
鲜妍(yán) 堕事(huī) 恶能无纪(wū) 飞沙走砾(lì)
(二)读准句读。
(三)读懂词义。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湿润。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柔梢披风:梢,这里指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四)翻译课文。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层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刚刚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徜徉於山石草木之间,只有「教授」这种官职。而满井这地方刚好和我的居所距离近,我的游山玩水将从这个地方开始,又怎能没有记录的文章呢!乙亥年二月。
(五)读懂层次。
1、理清文章层次:
第1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2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3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
2、理清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教学反思】
课时2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景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讨论并归纳: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可以分三层。
第1层(“廿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2层(“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3层(“始知……”到“未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4、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5、第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讨论并归纳: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6、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7、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
(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五、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于白描。
  提问: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例子吗?
  明确: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如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也就是说,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提问: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明确: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如作者写“柳条”,只用“将舒未舒,柔梢披风”8个字,但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4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文字也极为简练。这种简练的白描,有赖于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2、关于比喻。
  提问: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学生明确: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这个比喻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再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 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3、关于拟人。
  提问: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选例,品评。
  如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4、学生背诵文中运用白描、比喻、拟人的文句,增加语言积累。
六、总结全文。
1、一词多义:
时:冻风时(经常)作 于时(这时)冰皮始解
始:冰皮始(开始)解 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 髻鬟之始(刚刚)掠
乍:波色乍(开始)明 冷光之乍(突然)出于匣也
得: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满足)
然:晶晶然(---的样子) 然(然而)徒步则汗出浃背
2、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着酒杯)而歌者,红装(穿着艳装)而蹇(骑着驴)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作则飞(使------飞)沙走(使------走)砾
3、重点虚词:
之:若脱笼之(表修饰关系,可译为“的”)鹄
局促一室之(表限度关系,可译为“以”)
髻鬟之(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始掠也
夫:夫(句首发语词,可译为“大概”)不能以游堕事
4、其它:
土膏(肥沃)微润 恶能(怎能) 无纪(同“记”)
5、这是一篇优美动人的写景抒情小品。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美丽的早春景色,篇幅短小,文辞简洁而又清丽、自然,意趣蕴藉,具有艺术魅力。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弃都市官场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怀。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2、完成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满井游记》2004—2012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10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
12(1);11(4);10(1) ;09(1);08(1);07(1);06(1)
【2013广东省汕头市】二(一)(14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C.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 D.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8.第①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分)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
B.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
C.“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
D.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
【2013答案】6.(3分)B
7.(4分)(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8.(4分)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不得”的压抑烦闷之情;反衬了满井春意盎然的景象。(3分)
9.(3分)C
【2013河北省】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1题。(5分)
(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0.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l分)
11.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013答案】10.(1分)山朗润起来了
11.(4分)描写满井明媚的早春景色;蕴含了作者欣喜愉悦的感情。(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
1、【内江市,201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题。(12分)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撌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露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6、下列加点词词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饮少辄醉     未百步辄返
B.滤色乍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闪光之乍出于匣也
C.惟危楼一座    惟此官也
D.闻说双溪春尚好  风力虽尚劲
7、下列“之”字用法与“脱笼之鹄”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辍耕之垄上  B.何陋之有  C.将军岂愿见之乎  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8、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以出游探春为线索,从城居不见春写起,接着写郊外探春,逐层写出了郊外早春的诱人春色,抒发了作者对春色的眷恋珍惜之情。
B.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
C.本文语言清丽有生气,比喻新鲜贴切。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一句就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写出了雪后春山的无限美好。
D.本文虽为游记,但并非单纯记游之作,它还通过写景有所寄托,即文中所说的“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答案】
2(承德市·2011)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3分)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满井游记》)
【乙】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①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月,达四聪,故共、鲧、欢兜②不能蔽也。秦二世偏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有苗:古代少数民族部落,在今长江中下游一带。②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欢兜,都为劣臣。
10.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D.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1)娟然如拭 娟然:
(2)上曰:“善。” 善:
1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1分)
是 故 人 君 兼 听 广 纳 则 贵 臣 不 得 拥 蔽 而 下 情 得 以 上 通 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译文: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译文:
1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向后主提出了“开张圣听,察纳雅言”等治国方略,魏征在【乙】文中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答案:10.D;11.(1)美好的样子;(2)好,很好。12. 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 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13.(1)作为一个君主,怎么做才能够明辨是非,怎么做就会昏庸糊涂;(2)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14.魏征提出的建议是:人君要兼听广纳。启示: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
3(桂林市·2011)(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 廿二日天稍和(     )    ② 泉而茗者(    )
③ 柳条将舒未舒(     )    ④ 呷浪之鳞(    )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 若脱笼之鹄
② 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7. 文中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
其特点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 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答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 (共12分)
14.① 暖和 ② 喝茶 ③ 舒展 ④ 鱼(每小题0.5分,共2分)
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
(1分,任答一例即可)
② “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
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 “始”、 “未始”、 “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 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
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
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
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4(嘉兴市、舟山市·2011)满井游记(节选)(9分)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风力虽尚劲 (2)呷浪之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兔子的意思。(2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9.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3分)
20.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二)(9分)17.(1)猛,强有力 (2)代鱼
18.(我)才知道效野之外不是没有春天,可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这一点)啊。
19.郊外的植物(柳条麦田)、游人、鱼鸟。
20.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厌恶官场生活的人生态度。(写出“寄情山水”即可
5(2010湖北荆州)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携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9.(2分)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几处早莺争暖树(向阳的树) B.局促一室之内(拘谨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10.(2分)选出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游人虽未盛 风力虽尚劲 B.红装而蹇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 罍而歌者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内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11.(2分)从两篇诗文中各选出两个最能体现初春季节特点的词( )。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3.(2分)请你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
14.(2分)说说你对《满井游记》最后一句的理解。
答案:9.(2分)B 10.(2分)C 11. (2分)早莺 新 燕 渐欲 浅草 才能微润 始解乍明新开始掠将舒未舒浅鬣(前后分别各选2个即可)12.(2分)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13.(2分)几处早莺争暖树14.(2分)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室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6、2009·潜江市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
【注释】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ɡ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髻鬟之始掠也(梳掠) B.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
C.得数十人而已(得到) 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于时冰皮始解 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
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 齐国之美丽者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3.文段理解。(5分)
(1)甲文写______景,以________ 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 的热闹场面。(3分)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答案:10.C(2分)
11.B(2分)
12.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或:柳树枝条好像在舒展又没有舒展开,柔软的柳梢在风中飘摇,麦苗像兽颈上的鬃毛,约有一寸来长。(2分。直译或意译均可,酌情评分)
13.(1)春(初春之、早春之) 自然 游人聚饮斗歌(意对即可。若只扣住“聚饮”或“赛歌”一个元素不得分)(3分。每空1分)
(2)答案示例:① 面:“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点:“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② 面:“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点:“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无得而状。”
③ 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点一:“分曹部置,……才三四辈。” 点二:“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听者魂销。”(2分。答出其中一种点面结合的方式即可)
7、2008·常德市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8-22题(16分)。
(甲)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
19、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4分)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21、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  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   的特点。(2分)
22、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答案:18.(1)客居 (2)这(3)起,兴起 (4)刚好,恰巧
19.A
20.(1)别说相公您痴,还有比您更痴的人。(2)这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啊。
21.凝静清绝(开阔辽远、纯洁静谧、清新淡雅) 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乍暖还寒)
22.答案要点:甲文 (1)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 (2)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3)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4)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 乙文(1)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于山水的情怀。(2)表现作者淡泊名利,注重亲近大自然的愉悦心情。(3)表现了作者对都市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4)表现了作者不因官小职闲而懊丧,反而庆幸自己有游乐时间的达观个性。
8、2007·南昌市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4题。(10分)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露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2分)
晶 晶 然 如 镜 之 新 开 而 冷 光 之 乍 出 于 匣 也
10.解释文中加点词。(2分)
(1)土膏微润( ) (2)泉而茗者( )
11.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12.“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分)
13.这篇游记写初春的景象,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2分)
1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性格?(1分)
答案:
9.晶 晶 然 / 如 镜 之 新 开 / 而 冷 光 之 乍 出 于 匣 也 。(2分,标出一处给1分)
10.⑴肥沃 ⑵煮茶喝(2分,每小题1分)
11.山峦被天晴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过一般,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发髻一样。(2分)
12.写出作者出游的欢快之情。(1分)
13.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新奇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举例略。(2分)
14.对自然的喜爱,对官场的厌倦,个性的张扬以及豪放不羁。(1分)
9、2006·荆州市
阅读选文 《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④于时冰皮始解( )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②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2.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 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 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 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答案:9.C
10.①竞:争 ②可:大约 ③若:像 ④于:在
11. 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奔涌的波浪势若奔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12.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3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4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实验中学名师精品
袁宏道
教 学 目 标
1、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寄情山水的意趣。
3、体会本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4、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
其作品真率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有《袁中郎全集》。
万历27年(1599),袁宏道再次作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写作背景
燕地寒 花朝节 辄返
廿二日 倩女之靧面
脱笼之鹄 浅鬣寸许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呷浪之鳞 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髻鬟
茗 浃 乍
鲜妍 飞沙走砾
yān
zhāo
zhé
niàn

jì huán
qiàn huì
liè
léi
jián
huī
xiā

Míng
jiá
zhà
yán

冻风时作
局促一室之内
每冒风驰行
未百步辄返 土膏微润
于时冰皮始解
波色乍明
柔梢披风
冻风,冷风。作,起。
拘束、局限。
坐车出行。
总是,就。
于是,在这时。
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湿润。
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乍,初,始。
波色,水波的颜色。
梢,这里指柳梢。
麦田浅鬣寸许
泉而茗者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凡曝沙之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呷浪之鳞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夫不能以游堕事
而此地适与余近
恶能无纪
风力虽尚劲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未始,未尝。
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堕,坏,耽误。
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适,正好。
尚,仍然,还。劲,猛,强劲,猛烈。
浃,湿透。
名词活用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泉:泉水,名词用作动词。汲水。
茗:茶,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酒杯,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蹇:跛足,引用为驴。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
/
/
/
/
/
/
/
翻译课文1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北京地区气候寒冷,花朝节以后,冬天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冷风经常刮起来,一刮起来时就飞沙走石。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我躲在一间屋子里面,想出去却不能。每次顶着寒风快步走出去,总是不到百步就返回来。
翻译课文2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二月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同几个朋友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大的柳树分立在堤的两旁,肥沃的土地稍微湿润,放眼望去,空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像笼子里逃出的天鹅。
◎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在这时,薄冰开始溶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层的,水清澈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镜子刚刚打开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溶化的雪水洗过后,美好的样子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好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刚梳好环形的发髻一样。
翻译课文3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没有舒展,柔嫩的柳梢头在风中散开,麦田里低矮的麦苗才一寸左右。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游人虽然不多,但是汲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红装骑驴的,也经常有。风力虽然还很猛,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汲水的鱼儿,都悠闲自在,羽毛鳞鬣中间,都充满了欢乐气氛。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才知道城郊田野外面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它啊。
读懂文章层次,理清六要素
◎请概括文章各层的意思。
第1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2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3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
读懂文章层次,理清六要素
◎理清事件的六要素:
时间
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
满井
人物:
我与数友
起因: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
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
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精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4、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5、第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6、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7、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精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用一个字概括:“寒”。 表达了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2、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采用正面描写(“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和侧面描写(“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相结合的写法。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精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3、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第一层(从“甘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二层(从“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三层(从“始知……”到“末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4、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精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5、第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6、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7、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①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②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③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④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关于白描。
  2、关于比喻。
3、关于拟人。
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关于白描。
   提问1:白描是一种怎样的描写方法?能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找例子吗?
   白描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如我们学过郦道元的《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也就是说,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提问2: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
   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 如作者写“柳条”,只用“将舒未舒,柔梢披风”8个字,但柳芽刚吐、枝头鹅黄嫩绿的风韵,以及杨柳的动态美都活生生地再现了出来;写“麦田”,用“浅鬣寸许”4个字便表现出初春麦苗的特征,文字也极为简练。这种简练的白描,有赖于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赏读课文,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关于比喻。
   提问3: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画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这个比喻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再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这 些比喻,新奇、形象、生动,读来妙趣横生。
◎关于拟人。
   提问4:文中运用拟人辞格的句子有哪些?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写景:
早春之美
用词生动传神
修辞巧妙自然
抒情:
游满井时
脱笼之鹄
游满井前
自此始游
局促不出
游满井后
喜悦
郁闷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