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
2022年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Contents
目录
1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2
3
4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5
1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2022年新版课程标准
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
1
2
新课导入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
2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概念
1
定义: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
土地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作用
2
建造房屋、种植作物、修筑道路、开发矿藏等都离不开土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作用
2
特别是种植庄稼、放牧牛羊、植树种草等农业活动,没有土地则无法进行。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类型
3
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林地
耕地
草地
沙漠
戈壁
草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大部分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如戈壁、高寒荒漠、石山等集中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
东部季风区
西部非季风区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地区
草地
耕地
林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
草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地区
草地
耕地
林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
草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
旱地
旱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地区
草地
耕地
林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
草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
旱地
旱地
水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
水田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土地利用类型 分布地区
草地
耕地
林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西北部地区(非季风区)
草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北
旱地
旱地
水田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南部(季风区)的秦—淮以南
水田
我国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资源的分布
3
土地资源 类型名称 主要分布地区 季风和非季风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耕地 季风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平原、丘陵
林地 季风区 湿润地区 山地
草地 非季风区 半干旱地区 高原
未利用土地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沙漠、戈壁、荒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4
①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_____位
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_____位
林地总面积居世界第_____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按人均面积计算,却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__________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
四
五
人多地少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4
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地如果开发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
山区森林、草地、水能和矿产资源丰富,适合进行多种资源的开发。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4
③后备耕地资源匮乏
我国农耕历史悠久,可供开垦的土地已为数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未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面积却增加有限,这就意味着,今后单位面积的耕地需要养活更多的人口。
3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定义:
1
农业就是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培育动植物,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农业部门:
2
狭义 种植业 广义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渔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林业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树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种植业:
①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林业:
②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树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渔业:
③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畜牧业:
④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副业:
⑤
在我国农业生产部门中,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大田生产以外的其它附带经营的生产事业,如养猪、养鸡、编席、采集药材等。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3
在农业生产中,各地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宜发展的地方,称为因地制宜。
因 地 制 宜
宜粮则粮
宜林则林
宜渔则渔
宜牧则牧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布局原则
3
地形 农业种类
山区
平原
草场
河湖
城郊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花卉、蔬菜、肉、蛋等(市场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探索活动
3
①
②
③
④
发展林业
发展畜牧业
发展种植业
发展渔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季风区主要在我国东部
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 雨热同期 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_区 种植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分界线:______________
南方湿热多雨 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一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耕地的差异
北方_________为主 南方_________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
旱地
水田
旱地
水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粮食作物
北方_________为主 南方_________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
小麦
水稻
小麦
水稻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糖料作物
北方_________为主 南方_________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
甜菜
甘蔗
甜菜
甘蔗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油料作物
北方_________为主 南方_________为主 油菜
花生
秦岭-淮河一线
大豆、花生
油菜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水果
北方_______为代表 南方_______为代表
秦岭-淮河一线
柑橘
苹果
苹果
柑橘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①南北差异
4
南北方农业生产的差异 分布地区 耕地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农作物
南方 _______为主 湿热多雨 水稻
分界线 以__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 北方 _______为主 降水偏少,气温略低 小麦、棉花
旱地
水田
秦岭-淮河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②东西差异
4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地区
我国的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
南方林区
西南林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②东西差异
4
西部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我国的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内蒙古牧区
东、西部农业生产的差异 地区 农业类型 气候特征 主要分布区
东部 种植业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平原
林业 -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
分界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 畜牧业 西部非季风区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②东西差异
4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②东西差异
4
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畜牧业
东北大小安岭林业
平原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耕地
高原
草地
西部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山地
林地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5
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自然条件 牧草生长良好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气候湿润、河湖众多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 市场需求 农业技术水平 国家政策
宜牧则牧
宜粮则粮
宜渔则渔
宜林则林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发展:
6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对于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粮食生产尤为重要,必须抓好。同时,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该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多方面的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发展:
6
科技与农业 要大力发展和推广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科学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6
①提高产量:以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例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科学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6
②提高空间利用率:以无土栽培为例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科学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6
③保护环境:培养抗病虫害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
4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的耕地资源概况: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资源。我国国土辽阔,但耕地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2.7%,尤其是人均耕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一:水土流失 在坡度大的山坡上种植作物,雨水会将这些疏松的表土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二:土地荒漠化 由于人们砍伐树木,开垦草地,导致土地表层土壤疏松。当大风乱来时,土壤表面颗粒易被卷走,造成土地荒漠化。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三:土地盐碱化 由于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或不能生长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四:乱占耕地 城市建设、工业区建设、农村宅基地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致使我国耕地逐年减少。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五:过度放牧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土地资源的危机:
2
问题六:乱砍滥伐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农业发展方向与对策:
3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建立商品粮基地
科技兴农: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4
我国人均耕地少,加上使用不尽合理。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
4
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复习题1:
5
①反映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随着人口的增多而逐渐减少。 ②一方面由于城市建设,水土流失等人为和自然原因导致耕地面积缩减;一方面由于人口总数的持续上升。
珍惜每一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
复习题3:
5
5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6月,我国河南、河北等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冬小麦喜获丰收。此品种冬小麦具有耐旱、耐盐碱、稳产、高产的特点。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此品种冬小麦种植地河南、河北两省,主要位于(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2.此品种冬小麦能够在盐碱地种植并获得稳产、高产,主要依赖于我国农业( )
A.耕作历史悠久 B.劳动力数量众多 C.市场需求广大 D.科学技术进步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读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既有利于改善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 )
A.引发大气污染 B.降低土壤肥力
C.减少工业原料 D.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过去由于过度开垦和樵采,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后来在当地政府引导和帮扶下,退耕还林还湿,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稻鱼游”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过去该地区出现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水污染严重
6.该地区“稻鱼游”生态产业的成功案例对潍坊地区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完善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B.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C.加强政策扶持,扩大资源开发 D.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发展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据材料和漫画完成下面7-8小题。
7.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8.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
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⑤多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农业生产条件好。下表为郴州市2020年谷物产量统计数据(单位:吨),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和高粱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数据来源:《2021年郴州市统计年鉴》郴州市统计局编
9.表中代表稻谷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市相比,郴州市种植谷物的有利条件是( )
A.矿产丰富 B.风光秀丽
C.丘陵广布 D.热量充足
2022年中考真题特训
(2022·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地大物博,勤劳的人民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水稻喜热、喜湿、喜光;小麦耐旱;葡萄生长期喜光、耐旱,成熟期喜昼夜温差大;碧根果喜温、喜湿,在年均温15.2℃、湿润程度较高地区种植为宜。 材料二:我国三地农业生产景观图。
(1)图中A、B、C、D四省区中,最适宜于碧根果生长的是_____。(选填A、B、C、D)
(2)图甲所在地生产的葡萄特别甜,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夏季_________;图乙所在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_;图丙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
(3)图中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条件比较:热量最丰富的是_____,水资源最贫乏的是_____。
C
光热充足
旱地
水稻
丙
甲
本课结束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