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2、说出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说明各层温度、密度、气流运动状况等特征,并举例说明各层与人类生存生活的联系。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概括大气的受热过程;认识大气受热过程的各环节相互关系及作用;说明大气逆辐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及影响因素。
4、能够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5、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城市热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相关地理现象。
6、阅读教材和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图,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檫力分别对风的作用,梳理出受不同力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比较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差异。
7、能够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判断风向、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三大组成成分 作用
水汽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含量21%,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含量78%,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
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影响气温
2.1大气的组成
干洁
空气
氧
氮
二氧化碳
臭氧
赤道:17~18km
极地:8~9km
8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波
2.2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分层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主要原因 后果 对人类的影响
对流层
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递减
(上冷下热)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
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空气的对流运动
空气的平流运动
复杂天气现象
多风云雨雪现象
利于高空飞行
逆温现象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减
气温
高度
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递增
气温
高度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拓展延伸
产生的后果:
使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
污染物不易扩散,使污染加重。
容易产生逆温现象的地形:
河谷地带,山谷,盆地。
冬季晴朗的清晨
伦敦烟雾事件(泰晤士河河谷)
兰州——“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西北的重工业城市,军工城市,位于黄河谷地)
8.从自然角度看,逆温现象通常会加剧大气污染。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髙的现象,下列四图中最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是( )
A B C D
C
逆温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15时54分与距地400千米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
A. 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C. 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
D. 超过50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
2. 中国空间站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 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②极光的干扰③耀斑的突然爆发④巨大的温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还大地”
2.3大气的受热过程
众份矛讼犯法诈畦碑可谣数鱼叔钻膊坊蛛拐钳溺察恰乓甘惋树仅沾烷蔓哪必修一 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6张PPT)必修一 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共26张PPT)
(少量)
1、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而不是太阳,请解释其原因。(4分)
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被大气吸收的很少;
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地面长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大量地吸收,大气增温。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克服重重困难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探月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月球没有大气层;
月球白天缺少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气温高;
其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夜晚气温低,所以月球昼夜温差比地球的大。
2、请简述月球昼夜温差大于地球的原因。(6分)
2、读“深圳市某年3月8日和3月9 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月9日白天与黑夜的气温都比3月8日低
B、3月8日是晴天,3月9日是阴天
C、云层对大气不一定具有保温作用
D、体现了云层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
1、导致地面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短波辐射 B、地表水分蒸发
C、大气潜热输送 D、大气逆辐射
晴天相比阴天,昼夜温差更大。
深圳
(2)一日内,太阳辐射在正午时最强。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温室内外的最高气温都出现在 时,请简述其原因。(4分)
平均气温较高
温差较小
玻璃温室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阻挡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长波辐射的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合理即可)
太阳辐射先使地面受热,
地面辐射再使近地面大气受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14
(4分)。
(2)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最低的地区
是__________(地形区),主要原因是:
(1)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是 __________(地形区),主要原因是:
读“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多阴雨、云雾天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地处内陆,距海远,气候干燥,多晴天(2分)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②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3)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的主要原因是(2分)
四川盆地
该地区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青藏高原
.太阳辐射分布的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差异 影响因素 原理描述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 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同纬地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天气因素 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地势因素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藏族同胞用太阳能做饭烧水
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被称为“日光之城”。
近地面
高空
受热
低
热力环流原理
高
高
低
受冷
近地面的风:冷高压 热低压
A
B
C
D
气压大小:A>C>D>B
1、地面受热不均
2、空气的垂直运动
3、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
4、空气的水平运动
“热胀冷缩”
“高高低低”
热(低压)
热(低压)
冷(高压)
冷(高压)
近地面的风:冷高压 热低压
高压
低压
【例1】下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温较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高压
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一)成因
(二)水平气压梯度力
力方向:高压 低压
大小:等压线疏密判断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图2.15 高空风向(北半球)
2、高空风(北半球)
高空气压数值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风向:北半球向右偏,最终与水平气
压梯度力垂直,与等压线平行。
图2.16 近地面风向(北半球)
3、近地面风(北半球)
近地面气压数值
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北半球向右偏,与水平气压梯
度力方向斜交,夹角α约为
30°~45°。
α
(二)水平气压梯度力
2.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①作用:力 高压 低压
②大小:等压线疏密判断
下图示意春季某时亚洲部分地区的天气形势。读图完成14-15题。
14.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北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D
15.当日甲、乙两地气温日较
差的比较及其成因是( )
A.甲地日较差大,地势较高
B.乙地日较差大,大陆性强
C.甲地日较差小,云层较厚
D.乙地日较差小,纬度较低
C
低
上升
东南
大
北京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2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第131页
电影《中国机长》改编自真实事件。2018年5月14日7:06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以800km/h的速度飞行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9800米(对流层)高空时,驾驶舱挡风玻璃突然爆裂,飞机剧烈抖动。机长临危不乱,用冻得发紫的双手迅速手动操作迫降,34分钟后飞机安全降落成都机场,119名乘客无一伤亡,创造了民航史上的一次史诗级壮举。
自然:康定机场所在地区地形(需翻越多座高)、气象条件比较复杂,
康定机场
双流国际机场
人文:康定机场等级低,规模小,医疗、消防、救援和安全保障不及成都双流机场
(3)飞机出现突发状况时,冒险急转向左备降成都,而没有选择康定机场。请分析其中原因。(4分)
(1)描述飞机发生事故时所在的大气层的特征。(8分)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对流运动显著;
水汽和固体杂质多,天气复杂多变;贴近地面,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海拔高,气温低;位于高空,气压低;风力强劲(大)。
备降康定机场需要翻越多座高山,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高;
康定机场规模小,医疗、消防、救援和安全保障不及成都双流机场。
(大气环境条件要从气温、气压、风力等角度描述。)
(原因:自然+人文)
(对流层的特征)
(2)分析引起机舱挡风玻璃爆裂的大气环境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