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1 09:5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谁是最可爱的人》教案
【教学目标】
1.品读语言,感受志愿军的精神。
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三个故事片段,感受志愿军的“可爱”之处。
【教学难点】
诵读抒情句,感受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鸭绿江边。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
二、整体感知。
1.如果将课文标题如果重新换一个词,“谁是最 的人”,你觉得换哪个词比较恰当?
2.作者为什么觉得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呢?
明确: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请给文中的3个故事分别取一个小标题:
明确:壮烈的松骨峰战斗,危险的火中救人,艰苦的防空洞生活
三、从“勇、恨、苦”三个字中读志愿军的精神
1、在写松骨峰战斗时,作者对战士们的称呼多次用的是“勇士们”,结合具体描写,说说战士们的“勇”的表现。
明确:
根据课文内容可以概括为:
(1)敌众我寡
(2)敌强我弱
(3)勇往直前
(4)殊死搏斗
2、写冯玉祥的故事介绍他从炮兵转为步兵的原因,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着打得过瘾,越觉着打得解恨!” 他“恨”什么?
明确:
(1)老奶奶的房子一而再、再而三被炮火烧毁,无处安家。
(2)孩子的父母被炮弹炸死,房子烧毁,孩子成了孤儿。
他“恨”敌人,恨战争,渴望和平。
火海救人之举,我们除了读到冯玉祥的勇敢,他说:“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从这句话中,你还读到冯玉祥的什么品质?
明确:善良、质朴,高尚。
3、防空洞里吃雪的小战士的生活,用一个字概括:苦
“我”问了防空洞的小战士三个问题,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你不觉得苦吗?”
“你想不想祖国啊?”
“你对祖朝鲜、祖国有什么要求吗?”
通过小战士的回答,展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明确:小战士的回答表现了战士们也是普通人,但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亲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宁愿牺牲自己。吃了那么多苦,舍生忘死,只要一枚小小的“朝鲜解放纪念章”的回报,强烈地对比中,突出了战士的无私、淳朴。
四、诵读“我”的抒情
无怪乎作者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是因为:
1、读一组感叹排比句句:
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的美丽和宽广!
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
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
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我们今天的安宁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珍惜并感激:
2、读一组排比感叹句:
亲爱的朋友们,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
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
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
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
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
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今天,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是因为依然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他们或许不是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但他们是:
坚持在抗疫一线的医生,
打黑除恶的警察,
研发高科技产品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