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A卷)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A卷)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1-10 16:30:30

文档简介

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A卷)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由椭圆方程可知,,,所以,且焦点在轴,
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而得出a,b的值,再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进而得出c的值,从而结合椭圆的焦点的位置,进而得出椭圆的焦点坐标。
2.(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向量,,且,则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解析】【解答】由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得 ,解得 ,所以, ,
所以,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得出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
3.(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直线,当实数变化时,恒过点(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
【解析】【解答】直线的方程可化为,由,解得,
因此,直线恒过定点。
故答案为:B.
【分析】将直线的方程可化为,由,得出直线恒过的定点坐标。
4.(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向量,.若与向量平行,则实数(  )
A.2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因为向量,
所以
又与向量平行
所以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进而得出实数m的值。
5.(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解答】联立,解得或,
所以,直线交椭圆于点、,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直线与椭圆相交,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 。
6.(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直线与互相垂直,且交点为,则(  )
A.24 B.20 C.18 D.10
【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两直线互相垂直,所以,得,直线为,代入交点,得,,再将交点代入直线,即,得,
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再结合两直线相交,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进而得出m,n,p的值,从而得出m+n+p的值。
7.(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在直三棱柱 中, ,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则 ,
因此,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直三棱柱 中,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得出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8.(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若直线与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由 可得 ,且 ,故曲线 为圆 的右半圆,
作出直线 与曲线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直线 即 与曲线 相切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 ,且有 ,解得 ,
当直线 过点 时,直线 与曲线 有两个公共点,此时 ;
当直线 过点 时,直线 与曲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 ,
结合图形可知,若 时,直线 与曲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答案为:A.
【分析】由 可得 ,且 ,故曲线 为圆 的右半圆,
作出直线 与曲线 的图象,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直线与曲线C相交得出交点个数的判断方法,再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实数b的取值范围。
9.(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所形成的图形是圆.后来人们将这样得到的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动点P满足,则动点P形成的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解答】设,依题意,则,,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阿波罗尼斯圆,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动点P形成的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
10.(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且该四棱柱的外接球表面积为,M为BC的中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解答】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由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可知,外接球半径为,所以,得.
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可取,
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D
【分析】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由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再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得出外接球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h的值,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解方法得出平面的法向量,再结合数量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
11.(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圆与圆交于、两点,且四边形的面积为,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
圆 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为 ,半径为 ,
由题意可知, , , , ,
所以, ,所以, ,
设 ,则 为 的中点,
故四边形 的面积为 ,则 ,
故 ,所以, ,
,又因为 ,
所以, ,解得 ,因此,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圆 的标准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长,由题意可知, , , ,再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得出 ,再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出 ,所以, ,设 ,则 为 的中点,再利用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结合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式,进而得出四边形 的面积为 ,从而得出 ,再利用中点的性质得出 ,再结合勾股定理得出 ,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再利用作差法得出 ,所以, ,进而得出r的值,从而结合中点的性质得出 的值 。
12.(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点为椭圆的左焦点,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连接、,如下图所示:
因为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关于原点对称,即为的中点,
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所以,,
因为,且,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则,
因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连接、,利用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关于原点对称,即为的中点,再利用为的中点,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进而得出的值,再利用和椭圆的定义得出,,由余弦定理可得a,c的关系式,再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得出椭圆的离心率。
二、填空题
13.(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若直线与平行,则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   .
【答案】
【知识点】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因为 ,则 ,解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所以,直线 与 之间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进而得出a的值,从而得出直线 的方程,再利用两平行直线求距离公式得出直线与之间的距离。
14.(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如图,圆与圆内切于点,与轴、轴分别相切于点、,则圆的半径为   .
【答案】
【知识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解答】连接、、,则点在线段上,,,设圆的半径为,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因为,,,
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其边长为,所以,,
故,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则点在线段上,,,设圆的半径为,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再利用,,,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其边长为,所以,,再利用几何法得出,进而得出圆C的半径长。
15.(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若点,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设动直线为,
动直线过点,
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
所以,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
圆心为,半径为,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设动直线为,动直线过点,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所以,进而得出点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进而得出圆心坐标,再结合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式得出原点半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N的长,再结合几何法得出的最大值。
16.(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点在椭圆上,若,且的面积为,则的方程为   .
【答案】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余弦定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解答】设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则 ,
所以, ,又因为 ,可得 .
因此,椭圆 的方程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进而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的值 ,再利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得出 的值,从而得出椭圆 的标准方程 。
三、解答题
17.(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点,直线,直线过点且与平行,直线交圆于两点、.
(1)求直线的方程;
(2)求线段的长.
【答案】(1)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
将点 的坐标代入直线 的方程可得 ,解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2)解:圆 的圆心为 ,半径长为 ,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因此, .
【知识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设直线 的方程为 ,将点 的坐标代入直线 的方程可得c的值,进而得出直线 的方程。
(2) 利用圆 的标准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长,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 ,再结合弦长公式得出AB的长。
18.(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如图所示,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菱形,,,,,,设,,.
(1)试用,,表示,;
(2)求MN的长度.
【答案】(1)证明:
如图,连接AM,AN, ,

, , ;
(2)解:由条件得: ,



综上,,, .
【知识点】向量的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平行六面体的结构特征和菱形的结构特征,再结合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共线定理,进而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而用,,表示,。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数量积的定义和三角形法则,再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求模公式,进而得出MN的长度。
19.(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10,焦距为6.
(1)求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求l的方程.
【答案】(1)解:设C的焦距为,长轴长为,
则,
所以,所以,
所以C的方程为.
(2)解:设,
代入椭圆方程得
两式相减可得,
即.
由点为线段的中点,
得,
则l的斜率,
所以l的方程为,
即.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焦距的定义和长轴长的定义,进而得出a,c的值,再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c的值,进而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直线与椭圆相交,联立二者方程结合作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以及两点求斜率公式,进而得出直线l的斜率和线段AB的中点坐标,再利用点斜式求出直线l的方程,再转化为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20.(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圆过点、、.
(1)求圆的方程;
(2)过直线上一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且,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设圆的一般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解得,
因此,圆的方程为.
(2)解:连接、,
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为,半径为,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又因为,,
,所以,,
因为,,
设点,则,解得或.
故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圆的一般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代入法和解方程组的方法,进而得出圆的一般方程。
(2) 连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为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再利用,结合两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得出,再结合两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进而得出的值,再利用结合中点的性质,进而得出AC的长,设点,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t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
21.(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平面底面,平面底面,,,,为的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
【答案】(1)证明:因为四边形 为矩形,则 ,
因为平面 底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同理可证 ,
因为 , 、 平面 , 平面 ,
又因为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 ,故 .
(2)解: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则 ,取 ,可得 ,
由题意可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所以, ,故 .
因此,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正弦值为 .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利用数量积判断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 利用四边形 为矩形,则 ,再利用平面 底面 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出线面垂直,所以 平面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证出线线垂直,所以 ,同理可证 ,再利用线线垂直证出线面垂直,所以直线 平面 ,再利用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结合数量积为0两向量垂直的等价关系,再结合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证出 成立。
(2)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平面的法向量的求解方法得出平面 的法向量和平面 的法向量,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得出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正弦值。
22.(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的方程.
(2)若点为椭圆的上顶点,是否存在斜率为的直线,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若存在,请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解得 ,
又因为 ,则 ,所以, ,
因此,椭圆 的方程为 .
(2)解:易知点 ,设直线 的方程为 ,设点 、 ,
联立 可得 ,
,可得 ,
由韦达定理可得 , ,
若 ,则 轴,此时 、 关于 轴对称,则 ;
若 ,则 , ,
所以,线段 的中点为 ,
则 ,所以, ,
所以, ,解得 且 .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 由题意可知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进而得出c的值,再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得出a的值,再利用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b的值,进而得出椭圆 的标准方程。
(2)利用已知条件, 易知点A的坐标,设直线 的方程为 ,设点 、 ,再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结合判别式法和韦达定理得出 和 , ,若 ,则 轴,此时 、 关于 轴对称,再利用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的判断方法得出 ;若 ,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出线段 的中点坐标,再结合两点求斜率公式和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进而得出 ,所以, ,进而解不等式得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1 / 1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A卷)试卷
一、单选题
1.(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椭圆的焦点坐标为(  )
A. B. C. D.
2.(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向量,,且,则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3.(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直线,当实数变化时,恒过点(  )
A. B. C. D.
4.(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向量,.若与向量平行,则实数(  )
A.2 B. C. D.
5.(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为(  )
A. B. C. D.
6.(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直线与互相垂直,且交点为,则(  )
A.24 B.20 C.18 D.10
7.(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8.(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若直线与曲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波罗尼斯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齐名,他发现: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比为定值的点所形成的图形是圆.后来人们将这样得到的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动点P满足,则动点P形成的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为(  )
A. B.
C. D.
10.(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且该四棱柱的外接球表面积为,M为BC的中点,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
A. B. C. D.
11.(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圆与圆交于、两点,且四边形的面积为,则(  )
A. B. C. D.
12.(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点为椭圆的左焦点,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则的离心率(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若直线与平行,则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   .
14.(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如图,圆与圆内切于点,与轴、轴分别相切于点、,则圆的半径为   .
15.(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若点,则的最大值为   .
16.(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分别为、,离心率为,点在椭圆上,若,且的面积为,则的方程为   .
三、解答题
17.(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点,直线,直线过点且与平行,直线交圆于两点、.
(1)求直线的方程;
(2)求线段的长.
18.(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如图所示,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菱形,,,,,,设,,.
(1)试用,,表示,;
(2)求MN的长度.
19.(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10,焦距为6.
(1)求C的方程;
(2)若直线l与C交于A,B两点,且线段AB的中点坐标为,求l的方程.
20.(2022高二上·河南期中)已知圆过点、、.
(1)求圆的方程;
(2)过直线上一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且,求点的坐标.
21.(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平面底面,平面底面,,,,为的中点.
(1)求证:;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
22.(2022高二上·安阳期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其右焦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的方程.
(2)若点为椭圆的上顶点,是否存在斜率为的直线,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且?若存在,请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由椭圆方程可知,,,所以,且焦点在轴,
所以椭圆的焦点坐标是。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而得出a,b的值,再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进而得出c的值,从而结合椭圆的焦点的位置,进而得出椭圆的焦点坐标。
2.【答案】C
【知识点】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解析】【解答】由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得 ,解得 ,所以, ,
所以,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得出x的值,进而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得出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
3.【答案】B
【知识点】恒过定点的直线
【解析】【解答】直线的方程可化为,由,解得,
因此,直线恒过定点。
故答案为:B.
【分析】将直线的方程可化为,由,得出直线恒过的定点坐标。
4.【答案】D
【知识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解析】【解答】因为向量,
所以
又与向量平行
所以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向量的坐标运算和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进而得出实数m的值。
5.【答案】B
【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解析】【解答】联立,解得或,
所以,直线交椭圆于点、,
所以,。
故答案为:B.
【分析】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直线与椭圆相交,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长 。
6.【答案】C
【知识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垂直关系
【解析】【解答】因为两直线互相垂直,所以,得,直线为,代入交点,得,,再将交点代入直线,即,得,
所以。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再结合两直线相交,联立二者方程求出交点坐标,进而得出m,n,p的值,从而得出m+n+p的值。
7.【答案】B
【知识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解析】【解答】在直三棱柱 中, ,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则 ,
因此,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故答案为:B.
【分析】在直三棱柱 中,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得出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8.【答案】A
【知识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由 可得 ,且 ,故曲线 为圆 的右半圆,
作出直线 与曲线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
当直线 即 与曲线 相切且切点在第四象限时, ,且有 ,解得 ,
当直线 过点 时,直线 与曲线 有两个公共点,此时 ;
当直线 过点 时,直线 与曲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 ,
结合图形可知,若 时,直线 与曲线 只有一个公共点。
故答案为:A.
【分析】由 可得 ,且 ,故曲线 为圆 的右半圆,
作出直线 与曲线 的图象,再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结合直线与曲线C相交得出交点个数的判断方法,再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实数b的取值范围。
9.【答案】D
【知识点】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解答】设,依题意,则,,
所以,
,。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阿波罗尼斯圆,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得出动点P形成的阿波罗尼斯圆的方程。
10.【答案】D
【知识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解答】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由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可知,外接球半径为,所以,得.
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可取,
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D
【分析】设正四棱柱的高为h,由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再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得出外接球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h的值,以D为坐标原点,的方向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解方法得出平面的法向量,再结合数量积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
11.【答案】C
【知识点】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解答】如下图所示:
圆 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为 ,半径为 ,
由题意可知, , , , ,
所以, ,所以, ,
设 ,则 为 的中点,
故四边形 的面积为 ,则 ,
故 ,所以, ,
,又因为 ,
所以, ,解得 ,因此, 。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圆 的标准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长,由题意可知, , , ,再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断方法得出 ,再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出 ,所以, ,设 ,则 为 的中点,再利用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再结合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关系式,进而得出四边形 的面积为 ,从而得出 ,再利用中点的性质得出 ,再结合勾股定理得出 ,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 ,再利用作差法得出 ,所以, ,进而得出r的值,从而结合中点的性质得出 的值 。
12.【答案】A
【知识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解析】【解答】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连接、,如下图所示:
因为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关于原点对称,即为的中点,
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所以,,
因为,且,所以,,,
由余弦定理可得,则,
因此,椭圆的离心率为。
故答案为:A.
【分析】设椭圆的右焦点为,连接、,利用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则、关于原点对称,即为的中点,再利用为的中点,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进而得出的值,再利用和椭圆的定义得出,,由余弦定理可得a,c的关系式,再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得出椭圆的离心率。
13.【答案】
【知识点】平面内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解析】【解答】因为 ,则 ,解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直线 的方程为 ,即 ,
所以,直线 与 之间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进而得出a的值,从而得出直线 的方程,再利用两平行直线求距离公式得出直线与之间的距离。
14.【答案】
【知识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
【解析】【解答】连接、、,则点在线段上,,,设圆的半径为,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因为,,,
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其边长为,所以,,
故,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则点在线段上,,,设圆的半径为,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再利用,,,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则其边长为,所以,,再利用几何法得出,进而得出圆C的半径长。
15.【答案】
【知识点】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解答】设动直线为,
动直线过点,
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
所以,所以点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
圆心为,半径为,

所以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分析】设动直线为,动直线过点,点在动直线上的射影为点M,所以,进而得出点的轨迹是以为直径的圆,进而得出圆心坐标,再结合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式得出原点半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出CN的长,再结合几何法得出的最大值。
16.【答案】
【知识点】椭圆的定义;椭圆的简单性质;余弦定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析】【解答】设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
由余弦定理可得

所以, ,则 ,
所以, ,又因为 ,可得 .
因此,椭圆 的方程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 , ,由椭圆的定义可得 ,由余弦定理可得 ,进而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的值 ,再利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变形得出 的值,从而得出椭圆 的标准方程 。
17.【答案】(1)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
将点 的坐标代入直线 的方程可得 ,解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2)解:圆 的圆心为 ,半径长为 ,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为 ,
因此, .
【知识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
【解析】【分析】(1)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两直线平行斜率相等,设直线 的方程为 ,将点 的坐标代入直线 的方程可得c的值,进而得出直线 的方程。
(2) 利用圆 的标准方程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长,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圆心 到直线 的距离 ,再结合弦长公式得出AB的长。
18.【答案】(1)证明:
如图,连接AM,AN, ,

, , ;
(2)解:由条件得: ,



综上,,, .
【知识点】向量的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平行六面体的结构特征和菱形的结构特征,再结合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共线定理,进而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而用,,表示,。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数量积的定义和三角形法则,再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求模公式,进而得出MN的长度。
19.【答案】(1)解:设C的焦距为,长轴长为,
则,
所以,所以,
所以C的方程为.
(2)解:设,
代入椭圆方程得
两式相减可得,
即.
由点为线段的中点,
得,
则l的斜率,
所以l的方程为,
即.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焦距的定义和长轴长的定义,进而得出a,c的值,再结合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c的值,进而得出椭圆的标准方程。
(2)利用已知条件结合直线与椭圆相交,联立二者方程结合作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以及两点求斜率公式,进而得出直线l的斜率和线段AB的中点坐标,再利用点斜式求出直线l的方程,再转化为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
20.【答案】(1)解:设圆的一般方程为,
由题意可得,解得,
因此,圆的方程为.
(2)解:连接、,
圆的标准方程为,圆心为,半径为,
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又因为,,
,所以,,
因为,,
设点,则,解得或.
故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圆的一般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结合代入法和解方程组的方法,进而得出圆的一般方程。
(2) 连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为得出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由切线长定理可得,再利用,结合两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得出,再结合两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角平分线性质,进而得出的值,再利用结合中点的性质,进而得出AC的长,设点,再结合两点距离公式和已知条件得出t的值,从而得出点A的坐标。
21.【答案】(1)证明:因为四边形 为矩形,则 ,
因为平面 底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同理可证 ,
因为 , 、 平面 , 平面 ,
又因为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 ,故 .
(2)解: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 ,
则 ,取 ,可得 ,
由题意可知,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所以, ,故 .
因此,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正弦值为 .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利用数量积判断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用空间向量研究二面角
【解析】【分析】(1) 利用四边形 为矩形,则 ,再利用平面 底面 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出线面垂直,所以 平面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证出线线垂直,所以 ,同理可证 ,再利用线线垂直证出线面垂直,所以直线 平面 ,再利用 ,以点 为坐标原点, 、 、 所在直线分别为 、 、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得出点的坐标,再结合向量的坐标表示得出向量的坐标,再结合数量积为0两向量垂直的等价关系,再结合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证出 成立。
(2) 利用已知条件结合平面的法向量的求解方法得出平面 的法向量和平面 的法向量,再利用数量积求向量夹角公式和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得出平面 与平面 夹角的正弦值。
22.【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解得 ,
又因为 ,则 ,所以, ,
因此,椭圆 的方程为 .
(2)解:易知点 ,设直线 的方程为 ,设点 、 ,
联立 可得 ,
,可得 ,
由韦达定理可得 , ,
若 ,则 轴,此时 、 关于 轴对称,则 ;
若 ,则 , ,
所以,线段 的中点为 ,
则 ,所以, ,
所以, ,解得 且 .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知识点】椭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解析】【分析】(1) 由题意可知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出点 到直线 的距离为 ,进而得出c的值,再结合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得出a的值,再利用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式得出b的值,进而得出椭圆 的标准方程。
(2)利用已知条件, 易知点A的坐标,设直线 的方程为 ,设点 、 ,再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结合判别式法和韦达定理得出 和 , ,若 ,则 轴,此时 、 关于 轴对称,再利用点与点关于直线对称的判断方法得出 ;若 ,再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得出线段 的中点坐标,再结合两点求斜率公式和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等于-1,进而得出 ,所以, ,进而解不等式得出实数 的取值范围。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