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初三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教学目标 通过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体会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中,热传递中温度,内能和热量的理解和辨析很容易出错,学生经常将温度与内能的变化关系,热量与温度的关系弄混。
难点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处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记忆,有应对假设情景的能力,但同时缺乏多变量因素融入复杂任务中思考的能力,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中温度和内能以及热量的关系理解是多维度且抽象的,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难以掌握。
教学方法 直观动画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小视频,小胖子在冬天很冷,如何让自己变得温暖起来引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之一,热传递,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通过视频动画展示,小胖子在冬天很冷,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变得温暖起来,引入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之一,热传递,并同时抛出热传递的四个核心问题。 A、热传递的产生需要条件吗?需要什么条件? B、热传递发生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C、热传递传递的究竟是什么? D、热传递什么时候停止? 将四个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热传递,老师将学生的思考总结归纳,热传递的产生需要有温度差的物体相互接触。热传递发生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传递的不是温度,而是能量,传递能量的多少是热量。在这里引出热量的概念,着重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总结热量不能含,温度不能传。热传递在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停止。 2、ppt展示,将一跟铁色反复弯折,温度也会升高,内能也会增加,这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和热传递一样吗? 引出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式——做功。通过钻木取火,滑滑梯,冬天措手等实例的具体讲解和学生的实际感受,让学生体会做功改变内能和热传递的不同,并讲述做功改变物理内能的本质是能量的转化。 3、通过小视频,试管加热喷出活塞的实验,进一步讲解做功改变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4、通过所学知识,抛出头脑风暴问题,抛出一根铁丝,使得铁丝的内能增加,你有多少种方法。在学生回答各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类,一共分为两大类,一类热传递,一类做功。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 (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杯水热得烫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一个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可能不变 D.一定不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吸收热量,温度也可以升高 B.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4.你有哪些方法可以使一个火柴头燃烧起来,列举你的方法,并将你的方法分类,归纳每类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为后续所学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做基础,正确理解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是一个重难点,通过讨论辨析,让学生深入思考领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生活的举例来说明,让学生能理解的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