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五年2018-2022高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 语言文字应用-语句复位、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全国各地五年2018-2022高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 语言文字应用-语句复位、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1 19:4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国各地五年2018-2022高考语文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8-语言文字应用-语句复位、衔接与排序(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21·山东·高考真题)对下列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是( )
①很多选择都不是非此即彼 ②就没必要举棋不定
③只管做决定,行动起来就好 ④“选择”遍及生活的角角落落
⑤如果感觉每一个选项都有道理
A.④①⑤②③ B.⑤③①②④ C.④⑤③②① D.⑤②④③①
2.(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在下面的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 , , ______,________。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
②回视小金山
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
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
⑤又在另一拱门中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③②⑤①
二、选择题组
3.(2022·上海·高考真题)选择题。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
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
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
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2)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B.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C.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D.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
4.(2021·上海·高考真题)按要求选择。
(1)小明想选一副对联挂在书房,提醒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轻率冒失,以下选项中合适的一联是( )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
B.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有关部门广泛征求了各方专家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馆的开放为本市又增加了一个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课堂。
①对展陈大纲进行了修改完善
②对布展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升
③“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的主题鲜明突出
④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将近8年的历史变迁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三、选择 简答
(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
5.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喜闻乐见 B.老少皆宜
C.炉火纯青 D.不一而足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
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
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
7.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四、语言表达
8.(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
“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落户天津,命名为“天河”,取天津与“银河团队”合作发展之意。如今,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三号”已进入开放应用阶段。近年来,创新团队在“卡脖子”处下功夫,在关键处尽全力应对: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①______;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②_____;身处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③_____;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④__________。
(取材于余艳《大国引擎》)
A.以我为主,在战略必争领域强势崛起
B.全方位研判,高标准筹划,破解突出矛盾
C.创新驱动,以崭新的“中国速度”冲锋
D.聚焦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制高点和突破口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本题的中心是说的“选择”,都是围绕选择来表述的,首先要找起始句,④首先提出选择,且表达了一个观点,所以应该作为起始句;注意关联词“如果……就”,可确定②必须在⑤的后面;而⑤②应当是在①的基础上的讨论,①在⑤②前面;③是结论,应在最后。
整个排序为④①⑤②③。
故选A。
2.C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形式为语句衔接排序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认真阅读语句,明确体裁和中心,明确材料结构,理清答题思路,抓住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语感检验,确定正确答案。
④的“最巧”与前句“妙在巧”有呼应关系,要排在第一位;②有“回视”,可见要先看了正面的景物才能有“回视”,不能排在第一位;据此排除AB;
①中的“圆拱门”与②“回视小金山”、⑤“又在另一拱门中”语意连贯,即先看“圆拱门内”白塔与五亭桥二景,再回看“另一拱门中”的小金山一景,这三者必须连接在一起;
③中“于此方得”是对前文的总结,应排在最后,排除D项。
故选C。
【点睛】解答语句排序题,首先要分析判断哪两、三个句子是不能分开的,要抱成一团的;然后再看“团”与“团”之间存在怎样的先后顺序;要看语句的表达是否合乎规范,语意是否明确;排列语句顺序的时候,还要做到词序恰当,词句之间关联、照应恰当,进而看语句与所在语境是否协调。把握了以上几点,解起题来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3.(1)D
(2)C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这段文字论述的话题是“创新”,③中的“它”指代横线前面的“创新”,所以放在首位,排除C。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是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的原因,所以放在④前,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和后面“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都是做法,所以②放在最后,排除AB。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A.黛玉从不主张宝玉读圣贤书、考功名,二人的心意是相通的,所以黛玉不可能说宝玉“执迷不悟”,且宝玉曾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
B.书中的宝钗待人知礼、稳重平和、恭顺体谅、圆滑隐忍,善于观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不会说出“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这么直白且尖刻的话。
C.贾母极为疼爱宝玉,看到宝玉被贾政打成这样,身为贾政之母,用贾政曾受的教育进行指责是恰当的。
D.王夫人在人前的性格特点是温婉的,且身处“夫为妻纲”的封建社会,而且父亲教育儿子也是合乎规范的,身为妻子的王夫人不会说出“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这与她的身份和性格不合的话。
故选C。
4.(1)B
(2)A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理解对联含义的能力。
A.“立定脚跟撑起脊,展开眼界放平心”的意思是:人要立场坚定,脊梁挺直,眼光远大,心情平和。不符合要求。
B.“鹰隼入云睐所向,骅骝得路慎于平”的意思是:鹰、隼高飞向上,时刻盯准目标不肯放松;骏马奔驰在路上时刻留意道路是否平坦;意思是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警惕,不要轻率冒失。符合要求。
C.“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的意思是:我们要正视他人,也要直视自己,人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别人是错的。人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符合要求。
D.“为人竖起脊梁铁,把卷撑开眼海银”的意思是:人要树起自己的脊梁骨,拿起书来读书,才能使眼睛更加的明亮起来。不符合要求。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可以从关联词、指代词、对应关系和逻辑顺序等角度展开思考。
本题可以从逻辑顺序层面思考,①句是从整体上把握展陈大纲,因此①放在句首;②句是从局部上优化布展设计,紧跟①;④句是陈述一种方式,③句是这种方式产生的效果,故④句排第三,③句在最后。
故选A。
5.C 6.B 7.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
【解析】5.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符合语境。
B项,老少皆宜: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符合语境。
C项,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此处前面由“不断”修饰,而“完美”境界应该只有一个,因此该词不符合语境。
D项,不一而足: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符合语境。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吸引……观赏和竞技”的主语应该是“国际风筝节”,CD两项主语是“山东潍坊”,与后句无法搭配,排除;
A项,“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作“举办”的宾语,无法同时作后句的主语,同时“已经连续”缺主语,排除。
故选B。
7.本题考查赏析比喻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明确要求要分析比喻的“相似性”,首先要找出本体和喻体,再分析其相似点;画线句把“百哨齐鸣”比喻成“空中交响乐”,首先是声音上具有相似性;无数风筝上的哨声争相鸣响,正宛如“交响乐”的多人演奏,声音交织,在乐声的特点上也具有相似性;“具有独特的魅力”,风筝的哨声和交响乐一样都具有独特的魅力,体现了二者的相似性。
8. B D A 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性,具体考查学生的补写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整个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重点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把握句式和句意,根据这些进行拟写。本题已经提供了四个句子,考生只要分析语境,找到与这些句子之间的相关点即可。
第一处,前面说“身处世界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时代”,这里要抓住“世界”“前所未有”“大变局”这些信息,因为是前所未有的,且是大变局时代,所以需要“全方位研判”,需要“高标准筹划”,要“破解突出矛盾”,所以确定是B;
第二处,前面说“身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这里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前夜”这一信息,因为是“新一轮”,且是“前夜”,所以需要“聚焦前沿”,需要“瞄准核心技术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所以确定D。
第三处,前面说“身处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这里要抓住“国家民族”“决战决胜时期”,因为是“决战决胜时期”,所以需要“强势崛起”,故确定A。
第四处,前面说“身处随时竞争的拼杀时刻”,这里要抓住 “拼杀时刻”这一关键信息,可见是极为关键的时刻,需要的是“速度”,是“冲锋”,所以确定C。
试卷第1页,共3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