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观 潮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观 潮
(第一课时)
观潮
观潮
奇观
奇观
看
景象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板块一:检查预习,分类识记
顿时 逐渐 霎时
①下课的铃声响了,操场上( )热闹起来。
②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大雨倾盆,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避起来。
③立秋之后,天气( )转凉了。
顿时
霎时
逐渐
刹那间 须臾 立即 ……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闷
滚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地动山摇 震耳欲聋
排山倒海 一泻千里
震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震动
振动
①这件事( )了 整个欧洲生物学界。
②声音的传递方式,主要靠的是( ) ,不是打击。
震动
振动
屹立、耸立、挺立
板块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一天早上
海塘大堤
江潮还没有来
一天早上,潮水来临前,海塘大堤上的所见。
第2自然段:写了一天早上,潮水来临前,海塘大堤上的所见。
第3、4自然段:从声音和样子两个方面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5自然段:写了潮退后的情景。
抓住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同学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王敏同学一直想去看钱塘江大潮,作为好朋友你会给他哪些建议?
默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包括到哪儿看,哪天去,什么时辰看,观潮时重点观看什么等。
王敏,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今年正好是十月四日,国庆长假期间,我建议你去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镇,那可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潮水一般下午才来,但是因为观潮的人群是人山人海,你可要早早地到海塘大堤上选好位置耐心等待哦。潮水来啦,你不仅要观看那排山倒海的涌浪形态是怎样变化的,还要凝神谛听那汹涌澎湃的涛声。这样,你才算享受了一回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才能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
钱塘江大潮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3--5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不同时间,潮水各有什么不同,再填一填下表(摘抄关键词)。
时间/位置 声音 样子
午后一时许/远处
——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观 潮
(第二课时)
板块一:梳理顺序,感受奇观
时间/位置 声音 样子
午后一时许/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水天交接的地方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再近些 —— 白浪翻滚 一堵水墙
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霎时/江面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钱塘江大潮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3--5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不同时间,潮水各有什么不同,再填一填下表(摘抄关键词)。
时间/位置 声音 样子
午后一时许/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水天交接的地方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再近些 —— 白浪翻滚 一堵水墙
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霎时/江面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钱塘江大潮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3--5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不同时间,潮水各有什么不同,再填一填下表(摘抄关键词)。
时间/位置 声音 样子
午后一时许/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水天交接的地方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再近些 —— 白浪翻滚 一堵水墙
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霎时/江面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钱塘江大潮到底“奇”在哪里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第3--5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不同时间,潮水各有什么不同,再填一填下表(摘抄关键词)。
想一想,这一幕幕场景是怎样连接起来表现潮水气势越来越大的变化的?
午后一时许
过了一会儿
霎时
板块二:聚焦比喻,想象气势之大
钱塘江大潮气势之大,壮观之美,就藏在文字里,作者是如何将潮水写得让我们一读就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的呢?划出最让你心潮澎湃的句子,读出画面感。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白线
比喻
边读边想象画面
潮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闷
“闷雷” ,声响是低沉而厚重,是一波一波的;
潮水从远处涌过来,声音也是低沉而厚重的,一波一波的,似乎耳旁全是隆隆声。
比喻
边读边想象画面
“隆隆”要读重音,“闷雷滚动”要放缓语速,表现出声响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
朗读小贴士
比喻
边读边
想象画面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人声鼎沸
把喧闹的人声比作锅里沸腾的水。
吵吵嚷嚷 沸沸扬扬 热闹非凡
人群忽然沸腾起来,孩子们立即兴奋地拉着伙伴一个劲地往前挤,边挤边喊:“让我前面去,让我前面去!”大人们不再矜持,跳着叫着:“潮来啦!潮来啦!”连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踮起脚尖往东望去,笑着说:“终于等来了!终于能看到天下奇观了!”
展开想象,把你生活中见到的“人声鼎沸”的画面,用几句话描写一下。
练一练
超市里真是人声鼎沸。老人们步履蹒跚地推着小车精心挑选;年轻人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柜台间;小孩子左挑右选地寻找着自己的最爱;结账的人更是排起了“一字长蛇阵”。叫卖声此起彼伏:“便宜了,便宜了,新鲜的白菜便宜了。”另一边也不示弱:“红富士苹果,全市最低价,一块五一斤。”“清仓大处理,夏袜三块钱一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真是男声,女声,叫喊声,声声入耳;看看谁的嗓门大,比比谁的折扣低。
练一练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横贯江面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白线
很快
移来
比喻
边读边
想象画面
似乎有一双神奇的手在操纵着这条白线,“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四个动词,把潮水逐渐靠近的动态变化给写活了。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画面,那条白线匆匆向我们移来,越来越近、越来越长、越来越粗;越来越近、越来越长、越来越粗……直到“横贯江面”,这条巨粗的白线从此岸一下子贯穿到彼岸。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千万匹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朗读小贴士:“千万匹白色战马”语速要缓,让人有想象的空间;“飞奔而来”语速要快,读出气势磅礴的感觉;“山崩地裂”和“震得颤动”语气要重,语速要慢,读出荡气回肠的感觉。
想象画面,也用上比喻的手法说一说。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 “那声音如同______________。”
时间/位置 声音 样子
午后一时许/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水天交接的地方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再近些 —— 白浪翻滚 一堵水墙
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霎时/江面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一堵水墙
一条白线
闷雷滚动
千万匹白色战马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比喻
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结写法和读法: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时间/位置 声音 形态
午后一时许/远处 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过了一会儿/水天交接的地方 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
再近些 —— 白浪翻滚 一堵水墙
越来越近 山崩地裂 千万匹白色战马
借助表格,想象画面,练习背诵第3、4自然段,将这天下奇观永远留在心底。
板块三:学习表达,迁移运用
话题:有一次考试我考了及格,回到家妈妈(或爸爸)问我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1)有序描写。用上“一开始……顿时(立刻)……最后……” 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分三部写出妈妈(或爸爸)情绪的变化。
(2)想象,运用比喻将情绪写具体。
(3)回家读给妈妈(或爸爸)听,家长评分。描写得很像的三星,比较像的两星,有点像的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