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09: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字词,了解海伦 凯勒的生平事迹。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人物形象,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感受朴实感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导──读──悟──赏──结”的学习过程,在“自我研读文本、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安妮 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揣摩文中重要语句,体味文章语言的清新朴实。
2、感受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理解“爱能创造奇迹”。
【教学难点】:
结合海伦 凯勒的生平事迹,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辛和“爱”之伟大,陶冶情操,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通读课文不少于两遍,写出感受,扫清字词障碍。
2、对比较感兴趣的句子请在文中划出,并在此句旁边注明欣赏的理由。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1、全班都不要发出声音,然后闭上眼睛,静默30秒。然后说说自己刚才的感受。
2、在这个世界上,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他们要生存下去尚且需要一定的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海伦 凯勒就是这样一位创造奇迹的女子。
二、走近海伦。
1、生展示自己所查到的资料。
2、师补充,多媒体播放相关文字和图片。
3、海伦 凯勒的经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而引领她创造这个奇迹的就是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再塑生命的人》,了解安妮·莎莉文给海伦 凯勒的传奇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莎莉文老师写了哪几件事?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初次相见,紧紧拥抱“我”;教“我”学会拼写;教我区分“杯”与“水”(课件展示)
四、研读赏析。
1、在具体讲述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学习的两件事中,哪一件是文章的侧重点呢?那好,我们就围绕着这个重点,来了解安妮·莎莉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勾画在整件事情当中,“我”的表现如何?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教导我的?最终我学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
相机理解句子“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与其说是水唤醒了我的灵魂,不如说是莎莉文老师用爱心与耐心唤醒了我的灵魂。
师生一起总结:
莎莉文老师有着高超的教育艺术,她的教学方法独特,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海伦充满了爱心与耐心,可以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艺术家。(课件展示)
2、海伦将莎莉文称为“再塑生命的人”,同学们思考一下:“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比较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海伦心理的变化。)
“再塑生命”本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3、海伦的成功得益于莎利文老师充满爱心与艺术的教育,也源于她自身的努力。课文中有一些句子,描写了“我”学有收获后的动作行为或心理活动,请大家从这些句子当中去了解儿时的海伦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好学、聪明、坚毅而且情感丰富的女孩。)
五、品味佳句。
1、课文语言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请你找出最喜欢的一句,可以是文中最感人的句子,也可以是文中最抒情的段落;可以是文中描写最细腻的一处,也可以是文中用词最恰当的一句。 学生朗读,教师适时点评,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讨论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铺垫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用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性;(2)给读者留有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师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爱的启示。
1、海伦是个高度残疾的儿童,在莎莉文的引领下却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从她们身上,你得到哪些人生的启示呢?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也可以先说说自己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到了要关心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耐心,要讲究教育方法,要善抓教育时机等。从海伦.凯勒身上,学生可以谈到要有顽强的意志,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要学会感恩等。
2.平凡生活中并非只有一位“海伦·凯勒”,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所谱写的动人故事吗?你知道他们成功的秘诀吗?
展示几位身残志坚的名人照片。教师激励学生:
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
七、总结学习:
莎莉文老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般深深植于海伦 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主动去关爱他人,关爱弱势群体,让生命得到升华。
八、布置作业。
1、写给海伦 凯勒或莎莉文老师的一封信;(屏幕显示)
2、好书推荐:海伦 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
【板书设计】:
再塑生命的人
(
用“爱”再塑生命
)
(
无比敬爱和感激
)安妮 莎莉文 海伦 凯勒
【教学反思】:
《再塑生命》这篇课文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沉的爱,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
导入时,请学生闭眼去体会一个盲聋人的感觉,再加上言语引导,理解她们生存是多么不易,要有所成就,那简直是一个奇迹。
然后引入对海伦的了解,学生们先说了他们的了解,老师再分两种颜色出示海伦的资料,将她悲惨的命运与显著的成绩作对比,突出海伦的成就。通过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老师合理的引导,“走近海伦”这一任务完成的很好。
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通过与同学交流,总结出课文所讲述的三个故事内容。学生在初次概括时不够准确,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确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
这节课效果最好的环节在于重点的突破,我采用了抓重点内容细细突破的方法,以莎莉文老师引导海伦区分“杯”和“水”事件为研讨内容,从字里行间去了解莎莉文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从而实现重点的突破。效果很好,对老师的认识全部都是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来的。并很顺利地理解了“再塑生命”的意思。
品味语言环节,学生找出了自己最喜欢或最感动的句子进行交流,也概括出儿时海伦凯勒的坚毅、顽强、聪明好学的性格特点。
在这堂课上,教师良好的情感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学生主动学习,课堂上营造了情感交融的氛围,大家上课积极发言,朗读也充满感情。
不足之处是,在时间把握上,过于纠结在细节上,在后面品味语言环节和启示环节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