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分层学知质识量演检练测(一)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D D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B C D B C D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21.(4 分)
(1)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2)心脏 肺
(3)保护易感人群
22.(4 分)养料和氧气 小动脉
23.(4 分)
高温
(1)FeCO3=====FeO+CO2↑
(2)装置丙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4.(4 分)
(1)Fe2O3 Fe
(2)④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25.(4 分)c 有
26.(6 分)b 3 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
27.(8 分)
(1)增加 Hg2+浓度为 0 的对照组
(2)当 Hg2+浓度不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或抑制)不显著;当 Hg2+
浓度超过 0.3mmol/L 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合理即可) 呼吸
(3)重金属 Hg2+浓度高,使淀粉酶变性,失去活性
28.(6 分)
(1)黑色氧化铜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 CO 和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
(3)A
29.(8 分)
(1)碱性 氮肥
(2)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C
(3)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79m
(4) 2 100%
44(m1 +m2 )
九年级科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30.(6 分)
(1)弹性势
(2)让质量不同的易拉罐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3)大气压
31.(6 分)
(1)如图
(2)B
(3)定值电阻 R1 消耗的电功率
32.(8 分)
(1)不合理,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 CO2
(2)在 AB 装置间加一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检验空气中的 CO2 是否除干净
(3)在 D 装置的培养液中溶有氧气(1 分),0~T1 时间内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繁
殖了更多的酵母菌,没有进行无氧呼吸(1 分)
(4)Na2CO3+Ca(OH)2=====CaCO3↓+2NaOH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2 分)
33.(6 分)
(1)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
OA×G 物=OB×G 砣,G 物=m 物 g=4kg×10N/kg=40N
OA G物 5cm 40N则G砣 = = = 20N
OB 10cm
G砣 20N得m砣 = = = 2kg ···························································· (3 分)
g 10N/kg
(2)4(1 分) 8(1 分)
(3)<(1 分)
34.(6 分)
解:(1)由图乙可知,变阻器 R′的阻值与身高 h 是一次函数关系,则 R′=ah+b,
当 h=0 时,R′=100Ω,则有:100Ω=a×0+b,所以,b=100Ω,
当 h=200cm 时,R′=0Ω,则有:0Ω=a×200cm+100Ω,所以 a=-0.5Ω/cm,
则身高为 160 cm 的同学站在身高测量仪上时 R′=-0.5Ω/cm×160cm+100Ω=20Ω,
由图甲可知,R 与变阻器 R′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电路中电流:
U 3V
I = = = 0.025A,
R + R 100 + 20
所以电压表示数:
九年级科学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UV=IR=0.025A×100Ω=2.5V ···························································· (3 分)
(2)电流表测得的电路中电流:
U U 3V
I = = =
R + R 100 0.5 /cm h +100 200 0.5 /cm h
由数学知识可知,电流表示数 I 与身高 h 不成正比 ····························· (3 分)
35.(7 分)
解:(1)m 水=ρ 水 V=1.0×103kg/m3×0.1m3=100kg
Q=c 水 m 水Δt=4.2×103J/(kg·℃)×100kg×(78℃-18℃)=2.52×107J ············· (3 分)
Q 2.52 107 J
(2)W = = = 3.15 107 J
80%
W 3.15 107 J
V气 = = = 0.375m
3 ···················································· (2 分)
q 8.4 107 J/m3
(3)如图
···················································· (2 分)
36.(4 分)
(1)2 ······························································································ (1 分)
(2)解:设理论上可生成 CaCO3 的质量为 x
Ca(OH)2+Na2CO3=====CaCO3↓+2NaOH
106 100
100kg×10.6% x
100 x
= x=10kg ················································· (3 分)
106 100kg 10.6%
答:理论上可生成 CaCO3 的质量为 10kg。
37.(9 分)
解:(1)B(OH)3 ······················································································ (2 分)
(2)P=UI=320V×30A=9600W ······························································ (2 分)
(3)W=Gh=2×104N×10m=2×105J ··························································· (2 分)
(4)设 BC 段长为 L、高为 h,由功的关系可得:
WF=Gh+fL,
所以:P2(t2-t1)=Gh+fL,
即:P2(t2-t1)=Gh+fv(t2-t1),
汽车沿斜坡 BC 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
P (t t ) Gh 8 104 W (60 20)s 2 104 N 10m
f = 2 2 1 = = 3750N ········· (3 分)
v(t2 t1) 20m/s (60 20)s
九年级科学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试卷说明 1. 本试卷考核范围: 中考范围。 2.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60 分。
g 取 10 N/kg,ρ 水=1.0×103 kg/m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23 Ca—40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 60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过滤操作 所使用的 ( )
A .漏斗 B .滤纸 C .烧杯 D .铁架台
2 . 2021 年 2 月 4 日,杭州地铁 8 号线一期工程在相继实现“轨通”、“电通”后, 于当天 顺利完成“热滑”试验,为后续试运行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将为 2022 年杭州亚运 会提供重要出行保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力发电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B.用锰钢制造地铁轨道主要利用了其导电性好的特点
C.地铁车厢采用密度小的铝合金制成,能够减轻车体重量
D.地铁电缆内部的金属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C.图中有 3 条食物链
D .①④是该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4 .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图像、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 O 到 Q 整个过程 中种子及长成的植物体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来消耗有机物
九年级科学第1页(共10页)
B.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 乙→ 甲
C.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 Ⅰ→Ⅲ→Ⅳ→ Ⅱ D.若图④结构位于肝脏,则 c 内葡萄糖含量可能比 a 内多,也可能比 a 内少
5 . 下列估测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
A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5 m/s
B .一只节能灯正常工作 1 小时消耗约 1 kW ·h 的电能
C .冬天淋浴时,令人感觉舒适的水温是 80 ℃
D .双脚站立在地面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2500 Pa
6 . 如图所示, 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魔剪”编辑技术, 开发出一种破坏艾滋病病毒 (HIV— 1)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抑制 HIV — 1 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下列关于艾滋 病病毒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控制某些性状 B.位于 DNA 上 C.具有遗传作用 D.是一种蛋白质
第 6 题图 第 7 题图
7 .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
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
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C .5~35 ℃时该蔬菜新品种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 D.温室栽培该蔬菜新品种时,温度最好控制在 25~30 ℃
8 . 如图表示的是人体中几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的 a 、b 、c 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 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
A .图中 b 表示吸入肺泡的空气, c 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B .对血液中a 物质的含量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C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D .如果肺吸入了 PM2.5,它将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9 .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 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 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 1 观测, 如图能类比宇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 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 )
A B C D
九年级科学第2页(共10页)
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方框内的物质都是混合物 B.反应后小框内补充的微粒为“”
C.两种反应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 1 ∶2 D.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11.如图,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 重 30 牛的物块在 AB 段受 F=1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到 B 点时撤去水平拉力, 物块仍继续运动, 到 C 处静止。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
A .在 AB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B .在 AB 段物块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 .在 BC 段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大小为 10 牛
D .在 BC 段拉力对物块仍做功
12 .如图所示,下列各项实验或事实,能作为证据的是 ( )
A .①铅笔沿篮球表面向右移动时笔尖先消失——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B .②喜马拉雅山区发现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地壳变动的证据
C .③两本书向中间挤压时中间隆起——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证据
D .④切开的熟鸡蛋有蛋壳、蛋白和蛋黄——地球内部结构的证据
13.20 ℃时 KCl 的溶解度是 34 g,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
A.甲和丙都是 KCl 的饱和溶液
B.丁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
C.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的关系是:甲>丙=丁
D.若乙溶液恰好饱和,则 40 ℃时 KCl 的溶解度为 40 g
14 .如表是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记录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实验 次数 斜面粗 糙程度 重物的重力 大小 G/N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 F/N 重物沿斜面移 动的距离 s/m 重物上升 的高度h/m 机械效 率 η/%
1 较粗糙 2.0 1.51 0.80 0.40 66
2 较粗糙 2.5 1.89 0.80 0.40 66
九年级科学第3页(共10页)
A .实验时匀速拉动物体,拉力方向与斜面方向平行
B .第 1 次实验中,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1.51 N
C .由实验表格数据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无关
D .实验过程中,重物的机械能增大
15 .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 个图像,下列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16 .“五水共治”大大美化了河道环境。某学校实验室排出的废水中含有 Ag+ 、Ba2+和 NO3- 三种离子。该校实验小组设计实验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碳酸钡固体, 操作 步骤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滤液 B 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蓝色沉淀是 Cu(OH)2
B .乙一定是氢氧化钡
C .若丙是 K2CO3 ,滤液 C 结晶后可以作为化学肥料
D .甲可以是 NaCl ,生成的不溶物 a 为AgCl
17 .以下描述的西湖美景中,蕴含的光现象是光的折射的是 ( )
A .三潭印月,中秋之夜的水中月
B .花港观鱼,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而来
C .水光潋滟晴方好,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
D .苏堤两边杨柳低垂,倒映在湖面上
18 .如图所示,几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甲、乙两图中桌面受到的 压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乙图大
B .乙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比甲图大
C .两图中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D .无法确定
19 .在如图 1 的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暖宝宝原料(主要成分为铁粉和木炭粉),并滴加几
滴水,分别用压强、氧气浓度和温度三种数字传感器绘制出数据变化图像如图 2 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九年级科学第4页(共10页)
A . Ⅰ为温度变化曲线 B . Ⅱ为压强变化曲线
C .Ⅲ为氧气浓度变化曲线 D.如果暖宝宝原料足量,压强可降至 0
20 .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以下实验是为了减小误 差的是 ( )
A .研究盐溶液的酸碱性时,对多种盐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B .研究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时,选用多种植物进行实验
C .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多次改变动力或动力臂
D .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阻值时,测出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6 分)
21 . (4 分) 2020 年全球都在遭受“新冠肺炎”的袭击, 在治疗“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时, ECMO 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功不可没。它主要由 “血泵”、“氧合器” 和“调温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膜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示意图。
(1)如图所示,从①处股静脉引出后到② ,血液性质发生的变化是 。
(2) “血泵”在该处相当于人体的 ,“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 。 (均填 写器官名称)
(3) 中国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被证实表现良好,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获 批使用,“注射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22.(4 分)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 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 行于心脏表面, 深入到心脏的肌肉中, 形成毛细血管网, 然后再通过静脉进入到右心房。 血液通过这条循环途径给心脏肌肉提供 。由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成为 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如图所示, 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性治疗是目前治疗这 种疾病的新型方法。其技术要点是将冠状动脉支架从手臂小血管植入, 并利用引线将其 推至冠状动脉处,支架打开后,血管恢复畅通。根据人体心脏与血管、血管与血管的连 接方式和特点,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手臂小血管是 (选填“小动脉”“小静脉” 或“毛细血管”)。
九年级科学第5页(共10页)
23 . (4 分)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某菱铁矿样品中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杂质不含铁元素 且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变化) 。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 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
(1) 写出装置甲中发生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乙吸收的依据是: 装置乙中质量增加且 。
24 . (4 分) 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 A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C 俗称苛性钠, 请
结合图示回答问题。(图中“— ”表示相连的
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 ”表示一种物质能
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 A 物质的化学式是 ,B 物质的化 学式是 。
(2)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 没有体现 酸的化学通性的是 (填序号)。
(3)写出②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 . (4 分) 如图 AOB 是光滑轨道, A 点的高度 H 大于 B 点的高度 h,让小球从 A 点由静止
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 AOB 到达 B 点后离开(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离开 B 点后的 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小球到达运动轨迹最高点时 (选填“有” 或“没有”) 动能。
第 25 题图 第 26 题图
26 . (6 分) 如图甲所示, 是某同学“探究定值电阻 R0 的发热功率 P0、滑动变阻器 R 消耗的 电功率 PR 和电源总功率 PU 随电流 I 变化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 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了 a 、b 、c 三条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反映 定值电阻 R0 的发热功率 P0 随电流 I 变化的图线是 (选填“a”“b”或“c”), 电源电压 U 为 V,当滑片 P 右移时, 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 (选填“变 大”“变小”或“不变”)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2 分)
27 . (8 分) 种子萌发需要能量,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这个过程需要淀粉酶等参与。 小科为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设计如下实验: 将一堆小麦种子 随机分为 7 组,分别用含 Hg2+浓度为 0.1 、0.2 、0.3 、0.4 、0.5 、0.6 、0.7 mmol/L 的水溶
九年级科学第6页(共10页)
液培养, 7 天后测定每组有关的实验数据,重复做 3 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注:毫摩尔每升(mmol/L)是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一种单位。
(1)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还应增加一组实验, 增加的一组实验应怎样设计? 。
(2)分析图 2,简要描述随着 Hg2+浓度升高, 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这 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 作用减弱, 使细胞供能不足, 种子萌发受到影响, 发 芽率降低。
(3)当 Hg2+浓度为 0.7 mmol/L 时,淀粉酶活性几乎为 0,可能的原因是: 。
28 . (6 分) 如图甲、乙是初中化学中的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1) 图甲、乙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是 。
(2) 如图甲实验,加热前进行的操作是先通入一段时间CO 气体,目的是 。
(3) 下列对图甲、乙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选项) 。
A .图乙 C 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
B .图甲、乙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液体倒流, 都要先将导管移出澄清石灰水, 再熄 灭酒精灯或酒精喷灯
C .图甲、乙实验均分别生成 44 g 二氧化碳, 实验需要的一氧化碳和碳的质量分别 是 28 g 和 12 g
29 . (8 分) 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 B 、C 中所装药 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已知: 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水、 CO2 、氨气;②NH3 能被酸溶液吸收。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 .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
Ⅱ .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
Ⅲ .当样品反应完全, …… ,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
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 B 、C 中药品的质量分别增加了 m1 、m2。
九年级科学第7页(共10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氨气溶于水显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NH4HCO3 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装置 B 中盛放的液体是 (填名称) 。装置 D 的作用是 。
(3)步骤Ⅲ中,当样品反应完全时,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4) 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含m1、m2 的代数式表示) 。
30 . (6 分) 如图是同学们在科学课上利用易拉罐所做的几个实验。请分析回答:
(1) 如图甲是一个由易拉罐做的“魔罐”,橡皮筋穿过罐身,外面连到吸管。旋转吸管,将 罐放在桌面上,它就会运动起来。这是因为罐中橡皮筋积蓄的 能转化为动能。
(2)如图乙让易拉罐从斜面上滚下,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具体的操作 是 。
(3) 如图丙,空的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清水,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直至罐内水沸腾, 立即 用棉花塞好罐口并迅速翻转, 使罐口浸没在装有冷水的水盆内, 观察到易拉罐迅速 变瘪。易拉罐迅速变瘪的原因主要是 的作用。
31 . (6 分) 为了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小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 电路,电源电压恒为 6 V ,R1 是定值电阻, R2 是滑动变阻器。
(1) 如图乙是小金未连接完整的实物图,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金按正确连接的电路继续实验,将有关实验数据标记在图丙上,分析图丙可知, 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是 (填字母) 。
A .10 Ω S A B .25 Ω S A C .50 Ω 0.5 A
(3) 如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表示 。
32 . (8 分) 小金同学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代谢产物时,设计了如图甲和乙装置 进行实验。在 35 ℃时,将酵母菌和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 (酵母菌培养液) 混合后, 分别加入 B 和 D 装置中。(忽略右边空气进入装置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九年级科学第8页(共10页)
(1)小金同学通过 C 和 E 装置的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是进行有氧呼 吸还是无氧呼吸。该判断依据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
(2)小金认为 C 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足以确定 B 装置中产生了 CO2 ,需要如何 改进? 。
(3)利用传感器测定并记录 D 装置中酵母菌数量、葡萄糖浓度和酒精浓度并绘制如图 丙曲线。解释在温度为 35 ℃时,图丙中 0~T1 酒精含量没有改变的原因是 。
(4) 实验后, 请将 A 装置中的溶液恢复成原溶液, 写出反应方程式: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2 分)
33.(6 分) 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小东尝试做了如图所示的杆秤。在秤盘 上不放重物时, 将秤砣移至 O 点提钮处, 杆秤恰好水平平衡, 于是小东将此处标为 0 刻 度。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 4 kg 的物体时, 秤砣移到 B 处,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 测 得 OA=5 cm ,OB=10 cm。
(1)计算秤砣的质量。
(2)小东在 B 处标的刻度应为 kg 。若图中 OC=2OB,则 C 处的刻度应 为 kg。
(3)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 4 kg 的物体时,若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秤砣,移动秤砣使 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时, 其读数 (选填“<”或“>”) 4 kg,由此可知一杆 杆秤不能随意更换秤砣。
34.(6 分) 如图甲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身高测量仪电路, 其中电阻 R 的阻值恒为 100 Ω,电 源电压为 3 V,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100 Ω,用电压表显示身体的高矮。如图乙表示的是变 阻器 R′的阻值随身高变化的关系。
(1)分析计算:身高为 160 cm 的同学站在身高测量仪上电压表的示数。
(2) 如果用电流表示数来显示身体的高矮, 试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否跟身高的变化 成正比?
35.(7 分) 太阳能电热水器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加热; 而阴雨天气,则可以 利用电能加热,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电热水器,如图所示,小明查看了说明书, 对该 太阳能电热水器进行了研究: [c 水=4.2×103 J/(kg · ℃)]
(1)说明书中介绍,该热水器的容积为 100 L,小明发现,早晨将热水器加满水,热水
九年级科学第9页(共10页)
器的温度传感器显示水温为 18 ℃,傍晚看到显示的水温为 78 ℃,则这段时间内热 水器中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2) 这些能量如果靠燃烧天然气来提供,并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 80%被水 吸收,则需要燃烧多少 m3 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 q=8.4×107 J/m3]
(3)阴雨天,利用电能进行加热,已知加热设备是由两根电阻值均为 48.4 Ω 的相同电 热丝 R 、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组成的,并且具有 1000 W 和500 W 高低两挡加热功 率。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该局部电路图。
36 . (4 分) 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 CO2 的排放,或将 CO2 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 一种途径是利用 NaOH 溶液来“捕捉”CO2,并将 CO2 储存或利用, 反应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种。
(2) 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 10.6%的 Na2CO3 溶液 100 千克, 求完全反应后, 理论上可生成 CaCO3 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7.(9 分) 以车代步给人们带来便捷、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道路拥挤等社会 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管理。
(1) 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原理是硼(B) 和水在高温下反应, 生成氢气和 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6H2O=====2X+3H2 ↑。 则 X 的化学式是 。
(2) 我国研制的某款纯电动汽车, 最大功率是 27 千瓦。电池充满电后行驶里程约为 200 千米, 能满足城市特定交通圈及上班族的基本需要, 试计算: 当电动汽车工作电压 为 320 伏, 工作电流为 30 安时的功率为多大?
(3) 一辆满载物资的总重为 2 万牛顿的运输车, 将物资沿 ABCD 路线运至 D 处, CD 段 海拔高度为 10 米,如图甲所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汽车以 20 米/秒的恒定速度 运动, t=0 时汽车经过 A 处, t1=20 秒时经过 B 处, t2=60 秒时经过 C 处, 在此过程 中汽车牵引力功率 P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简化为图乙 (P1=50 千瓦, P2=80 千瓦) 。 则在 BC 段汽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4)汽车沿斜坡 BC 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总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为多少牛?
九年级科学第10页(共10页)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
试卷说明
1.本试卷考核范围:中考范围。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60分。
3.答题结束可扫描左侧二维码,查看习题视频解析及相关知识点讲解
课程,并可查看同类题推送及创建电子错题本进行知识巩固。
g 10 N/kg,p=1.0x103 kg/m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N一140一16Na一23Ca一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出门必须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化学实验中过滤操作
所使用的()
A.漏斗
B.滤纸
C.烧杯
D.铁架台
2.2021年2月4日,杭州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在相继实现“轨通”、“电通”后,于当天
顺利完成“热滑”试验,为后续试运行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为2022年杭州亚运
会提供重要出行保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力发电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B.用锰钢制造地铁轨道主要利用了其导电性好的特点
C,地铁车厢采用密度小的铝合金制成,能够减轻车体重量
D.地铁电缆内部的金属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
A.①②③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B,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C.图中有3条食物链
D.①④是该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4.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使用图像、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有机物质
相↑
对
数
里
时间
甲乙丙丁生物名称
①
②
③
④
A.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O到Q整个过程
中种子及长成的植物体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来消耗有机物
九年级科学第1页(共10页)
B.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
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I→Ⅲ→V→Ⅱ
D.若图④结构位于肝脏,则c内葡萄糖含量可能比a内多,也可能比a内少
5.下列估测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B.一只节能灯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约1kW·h的电能
C.冬天淋浴时,令人感觉舒适的水温是80℃
D.双脚站立.在地面的一位初中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2500Pa
6.如图所示,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魔剪”编辑技术,开发出一种破坏艾滋病病毒
(HIV一1)基因的有效方法,成功抑制HIV一1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下列关于艾滋
病病毒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控制某些性状B.位于DNA上
C.具有遗传作用
D.是一种蛋白质
C0相对值
呼吸作用
3
“产生里
2
光合作用
0
消耗里
253035
温度(℃)
第6题图
第7题图
7.
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
线。据此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
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C.5~35℃时该蔬菜新品种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
D.温室栽培该蔬菜新品种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8.
如图表示的是人体中几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图中的、b、c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
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淀粉
—→消化道
肾小粪
肾小管尿道
组织细胞
血液
A.图中b表示吸入肺泡的空气,c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B.对血液中a物质的含量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
C.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和肾小管的滤过作用
D.如果肺吸入了PM2.5,它将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9.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中,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
的星系,退行越快。若在我们所在的星系1观测,如图能类比字宙膨胀的是(箭头方向
和长短分别表示运动方向和快慢)()
星系1星系2星系3
星系1星系2星系3
岸系1岸系2星系3
星系1昆系2星系3
◆
》》
●
和民。
●
A
B
C
D
九年级科学第2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