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蜜蜂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蜜蜂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7: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14《蜜蜂》说课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1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内容概括
理清顺序
方法总结
发现特色
立体整合
前后联系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自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二十只蜜蜂,在它们的背上做了记号,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我”在两里外放飞蜜蜂。结果到第二天,“我”发现一共有十七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我”从这个试验中得出结论:蜜蜂能够飞回来,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内容概括
理清顺序
1
教材分析
首先写“我”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想做个试验。
  
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法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作风。课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
方法总结
发现特色
1
教材分析
再写“我”试验的过程
然后写“我”途中的观察和猜测以及试验的结果。
最后写结论:“我”尚无法解释蜜蜂为什么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编写意图
1
教材分析
一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观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精神。
二是让学生养成平时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7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已有能力
生活经验
学习方式
2
学情分析
已有能力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具备能借助拼音认读生词,通过查字典、工具书等方式理解词语,能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情分析
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作者为了验证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但具体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
  教师还要结合预习导学交流单、学生的生活经验、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细致地引导,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弄明白作者做试验的步骤及结论,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
学情分析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7
板书设计
8
本课得失
6
教学设计
  结合学段目标、单元导读、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2.
3.
  会认10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证实、飞散、几乎、大概”等词语。
  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
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新词,写好生字。小组讨论作者为了完成试验做了哪些准备。
学习默读课文,知道作者试验的结果,得出了什么结论,学习作者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继续写字,完成检测练习。
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学习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6分钟)
精读感悟,探究结果(20分钟)
再读再思,深入理解(10分钟)
课堂总结,达标检测(4分钟)
4
教学模式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7
板书设计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5
教学方法
激发情趣 品读感悟
互动点拨 指导运用
读中感悟 思中理解
议中交流 练中运用
激发情趣 引导品读
互动点拨 归纳总结
读中感悟 思中理解
议中交流 悟中体会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6
教学设计
我能读正确
我能说简洁
试验 几乎 阻力 推测 
逆风 沿途 准确无误   
作者 试验 准备工作
易错字词
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读准易错字的读音,夯实基础知识,二是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理清结构。明确的目标有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读写字词,感悟写法
口述目标
二、精读感悟,探究结果
6
教学设计
以“我能探究”为目标
引导学生默读3—5自然段,思考试验的结果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明确试验的结果及得出的结论
设计理念:落实学习默读这一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重点段落、重点词语,学习作者的用词严谨,体现对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详略安排,体现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教最有价值的内容。
三、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6
教学设计
以“体会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为落脚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段落,思考、讨论、交流
学习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习惯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设计理念:阅读课文的重点不是单单为了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是透过语言文字的训练走进作者,去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四、课堂总结,达标检测
6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再次走进文本,梳理文章的叙述线索及结构,学习作者的写法;达标检测中字词句的内容是检测本课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积累语言文字,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做短文,落实教材编写意图中的语文能力的训练。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内容,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达标检测一是检测本课字词,练习写句子。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做短文。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14 蜜蜂
捉蜜蜂
试验 做记号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放蜜蜂 做事严谨 实事求是
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一个好的板书应是课堂教学重点的集中体现。这个板书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揭示课文内容,(作者做试验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另一部分通过试验体现出作者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事严谨、实事求是的人。板书简洁全面,重点突出,
7
板书设计
说课流程
1
教材分析
3
教学目标
5
教学方法
7
板书设计
2
学情分析
4
教学模式
6
教学设计
8
本课得失
感谢聆听 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