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2022五上·德江期中)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是我国古代学者 ,所形成的像是 像。
2.(2022五上·德江期中)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 ;
3.(2022五上·德江期中)17世纪,英国科学家 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4.(2022五上·德江期中)贵州山路弯道特别多,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每小题2分,共10分)
5.(2022五上·德江期中)太阳、月亮都是光源。
6.(2022五上·德江期中)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7.(2022五上·德江期中)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8.(2021五上·双柏期中)保温盒既能保存热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块。 ( )
9.(2022五上·德江期中)铁锅锅柄上用的材料,一般都选用一种热的良导体。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0.(2022五上·德江期中)在上体育课集合时,体育老师让同学向左向右看齐,然后同学们就站成了整齐的一排,这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沿直线传播
11.(2022五上·德江期中)下列都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手电筒
B.发光水母、萤火虫、极光
C.激光、萤火虫、太阳
12.(2022五上·德江期中)小明晚上在家里用的台灯做作业时,突然思考大多数的台灯都装有灯罩,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美观 B.保护灯泡 C.增强反光
13.(2021五上·双柏期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14.(2022五上·德江期中)冬天,空调的吹风口应该对着房间的( )吹。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四、作图题(5分)。
15.(2022五上·德江期中)作出潜望镜的镜面所在位置及光的路线图。
五、综合题(每空2分,共6分)
16.(2022五上·德江期中)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形,回答相关问题。
(1)水壶手柄上也热起来了,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 ;炉火将热传递给水壶,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 。
(2)水壶的手柄通常都用塑胶包,这是因为塑胶是热的 (填写“热的良导体”或者“热的不良导体”)。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7.(2022五上·德江期中)乐乐为了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乐乐完成如下实验。
(1)实验名称: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实验器材:蜡(制作小球)、 、酒精灯、垫子、支架、火柴。
(2)提出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
第一步: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穿上一些小球(蜡制作的)。
第二步:用酒精灯对其2号球加热。
第三步:观察小球先后掉落顺序。
实验现象:( )号小球的最快掉下,( )号小球的最后掉下。( )号和( )号小球同时掉下。
(4)实验结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墨子;实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2.【答案】好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物体的反射效果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3.【答案】牛顿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是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4.【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道路的拐弯处会放置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反射后发散,可以扩大视野,增大观察范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透过红色滤光片,看绿色的衣服,只有红光可以透过,而绿衣服只能反射绿光,所以没有光线进入眼中,看到衣服是黑色的。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该说法是正确的。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的瓶胆般都是用双层玻璃做的,两层之间真空的,两层玻璃之间都镀上了水银层,像镜子一样,能把向外发散的热量挡回去,所以在保温瓶里灌热水,热量一点夜跑不出去。保温瓶不仅仅能够保持热量,对温度低东西也是一样,要是把冰棍放入保温瓶里,外面的热同样也不容易跑到瓶子里,冰棍也不能向外散发凉气,也就不容易化掉了。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材料的导热性,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铁锅锅柄由于需要手持,所以不能用热的良导体。
10.【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11.【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然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质,太阳、发光的水母、萤火虫、极光属于自然光源,所以此题选B。
12.【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台灯等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它们安装的灯罩就像一面凹面镜,能最大限度地把灯泡发出的光线会聚到需要的地方,从而增加亮度。
13.【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14.【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冬季取暖时,空调的室内出风口应朝向下边吹,因为热气向上走,这样热气才能更好地同低处的冷空气热交换,便于均匀地加热屋内的空气。
15.【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
16.【答案】(1)热传导;热对流
(2)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长发生在液体与气体之间,热传导发生在固体之间。水壶手柄上也热起来了,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热传导;炉火将热传递给水壶,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热对流。
(2)人们根据材料的导热性,将材料分为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塑胶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17.【答案】(1)金属条
(2)热在金属条中从高温一端传导向低温一端。
(3)2;6;1;3
(4)热在金属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知识点】热传递;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实验器材:根据题干可知,乐乐研究的是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所以实验器材还需要有金属条;
作出假设:热在金属中是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到温度低的部位;
实验现象:小球掉落的速度是距离加热点的距离来决定的,距离加热点越近,掉落的速度越快。所以2号小球的最快掉下,6号小球的最后掉下。1号和3号小球同时掉下。
实验结论: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2022五上·德江期中)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是我国古代学者 ,所形成的像是 像。
【答案】墨子;实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所成的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2.(2022五上·德江期中)物体的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 ;
【答案】好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物体的反射效果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3.(2022五上·德江期中)17世纪,英国科学家 利用三棱镜将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答案】牛顿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白光)透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而单纯是光经过三棱镜将不再分解。
4.(2022五上·德江期中)贵州山路弯道特别多,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答案】反射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在道路的拐弯处会放置凸面镜,凸面镜能使光线反射后发散,可以扩大视野,增大观察范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每小题2分,共10分)
5.(2022五上·德江期中)太阳、月亮都是光源。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月亮本身不发光,月光是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6.(2022五上·德江期中)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物体所反射的光色决定,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吸收的光色决定。透过红色滤光片,看绿色的衣服,只有红光可以透过,而绿衣服只能反射绿光,所以没有光线进入眼中,看到衣服是黑色的。
7.(2022五上·德江期中)用潜望镜能在水下观察水上物体,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光的反射;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由两面平面镜构成,这两平面镜面相对、平行放置,并且都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该说法是正确的。
8.(2021五上·双柏期中)保温盒既能保存热的食物,又能保存冰块。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保温瓶的瓶胆般都是用双层玻璃做的,两层之间真空的,两层玻璃之间都镀上了水银层,像镜子一样,能把向外发散的热量挡回去,所以在保温瓶里灌热水,热量一点夜跑不出去。保温瓶不仅仅能够保持热量,对温度低东西也是一样,要是把冰棍放入保温瓶里,外面的热同样也不容易跑到瓶子里,冰棍也不能向外散发凉气,也就不容易化掉了。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9.(2022五上·德江期中)铁锅锅柄上用的材料,一般都选用一种热的良导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人们根据材料的导热性,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铁锅锅柄由于需要手持,所以不能用热的良导体。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0.(2022五上·德江期中)在上体育课集合时,体育老师让同学向左向右看齐,然后同学们就站成了整齐的一排,这是利用了( )。
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沿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
【解析】【分析】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说明队就排直了,这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队伍排直的时候,该同学就会挡住前面所有同学射向自己眼中的光。
11.(2022五上·德江期中)下列都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太阳、月亮、开着手电筒
B.发光水母、萤火虫、极光
C.激光、萤火虫、太阳
【答案】B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 自然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质,太阳、发光的水母、萤火虫、极光属于自然光源,所以此题选B。
12.(2022五上·德江期中)小明晚上在家里用的台灯做作业时,突然思考大多数的台灯都装有灯罩,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A.美观 B.保护灯泡 C.增强反光
【答案】C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台灯等发出的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它们安装的灯罩就像一面凹面镜,能最大限度地把灯泡发出的光线会聚到需要的地方,从而增加亮度。
13.(2021五上·双柏期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答案】C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因为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如果两物体没发生热传递,肯定是具有相同的温度。
14.(2022五上·德江期中)冬天,空调的吹风口应该对着房间的( )吹。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答案】C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冬季取暖时,空调的室内出风口应朝向下边吹,因为热气向上走,这样热气才能更好地同低处的冷空气热交换,便于均匀地加热屋内的空气。
四、作图题(5分)。
15.(2022五上·德江期中)作出潜望镜的镜面所在位置及光的路线图。
【答案】
【知识点】制作潜望镜
【解析】【分析】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作。
五、综合题(每空2分,共6分)
16.(2022五上·德江期中)根据图中所示的情形,回答相关问题。
(1)水壶手柄上也热起来了,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 ;炉火将热传递给水壶,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 。
(2)水壶的手柄通常都用塑胶包,这是因为塑胶是热的 (填写“热的良导体”或者“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1)热传导;热对流
(2)热的不良导体
【知识点】热传递;材料的导热性
【解析】【分析】(1)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热对流长发生在液体与气体之间,热传导发生在固体之间。水壶手柄上也热起来了,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热传导;炉火将热传递给水壶,热的传递方式主要属于热对流。
(2)人们根据材料的导热性,将材料分为了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塑胶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17.(2022五上·德江期中)乐乐为了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你帮助乐乐完成如下实验。
(1)实验名称:研究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实验器材:蜡(制作小球)、 、酒精灯、垫子、支架、火柴。
(2)提出问题:热在金属中是怎样传递的?
作出假设: 。
(3)实验设计:
第一步: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的距离穿上一些小球(蜡制作的)。
第二步:用酒精灯对其2号球加热。
第三步:观察小球先后掉落顺序。
实验现象:( )号小球的最快掉下,( )号小球的最后掉下。( )号和( )号小球同时掉下。
(4)实验结论: 。
【答案】(1)金属条
(2)热在金属条中从高温一端传导向低温一端。
(3)2;6;1;3
(4)热在金属中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知识点】热传递;观察、比较
【解析】【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实验器材:根据题干可知,乐乐研究的是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所以实验器材还需要有金属条;
作出假设:热在金属中是从温度高的部位传到温度低的部位;
实验现象:小球掉落的速度是距离加热点的距离来决定的,距离加热点越近,掉落的速度越快。所以2号小球的最快掉下,6号小球的最后掉下。1号和3号小球同时掉下。
实验结论: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