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溶解度(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含义,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2.知道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能利用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一些现象。
3.初步学习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活动】
任务一 固体的溶解度_________
1.在一定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单位是_________。固体溶解度受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还有_________的影响。
2.20℃时,硝酸钾溶解度为31.6g。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
B.20℃时,100g溶液中含31.6g硝酸钾
C.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3.在20℃时,将40g氯化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有4g固体未溶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C.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 D.将该溶液倒出一半,则溶液的浓度减小一半
4.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溶液质量为100克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变式1】某兴趣小组分别用加溶质和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实验过程中,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变大 不变 B.变大 变小 C.不变 变大 D.不变 不变
任务二 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曲线是反映物质的溶解度随_________变化的曲线。下面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帮助小兰完成下列填空:
(1)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
(2)M点表示_________。
(3)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
(4)60℃时,50g水中加入50gB,所得溶液是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_________g。
(5)60℃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少的是_________。
(6)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选填“降温”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7)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①加溶质A ②恒温蒸发溶剂 ③升温 ④降温
6.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通过降温可将X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
B.海水晒盐利用了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特点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
C.从0℃到3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D.温度从10℃到2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在增大,其中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9.如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如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A.Ca(OH)2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
【变式2】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任务三 气体的溶解度
10.能使气体物质溶解度增大的操作是( )
A.增加溶剂 B.振荡溶液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盐水倒出一半后浓度降低
B.果粒橙属于溶液
C.升温会降低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D.蔗糖可以无限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12.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13.夏季暴雨前,常出现“闷热”天气,此时鱼塘中鱼儿往往有“浮头”(浮出水面)现象。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温度有关。以下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气体溶解度不变
B.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时,气体溶解度增大
C.压强不变,温度降低时,气体溶解度减小
D.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时,气体溶解度减小
【变式3】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气体的压强为101kPa时,某气体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体积。为比较温度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査得101kPa时,M、N两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值:SM,20℃=0.023L/L水,SN,40℃=0.023L/L水。则在101kPa30℃时,M、N两种气体溶解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SMSN D.无法比较
【课后作业】
1.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A.2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
B.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得到150g溶液
C.40℃的水中溶解的KNO3一定比20℃的水中溶解的KNO3多
D.40℃时,100g水最多溶解63.9gKNO3
2.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 )
(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滤出晶体,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小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变为不饱和溶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将20克丙物质溶于50克水中得到70克溶液
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如下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
(5)若要从乙中含有少量甲的混合溶液中提纯乙,可用的方法是 。
7.如图1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丙中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乙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3)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_______。
(4)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 ______(填“a”或“b”)相似。
8.氯化钠、碳酸钠、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其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表和图中信息填空。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 36.5 37
碳酸钠 6 16 18 36.5 50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1)曲线M是表中_____的溶解度曲线,该物质在5℃时的溶解度约为___g。
(2)如果将表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全部画出,在0℃~40°C范围内会有_____个两线交点。
(3)10℃时,将15g氯化钠和15g硝酸钾固体同时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静置后,烧杯底部剩余的固体是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学习活动】1.温度 100g 饱和 质量 克 温度 2.D 3.A 4.C 【变式1】D5.温度 (1)110g (2)在t1℃时,A和B溶解度相等 (3)B (4)饱和 80 (5)A (6)降温 (7)①②④ 6.A 7.B 8.D 9.D 【变式2】饱和 50 10.C 11.C 12.A 13.D 【变式3】A
【课后作业】1.D 2.D 3.D 4.C 5.B 6.(1)10 (2)甲>乙 (3)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降温结晶 (5)蒸发结晶 7.(1)饱和 (2)220g (3)109g (4)a 8.(1)碳酸钠 12(合理即可) (2)2 (3)硝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