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基因在染色体上——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基因在染色体上——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2 07: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基因在染色体上——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选择的研究材料分别是( )
A.果蝇和蝗虫 B.蝗虫和果蝇 C.果蝇和果蝇 D.蝗虫和蝗虫
2.萨顿根据蝗虫的减数分裂过程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萨顿和摩尔根的研究方法不同
B.摩尔根的实验结果可用基因分离定律来解释
C.基因和染色体都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
D.摩尔根通过测交实验证明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②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③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科学方法依次为( )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4.下列关于基因及其与染色体关系的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提出“基因”这一概念的是丹麦遗传学家约翰逊
B.萨顿通过研究蝗虫精、卵形成过程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
C.摩尔根通过杂交实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D.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是从头至尾依次进行转录的
5.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产生的F有AAbb、AaBb和aaBB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不考虑交叉互换,其中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应是( )
A. B.
C. D.
6.摩尔根用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且白眼果蝇全部为雄性。若要通过测交实验验证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下列测交组合能验证的是( )
A.F1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B.F1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
C.F1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 D.F1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
【能力提升】
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B.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C.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8.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错误的叙述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D.基因决定果蝇的性状
9.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的基因型分别是(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0.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与5或6为同一条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也应含有基因1~8
C.1与3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与2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
D.1分别与7或8组合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
11.减数分裂Ⅰ时,若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可进入1个或2个子细胞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若无同源染色体则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联会不影响配子的存活、受精和其他染色体行为。基因型为AaBb(A/a、B/b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若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交叉互换,不考虑其他突变,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为( )
A.AB B.AAB C.B D.Abb
12.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已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的染色体会发生如图所示行为,且发生该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将导致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B.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可能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发生该行为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50%
D.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的个体比例为5%,则雄果蝇发生该行为的细胞比例为50%
13.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板上
B.基因cn、cl、v、w在果蝇的每个体细胞中均能表达
C.朱红眼基因cn和白眼基因w不是一对等位基因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可能没有基因v和w
14.下图为某果蝇细胞内四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果蝇的表型为长翅灰身刚毛白眼雄性
B.丙和丁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不能发生联会
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D、d、E、e、A、a、b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D、e、a、b一定不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
15.萨顿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及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萨顿运用________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上述图1所示实验的实验现象是F1(雌蝇、雄蝇)全是红眼,F2红眼和白眼的数量比是3: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
(2)关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有同学提出不同的解释。甲同学的解释是:“控制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且具有隐性纯合的雌性个体胚胎致死”,该解释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雌果蝇有储精囊,交配过一次后会储备大量精子,用于多次受精作用,而雄果蝇交配后便很快就会死去。乙同学认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图2),现要从野生型(红眼)及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选择材料,只做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乙同学观点和摩尔根的假说,请写出实验方案。(要求写出杂交方案,结果预测和结论)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萨顿通过对蝗虫的研究说明了染色体在遗传中的作用并把基因和染色体联系起来,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做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故选B。
2.答案:C
解析:A、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A正确;
B、摩尔根研究的是果蝇白眼与红眼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
C、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长链,但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错误;
D、摩尔根通过将F1的红眼与亲代白眼进行测交,证明了白眼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遗传因子及遗传规律;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综上所,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解析:A、首先提出“基因”这一概念的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A正确;
B、萨顿研究蝗虫精、卵形成过程时发现染色体与基因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后来通过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
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并不是依次进行的,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解析:A、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一般为等位基因,不可能为非等位基因,A错误;
B、如果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应出现3×3=9种基因型,B错误;
C、如果两对基因连锁,并且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应为AABB︰AaBb︰aabb=1︰2︰1,C错误;
D、A和b基因连锁,则AaBb能产生Ab和aB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则后代有AAbb、AaBb和aaBB,3种基因型,比例为1︰2︰1,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A、测交为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F1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不是测交实验,A错误;
B、F1雌果蝇(XBXb)与白眼雄果蝇(XbY)杂交,后代雌雄中表现型比例相同,无法验证在X染色体上,B错误;
C、F1雄果蝇(XBY)与白眼雌果蝇(XbXb)杂交,后代雌性为红眼(XBXb),雄性为白眼(XbY),可以验证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F1雄果蝇(XBY)与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不是测交,D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析: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A错误;
B、基因分离定律的现代解释认为: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正确;
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相同,且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
故选A。
8.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正确;
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是一对等位基因,C错误;
D、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因此基因决定果蝇的性状,D正确。
故选C。
9.答案:B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它的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也为AaBb,此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在减数分裂的后期,每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即含A与a的染色体分开,含B与b的染色体分开,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即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故此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的同时,那么另外3个精子为AB、ab、ab,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A、1与5或6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A正确; B、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其进行减数分裂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基因种类、数目均相同,故均含有基因1~8, B正确; C、若不考虑交叉互换,1与3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与2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若考虑交叉互换,则1与2可能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1与3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随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而分离,C错误; D、与1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5可以与7或者8发生交叉互换,所以1和7、1和8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D正确。
故选:C。
11.答案:ABC
解析:A、基因型为AaBb(A/a、B/b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在正常分裂的情况下,能产生AB、ab、Ab、aB四种配子,A正确; BC、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交叉互换,则异常联会的同源染色体(AAaa)未分离,则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AAaaBB和bb或AAaabb和BB。减数分裂Ⅱ时,若有同源染色体则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则AAaaBB和bb会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B、aaB、b;AAaabb和BB会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Ab、aab、B,BC正确; D、由题意可知: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异常联会且交叉互换,B、b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且交叉互换,故不会产生Abb的基因型, D错误。
故选:ABC。
12.答案:D
解析:A、该图所示为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该行为的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而导致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A正确;
B、图示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的情况,则可能产生四种配子(基因型为BV、Bv、bV、bv),表现为两多两少,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说明并没有产生bv的雄配子,即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可能没发生该行为,B正确;
C、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说明雌雄果蝇中均为出现上述的情况,则雌雄个体均产生两种比例均等的配子。即Bv∶bV=1∶1,则后代中的基因型有1/4BBvv、1/2BbVv、1/4bbVV,表现型为B_V_的比例为50%,C正确;
D、若雄果蝇发生该行为的细胞比例为50%,则产生BV雄配子的比例为50%÷4=12.5%,在20%卵原细胞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产生BV雌配子的比例为20%÷4=5%,则BBVV的个体比例是5/100×12.5/100=1/160,D错误。
故选D。
13.答案:CD
解析: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A错误;
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cn、cl、v、w不会在果蝇的每个体细胞中都表达,B错误;
C、因为朱红眼基因cn、白眼基因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可能不含图中基因v和w所在的X染色体,即可能没有基因v和w,D正确。
故选CD。
14.答案:BD
解析:由图可知,甲与乙染色体、丙与丁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且丁染色体为Y染色体,该果蝇的基因型为DdEabYA,表现型为长翅灰身刚毛白眼雄性,A正确;丙染色体为X染色体,丁染色体为Y染色体,两者为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发生部分联会,B错误;在有丝分裂后期,复制成两份的基因随着丝点分裂,被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C正确;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甲与乙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则可能出现甲染色体的某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有基因D与基因e,另一条姐妹染色单体上仍是基因D和基因E,若甲与丙染色体进入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D、e、a、b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错误。
15.答案:(1)类比推理;支持
(2)不合理;摩尔根实验结果F2:雌蝇:雄蝇=1:1,而按照甲同学的解释F2:雌蝇:雄蝇不为1:1(或雌蝇:雄蝇=3:4)
(3)将多对野生型雄果蝇与F2代的所有雌果蝇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子代出现白眼雄果蝇,则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若子代全为红眼果蝇则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