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前导学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1-12 07: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课前导学
【新知导学】
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间接控制:基因 代谢过程生物性状。
2.直接控制:基因 生物性状。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1.生物体多种性状的形成,都是以 为基础的。
2.基因类型
(1)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的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 、 。
(2)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如 、 。
3.细胞分化的本质: 。
4.细胞分化的结果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来自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 和 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原因:与基因表达的 有关。
表观遗传
1.表观遗传
(1)生物体基因的 保持不变,但 和 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
(2)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 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3)表观遗传的类型有 ; 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4)实例:蜂王和工蜂。
2.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 的关系,一个性状可以受 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 。
(2)生物体的性状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 对性状也有着重要影响。
【问题思考】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用射线照射野生型大肠杆菌得到一突变株,该突变株在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时必须添加氨基酸甲后才能生长,该现象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答案
突变株不能合成氨基酸甲,而氨基酸甲不能直接受基因的控制,基因是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来控制氨基酸甲的合成的,所以说明了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
【成果检测】
1.基因控制性状的实质是( )
A.DNA的自我复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直接控制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性状
D.B和C都对
2.基因控制性状表现的主要途径是( )
A.RNA→蛋白质(性状)
B.RNA→DNA→蛋白质(性状)
C.DNA→蛋白质(性状)
D.DNA→RNA→蛋白质(性状)
3.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型发生变化 B.基因表达发生变化
C.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D.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变化
4.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
形成
C.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D.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本质是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转录形成mRNA然后翻译成蛋白质,故D正确,其余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答案:D
解析:A、表观遗传的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A正确;
BC、表观遗传的基因的表达会发生可遗传的改变,能遗传给下一代,BC正确;
D、表观遗传中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发生DNA的甲基化等,导致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A正确;B错误; 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C正确; D、生物体的性状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