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结合学习提示说出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涵义。
教学重难点:
1.说出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结合单元要素,渗透人文主题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珍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现在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2.梁衡是谁?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他是一名记者,本文就是他笔下采访的一篇故事。
3.晋西北是什么地方呢?它处于我国山西省西北部,和内蒙古、陕西风沙区相邻,这里自然条件恶劣,沙漠化严重,属于沙尘暴的高发区,在这样的条件下生活,你想到了——条件艰苦。
二、初读课文,完成老人形象卡片,概括文章大意。
1.那在这艰苦的条件下本文的主人公经历了一件怎样的事儿?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老人信息卡片,试着归纳大意。
2.本文主要讲述了晋西北一位山野老人为了守护一方水土,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的事迹。(评价:你用了六要素的方法概括,很棒,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人物+事件+关键词的方法进行概括/你的方法很好,其他人要多向他学习哦!)
三、齐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1.请大家齐读阅读提示,学习本篇课文,我们需要完成哪些目标呢?
2.完成这些目标,老师有三条“锦囊妙计”,一是之前学习过的,根据阅读目的找内容;二是找到后可以用我们的笔做好批注;三是抓住关键句子、词语进行品析,现在请大家带着老师的“锦囊妙计”一起走进课文吧!看看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3.学生举手发言,ppt退出,根据学生生成回答出示相关内容。
①“十五年啊******三千七百亩林网”。是啊!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对于这个奇迹,你的感受是?其实这里还有一些很关键的词语,它们是?通过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老人创造奇迹的时间长,数量多,做出的贡献之大。三千七百亩是什么呢概念呢 相当于我们的800个操场!真让人佩服!
过渡:在这十五年里,他只创造了这一个奇迹吗?/他创造的奇迹是怎样的?
②“杨树、柳树******都是好土啊”你的感受是?你看看,树的下半截都被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它却依旧挺拔,这不得不让我想到老人在这艰苦的条件下默默的坚守和奉献。
过渡:那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呢?
四、品味条件之苦
1.“是西伯利亚******城头”(看学生回答)这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呢?你如何看待这里的环境?让我们来直观地感受一下吧!播放视频(沙尘暴)面对这样的环境,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如果是我们在哪儿呢?
2.你看看,当地的县志还记载了“风大作时******倒行”牛、马都倒行了,人呢?这样的环境不得不说是真的险恶啊!
3.那大家知道,这里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吗?练习《桥》环境描写是为了突出环境的恶劣、老人植树造林难度之大!
过渡: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都很艰难,大家看看,除了险恶的大环境,还有?
4.“******”大家看看,老人的生活是多么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当时跟他一起来到这里的有(7)人,现在呢?(5人离世),甚至于他风雨同舟一生的老伴也——默默离世。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名怎样的老人?
过渡:学习到这里,你觉得本文最打动你的是?老师觉得是老汉的背影,道别时,老人慢慢迈进了他的小院,也许他这一进去,再也出不来,会像他的老伴一样,默默******但我在想,虽然他的人不在了,但他却留下了******
五、对比阅读,理解“青山不老”
1.这片山林以前是?现在是?请男生读2段山沟之前的环境,女生读山沟现在的环境。
(对比阅读)2.所以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本文以“青山不老”为题?
不老的是他种的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他留给后世的财富;不老的是他的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世长存
3.出示采访资料,老人最后拍了一张照片,大家想想,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表情下被定格的呢?请用语言描绘一下你认为的照片;
4所以你看看,青山是不是生来就有的?那面对我们身边的“青山”,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做到了,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请大家设计宣传语,一起来守护我们的“青山”!
六、板书设计
20*青山不老
奇 大环境 险恶 精神
迹 小环境 艰苦 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