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zhà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事毕,出游于观guān (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
“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其治理的效果就是达到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用“大道”来治理天下,就能实现“大同”的社会理想。
“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wéi) (jǔ) (mù)
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 公,选贤 与 能讲信修 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 zhǎng)(guān) ( fèn)
幼有所 长 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 分女有归
(wù) ( j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wèi)
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朗读
1.语速:
2.语调:
3.节奏:
舒缓 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坚定沉稳 充满无尽向往之情
a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 以 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b“天下”三句用分列语气读
c“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d“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e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大道之行也,天下 为 公,
选贤 与 能,讲信修 睦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
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 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举有贤德的、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通“举”,选举
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主谓之间,取独,不译
是
公共
施行
品德高尚
才干出众
诚信
培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大道:
2.之:
3.为:
4.与:
5.修:
解释下列词语:
检测
1.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2.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为:是,表判断。
4.与:同“举”,推举。
5.修:培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因此
动词,以……为亲
动词,以……为子
顺利长大
女子出嫁
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不是一定要据为己有;
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职分、职守
写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父母
子女
终老的保障
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得到供养
财物
厌恶
同“鳏”,老而无妻的人
老而无夫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1.不独亲其亲:
2.不独子其子:
3.终:
4.矜、寡、孤、独、废疾者:
5.分:
6.归:
解释下列词语:
检测
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终老的保障
同“鳏”,老而无妻,老而无夫,幼儿无父,老而无子,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
职分,职守
女子出嫁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
用门闩插上
图谋之心
兴起
这叫作
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闭塞
作乱
害人
兴起
从外面把门关上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故:
作:
外户:
闭:
谓:
大同:
检测
因此
兴起
门从外面带上
而不从里面用门闩插上
叫做
理想社会
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行
为 选 与 讲 修
公 贤 能 信 睦
大道
故 使 恶
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 长 ,
矜、 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 分,女有归。
货 力
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
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
人人受到
社会关爱
人人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构建
大同
谋闭不兴
盗贼不作
外户不闭
总提纲领
基本特征
总括景象
世 外 桃 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
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黄发(老人)垂髫(小孩),并怡然自乐。
余人(其余的人家)各复延(邀请)至其家,皆出酒食。
世外桃源应该是根据“大同”社会体制构想出来的。
如何评价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
(3)能否实现?
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例如
陶渊明:世外桃源
孔子:大同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孙中山
康有为:小康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凡大同之世,全地大同,无国土之分,无种族之异,无兵争之事……铁道横织于地面,汽球飞舞于天空, ……无乡邑(yì)之殊,无 僻闹之异,所谓大同,所谓太平 也。”
康有为《大同书》 :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孙中山
康有为:小康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
“国家为人民共有,政治为人民共管,利益为人民共享。”
孙中山向往的理想社会:
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田同耕,有钱同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
——洪秀全
民族、民生、民权
天下为公 ----孙中山
康有为:小康
马克思
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提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的理想的社会形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
今天的社会是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吗?
温家宝总理提出: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论述题:
你觉得你离“大同”社会远吗?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例子说一说。
1.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下为公/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大道之行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外户而不闭
D.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课内文言文阅读
B
B(A.是;B.实行/同行;C.所以;D.这)
二、内容理解
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
(1)“______”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社会的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大道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2)选举社会管理者的标准是“____”和“____”,即要求“ ”。
(用成语填空)
(3)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_____”和“__________”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课内文言文阅读
贤
能
德才兼备
谋
盗窃乱贼
外户而不闭
(4)本文从哪几方面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课内文言文阅读
从三个方面阐明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5)依据“故外户而不闭”这句话,你知道可提取一个怎样的成语吗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内文言文阅读
夜不闭户。理解略。
(6)孔子宣扬的“大同”社会能成为现实吗 你是怎样看待的
课内文言文阅读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是与否都可。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的目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课外文言文阅读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课外文言文阅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各亲其亲/故人不独亲其亲
B.各子其子/子之不知鱼之乐
C.城郭沟池以为固/子固非鱼也
D.故谋用是作/盗窃乱贼而不作
课外文言文阅读
D
D(A.以……为亲/父母;B.子女/你;
C.坚固/本来;D.兴起)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如 有 不 由 此 者 在 执 者 去 众 以 为 殃 是 谓 小 康
课外文言文阅读
/
/
/
3.短文中,作者认为小康社会的特征有哪些?
课外文言文阅读
(1)人们只赡养自己的父母,只抚养自己的孩子;
(2)天子诸侯世代相传,通过一定法度来维护国家的安定和协调社会成员间的关系;
(3)用法令制度来考察官员和百姓,违法乱纪者要受到惩罚。?
课外文言文阅读
【参考译文】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
课外文言文阅读
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是祸患,这叫做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