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五区县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2-24 10:5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地球的不同位置上,如图所
示,读图完成1~3题。
1.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四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3.若图中日期为6月22日,乙地正值中午,从乙地上空看到的光照情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应是 ( )
2013年ll月20日开始,日本西之岛东南的海底火山发生强烈喷发,形成一座“新岛屿”。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这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左图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5.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中序号与这片“新岛屿”的形成过程对应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校地理学习小组在一次活动中发现:某地区某日最
高气温并没有出现在午后2:00(地方时),而是出现在12:00
(地方时)前后。他们猜想:该现象的出现与大气的热力作
用有关。请结合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表示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箭头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箭头①②③④中,可能导致该地最高气温时间提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太平洋西部沿32N地形剖面图,完成8~9题。
8.图中位于板块交界线附近的是 ( )
A.a
B.b
C.c
D.d
9.d处洋流流向 ( )
A.东 B.西 C.南 D.北
号称2013年全球最强台风的“海燕”11月8日在菲律宾登陆,11月11日到达我国广西,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图中,表示“海燕”水平气流运动形式的是 ( )
1 1.影响“海燕”移动路径的因素主要有 ( )
①洋流 ②大气环流 ③地转偏向力 ④日月引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 2.当“海燕”到达图示位置时,雷州半岛的风向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阅读下列诗词,回答13~14题。
①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③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3.能够体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影响的诗句是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 4.与诗句③中“夜雨”的形成相关的是 (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山谷风
2 0 1 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时,强调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在“堙没”多年之后,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阅.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15~16题。
1 5.“丝绸之路”沿线四幅农田景观,在出发地拍摄的是 ( )
1 6.导致该线路上农田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下图中为某河流、湖泊的发展过程四个阶段,读图完成17~19题。
1 7.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 )
A.洞庭湖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云贵高原
1 8.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 )
A.a B.b C.c D.d
1 9.在b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出现城市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家电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若干零部件商来图中城市落户,形成了一个家电工业区。下图为此城市功能分区现状图a读图完成20~21题。
20.该工业区最可能是图中 ( )
A.甲工业区
B.乙工业区
C.丙工业区
D.丁工业区
2 1.家电工业区的发展属于 ( )
A.工业扩散
B.工业集聚
C.工业转移
D.工业结构调整
创意产业也叫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等等。读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图,完成22~24题。
22.影响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劳动力数量 B.交通通达度
C.人才和技术 D.环境质量
23.创意产业的兴起,促进了上海的 ( )
A.城市空间结构改变
B.基础设施改善
C.人口年龄结构优化
D.产业结构调整
24.老工厂废弃的大型厂房或仓库成为创意产业
发展初期的首选场地,其主要原因是 ( )
A.租金低廉
B.接近高校
C.交通便利
D. 环境优美
下图是某国1940-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读图回答25~27题。
25.图示时间段内,该国人口最少的年份是 ( )
A.1940年 B.1985年 C.2000年 D.2012年
2 6.缓解该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
①鼓励生育 ②推迟退休 ③提倡早婚 ④吸引移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7.该国最可能位于 ( )
A.非洲 B.北美 C.欧洲 D.南美
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为“一城双核、一轴两带多组团”,读鄂尔多斯市城市总体规划图(2011-2030),完成28--30题。
28.产业集聚带布局在东部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
B.风向
C.水源
D.市场
29.鄂尔多斯市规划,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85%,其
措施主要是 ( )
A.尽快放开城市生育政策,促进城市人口增长
B.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C.提高煤炭开采技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D.改善交通条件,减小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阻力
30.该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结构 ( )
A.有利于扩大城市规模 B.利于资源的深入开发
C.利于减轻城市环境问题 D.不利于区域经济协作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题,40分
3 1.(8分)阅读亚洲某区域等压线图(锋面系统中暖气团的水汽含量丰富),回答问题。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上海的水平气压梯度力(F1)和风(F2)的方向。(2分)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__;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2分)
(3)描述未来几天东京的天气变化过程。(4分)
32.(7分)读世界局部区域及A、B两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同在32附近沿海,气候迥异,试说出两地的气候类型。(2分)
(2)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航行,从洋流、风向和航程三方面简述其理由。(3分)
(3)C、D两渔场形成都与洋流有关,其中受寒暖流交汇影响形成的是_________,受上升流影响形成的是_________。(2分)
33.(1 3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甲、乙、丙、丁、戊中哪些河段可能会有凌汛现象,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2)评价松嫩平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3)若图中湿地全部开垦成耕地,可能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
34.(1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届黄河金三角投资贸易洽谈会2013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渭南市举办,旨在加强区域合作,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与装备制造基地、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合作发展先行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材料二 黄河金三角(图中黑色部分)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分析该示范区承接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
(2)随着产业转移,分析“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状况会有什么变化?(4分)
(3)工业化可能给“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4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