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多角度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乐府诗的特点。
课前学习:
1.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把握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自由朗读全文。
2.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花木兰的故事。
课堂学习:
第一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曾经出现过为数不少的女英雄形象,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光彩。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可能涉及:穆桂英、顾大嫂、扈三娘、孙二娘、花木兰等等。
2.简介乐府和《木兰诗》背景
3观看豫剧《花木兰》片段,并了解北朝民歌的特点。
第二块:整体感知诗歌
1. 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全文,读准字音。
2. 在预习的基础上自读,划出不会读的字。
3.同桌互读,订正字音
4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师生共同评议指正。
5.组织学生全班齐读,巩固字音和停顿。
第三块:精读全诗
1.组织学生协作学习:参看页下注释及工具书,试译课文,如有困难,提出后由其他小组的同学或教师帮助释疑。协作翻译全诗,小组内答疑解难,指定一人记录小组内仍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准备质疑。
2.指定学生翻译,其他学生纠正、完善。(教师适当点拨)交流、完善
3.组织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大声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第四块:研习讨论
1.设疑:熟读全诗后,能谈谈你收获最大的一点是什么吗?
预设讨论的主要内容:
1 叙述木兰从军的哪些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 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3 木兰的形象特点。
4 乐府诗的特点。(教师适时点拨)大胆谈出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
点拨:
关于木兰的形象(可参照下面内容)
①木兰是一个勤劳的热爱和平的劳动妇女。
②木兰是一个聪明又孝顺的女儿。
③木兰是一个坚毅果断、报效国家而不贪功名的巾帼英雄。结合课文中描写木兰的语句谈人物形象。
2.关于乐府诗(重点分析修辞方法的使用,突出诗歌的韵律美)如:排比、对偶、夸张、比喻等。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3.小结: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既使得诗歌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体现出浓郁的民歌特色,又丰富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动人,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附板书设计
母问女答 表明缘由 毅然代父从军
排比铺陈 匆忙购置 急切准备出征
反复烘托 思亲情切 奔驰遥远征途
夸张对偶 烘托互渗 长期激战凯旋
夸张衬托 功成身退 不慕荣华富贵
排比铺陈 亲欢伴惊 喜剧高潮结束
双兔为喻 风趣亲切 赞美谨慎机警
课后学习:
1请以本诗为素材,以《木兰诗》为题编一则故事,将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看谁讲得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