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B C D A C B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B D C A B C
二、非选择题
17.(1)利用稻田浅水环境养螺,提高空间和水资源的利用率;(2分)稻田下形成荫蔽的环境,减弱光照降低水温,利于田螺的生长;(2分)稻田里的杂草和生物为田螺提供了食物;(2分)(任两点得4分)
田螺粪便为稻田提供优质肥料;(2分)田螺在泥土中活动还起到疏松土壤透气的作用。(2分)(任一点得2分)
(2)①以袋装螺蛳粉生产为龙头,对螺蛳粉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同时发展配料加工、包装生产等相关工业,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2分)
②第二产业带动配套服务业、物流储运、电子商务等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或深入挖掘螺蛳粉的文化内涵,带动以品牌餐饮、观光休闲、旅游购物等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2分)
③以第二产业推动稻、螺、竹笋等螺蛳粉原材料种养业的发展,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2分)
18.(1)丙河道上游在山区流淌,落差大流速快,强烈的下切侵蚀使河道不断加深;(2分)溯源侵蚀使河道不断向源头方向增长;(2分)最终丙河上游切穿山地,连接乙河,将乙河上游的水袭夺至丙河。(2分)
(2)
(3)深邃的峡谷(2分)
成因:第三阶段乙河中部地块间歇性地抬升,(2分)同时由于河道落差不断增大,乙河流速加快,且接纳甲河来水水量增大,下切强烈,(2分)最终形成深邃的峡谷地貌。
19.(1)西部地区地势大多低于海平面以下,(2分)且多河流入海口,三角洲低洼且河汊众多,(2分)加之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沛,(2分)极易发生海水倒灌或洪涝灾害。
(2)围堵带来的问题:堤坝建设和维护成本过高;(1分)一味堵截使河海洪涝隐患增大;(1分)防洪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且易产生地面塌陷。(1分)(任两点得2分)
水广场变堵为疏,因势利导,利用各系统(收集、导流、净化、滞留)进行雨季蓄水分洪,(2分)雨停再通过下渗和蒸发让水资源自然循环。(2分)
(3)高密度城区土地资源短缺,水广场兼具蓄洪和公共活动双重功能,提高了土地利用率;(2分)高密度城区排水、净化系统负担重,水广场同时满足蓄水净化的双重功能,减轻系统负担;(2分)高密度城区,城市景观单一,水广场营造了多样化城市新景观,同时增强人们对水安全认识。(2分)(任两点得4分)
20. (1)背山面河地形封闭,易守难攻,利于军事防御;(1分)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河谷地带相对较温暖;(1分)盆地有象泉河流经,水源较充足,利于生活;(1分)且有开阔的河谷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利于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1分)
(2)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开凿洞窟;(1分)土层直立性好,开凿洞窟不易崩塌;(1分)木材等建筑材料匮乏,开凿洞窟就地取材;(1分)海拔高,光照强烈气温低,洞窟可防寒保暖,避免暴晒;(1分)气候干旱,洞窟易于保存,可长期居住。(1分)(任四点得4分)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 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
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些年我国天然气进口稳步增长,2021年来自澳大利亚、土库曼斯坦、俄罗斯、 卡塔尔、美国及马来西亚六国的进口量合计1290亿立方米,占总进口量的77%,其中 澳大利亚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也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来源国。图1示意液化天然
气产业链,据此完成1~3题。
(
下游
燃气发电
城镇用气
工业用气
化工用气
交通用气
存储
装船
运输
存储
气化
开采
汲化
中游
上游
)
图 1
1. 相较于传统的管道进出口,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优势是
A. 突破了地域限制 B. 运输成本更低
C. 运输更稳定安全 D. 天然气价格更低
2. 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国主要因为其
①天然气储量大 ②液化技术好 ③关税低廉 ④位置靠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目前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重点建设方向是
A. 勘探开采 B. 液化运输
C. 存储与再气化 D. 终端输送
高三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图2示意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车尔臣河在1957-1997、1998-2019两个时段各月
年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
图 2
4、相较于1957-1997,1998-2019的变化是
A. 各年径流量均有所增大
B. 径流量1-4月减少,5-9月增大
C. 1-2月比4-5月径流量增加更多
D. 9月比7月径流量增幅更大
5. 图示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全球变暖 B. 气候冷湿化
C. 厄尔尼诺 D. 拉尼娜
图3为中国天气网根据多年气候数据绘制的“中国某节气季节分布图”。据此完成
6~7题。
图 3
6. 该节气为
A. 立春 B.立秋
C. 秋分 D.立冬
7. 此节气华北农民会在抢收抢种之间对土地进行翻耕,其目的是 A. 表土浅耕改良性状 B.疏松土壤蓄水保墒 C. 深层上翻避免冻害 D.深耕深翻避免侵蚀
高三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2022年5月15日,香港东铁线“过海段”正式开通,成为香港第四条跨越维多利
亚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过海铁路。图4示意香港铁路线分布,据此完成8~
9题。
图4
8. 跨海铁路海底隧道采用沉管(预制好隧道管再沉放到规划位置)方式建造的主要目
的是
A. 减少航道占用 B. 降低建造成本
C. 避开恶劣天气 D. 降低施工难度
9. 下列开通意义中对构建“铁路上的大湾区”起到作用的是
A. 新界东北部乘客可直达香港岛 B. 与原有四线交叉活跃路网
C. 促进港深两地进一步融合发展 D. 缓解香港的交通运输压力
2022年11月8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幸看到了年度第二次月全食。当晚国家天文 台承德兴隆(40.4°N,117.5°E)观测站举行了观测直播。图5示意本次月全食过程。 据此完成10~11题。
东
图5
10. 每一次月全食都从月面东侧开始,原因在于
A. 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 月球的自转 D. 月球的公转
11. 兴隆直播“食既”时,西藏阿里(32.5°N,80.1°E)天文台尚未日落。下列阿里因
素中与此关联较小的是
A. 海拔 B. 天气 C. 纬度 D. 经度
热带云雾林是指热带地区经常被云雾覆盖的森林,它分布于一个狭窄的海拔范围, 形成必须具备持续充沛的水汽和足够低的凝结温度,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与其他热带 森林相比,热带云雾林树木多数矮小弯曲,叶小冠密,草本、灌木、乔本和附生植物多 样性高,是多种生物的避难所。据此完成12~14题。
12. 下列地区可能分布有热带云雾林的是
A. 恒河平原 B. 亚马孙平原 C. 阿拉伯半岛 D. 中美地峡
高三地理试题第3页(共6页)
13. 热带云雾林树木多矮小弯山,原因是生长地
A. 风力较小 B. 昼夜温差大
C. 土层较薄 D. 蒸发强烈
14. 全球气候变暖下热带云雾林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分布下限升高,面积缩小 B. 分布下限升高,整体上移
C. 整体向较高纬度地区移动 D. 整体向较低纬度地区移动
在河漫滩发育演变过程中,新的裸露、湿润土地的形成,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条 件。河浸滩上不同树龄树木的分布隐含着河道演变的许多信息。1968年,科研人员调 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岭等值线分布图(图6)。
据此完成15~16题。
图6
15. 结合材料可以得出
A. 图中有3个废弃的曲流 B. 冲积平原边界受河岸两侧地形的控制
C. 上游裁弯取直发生在50年前 D. 下游裁弯取直是人工所为
16. 以下关于树龄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树龄递变反映出曲流不断向上游迁移
B. 等树龄线疏密反映出上游河道迁移更慢
C. 甲处树龄较乙处长是河床地势更高所致
D. M处树龄较长反映出未遭遇过河道变迁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广西柳州螺蛳粉是用当地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腐竹等多种 配料,配以浓郁香醇的螺蛳汤调合而成,形成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自 2014年第一份袋装螺蛳粉问世,柳州市先后实施了34条政策措施打造螺蛳粉产业,系 统完善了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全产业链销售年收入突破 500亿元,带动了20多万农民增收和30多万劳动力就业。柳州螺蛳粉正在从“路边
摊”向“大产业”不断迈进。
材料二 螺蛳属田螺科,食性杂、生长快、喜荫怕光,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 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水温40℃以上死亡。广西 柳州特色螺蛳粉小镇建有千亩稻螺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利用稻田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
套养田螺,取得了很大的综合效益。
高三地理试题第4页(共6页)
图7
(1)说明稻螺套养方式的优点。(6分)
(2)推测“柳州螺蛳粉”是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 (6分)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图8示意我国某山地区域水系分布状况,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伴随地质条件的改 变水系也发生了变化。从第一到第二阶段,区域南部出现东西向高大山地构造的迅速隆
升,从第二到第三阶段,乙河段中部出现地块间歇性地抬升。
图 8
(1)已知乙河上游地势较丙河上游更高,试分析在漫长地质年代中丙河上游河道的
演变过程。(6分)
(2)第二阶段后期区域水系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将水系的变迁及河流最终
的流向(在短线处填箭头表示流向)绘制在下图中。(4分)
(3)判断第三阶段后期乙河段中部呈现出的地貌形态并分析其成因。(6分)
高三地理试题第5页(共6页)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荷兰是一个多发水患的国家(图9示恶荷兰地势)。几个世纪以来,荷兰 人在治水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他们填海造陆、用风车从低地抽水,川系列的防 潮闸门、海堤、拦河坝等为西部低地做彻底的保护。但大量的围堵使洪水得到控制的同 时,也带来了一 系列问题。据数据分析,伴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当海平面再上升 50厘米,再坚固的大坝都将失去作用。
材料二 近年荷兰水管理方向发生了改变,诞生了“河流空间”项日,防洪区的诈 多土地被释放,回归成河岸自然生态系统。工程师设计了很多特殊的景观,“水广场” (图10)最具代表性。它由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表和地下雨水滞留池、雨水净化设施 和地面导流梁等多项设施组成。在一次降雨事件中,水广场的淹没区城会随时间发生变 化;水池间的不锈钢浅槽会对广场地面和周囤建筑的雨水进行转输,全过程可见、可 听、可感。降雨结束后,积存的雨水逐渐排出,重新成为兼具运动娱乐、休闲和景观功
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
图
9
)图 1 0
(1)分析荷兰西部地区多发水患的原因 (6分)
(2)列举“围堵”带来的问题并分析水广场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6分)
(3)分析荷兰选择在高密度城区建设水广场的原因 (4分)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札达盆地是整体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一个狭长盆地,夹在喜马拉雅山脉和 和冈底斯山脉之间。盆地较为封闭,平均海拔为3600~4500米,有厚度超过500米的 河湖相沉积地层,上覆土层质地较为疏松且直立性良好。象泉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该盆 地,最终流入印度河。(图11示意札达盆地位置)
材料二历史上著名的古格王国曾在札达盆地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这里古堡众 多,依山而建。其中古格王城遗址(图12)位于象泉河哔的一座土山上,从山麓到山顶 高300余米,洞窟式的寺庙、宫殿和民居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
河流 山脉
o 古格王 城遗址
图 1 1
图 1 2
(1)分析古格王国选择在札达盆地建城的原因。(4分)
(2)分析当时的居民开凿洞窟居住的原因。(4分)
高三地理试题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