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一 :交通运输——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
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22浙江卷)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2.(2022浙江卷)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中欧港口的节点度(以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指标衡量)及联系强度(反映港口间货物流量),确定各年份分级标准,绘制中欧航运网络核心组织结构图(下图)。在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长的背景下,中国港口的相对地位明显提高,枢纽节点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方港口为枢纽的网络组织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21河北卷)1995~2015年中欧航运网络系统中( )
A.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减少 B.欧洲枢纽节点间联系强度减弱
C.中国枢纽节点网络辐射力增强 D.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持续增长
4.(2021河北卷)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二级枢纽节点的组合是( )
A.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 B.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
C.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 D.香港港—广州港、厦门港
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区,T线连接城市边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1~3题。
项目 距离(米) S线 T线
开通前6年的平均价格(元/m2) 开通后6年的平均价格(元/m2) 增幅(%) 开通前6年的平均价格(元/m2) 开通后6年的平均价格(元/m2) 增幅(%)
0.2 8116.0 13160.0 62.15 2868.3 9085.4 216.75
0.2~0.3 8125.0 28900.0 255.69 2893.3 10325.0 256.86
0.3~0.5 9173.3 25493.7 177.91 3827.3 10289.0 168.83
0.5~0.75 9356.0 23383.3 149.93 3160.0 10162.5 221.60
0.75~1 7854.3 18760.6 138.86 3810.0 9548.6 150.62
1~1.5 7188.7 17066.7 137.41 3768.7 10000.0 165.35
1.5~2 6413.0 12941.6 101.80 3418.0 9251.6 170.68
2~2.5 6373.1 10008.3 57.04 3281.4 9682.3 195.07
2.5~3 6518.1 12115.0 85.87 3957.1 9389.0 137.27
5.(2021湖南卷)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6.(2021湖南卷)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7.(2021湖南卷)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属于大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下图)的兴建为旅客进出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2020全国新高考II卷)稻城人口稀少,在此兴建机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质和地貌 B.人口和经济 C.气象和水文 D.资源和文化
9.(2020全国新高考II卷)符合川西地区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描述是( )
①阳光明媚,酥油哈达迎客
②四季如春,寺庙钟声回落
③山高谷深,青稞美酒飘香
④山川形胜,马头零声悠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2020浙江卷)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11.(2020浙江卷)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下图为“我国丝路班列出境与海上丝路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2.(2019江苏卷)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丝路班列( )
A.运输时效高 B.单次运量大 C.单位运价低 D.绕行路程远
13.(2019江苏卷)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
A.完善交通网络 B.做强能源产业 C.改善环境质量 D.增加就业岗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运行五年后核心区人口规模远大于运行初期人口规模,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A项错误;运行五年后边缘区沿线人口分布差异小于运行初期,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目前边缘区以居住用地、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随着市郊线的建成,市郊线沿线地区交通通达度提高,边缘区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C项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减小,D项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的影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市郊线运行五年后,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就业的空间集中现象减弱,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行政服务功能的相关信息,B项错误;边缘区市郊线沿线地区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减小,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减弱,C项错误;边缘区人口规模的空间差异减小,导致居住地空间分布更加分散,D项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中国枢纽节点的支线节点数量不断增加,说明中国枢纽节点的网络辐射能力增强,C项正确;中欧海运贸易量总体增加,欧洲枢纽节点货物吞吐量应该增加,A项错误;欧洲枢纽节点周边的支线节点数量减少,但枢纽节点间的联系强度并未持续减弱,B项错误;中国枢纽节点的数量相对稳定,D项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域联系和交通布局的影响。读图可知,2015年中国一端的一级枢纽节点位于两个二级枢纽节点中间,两个二级枢纽节点分别分布于一级枢纽节点的南北两侧,且一级枢纽节点的港口吞吐量和航线数量等大于二级枢纽节点,结合选项中各港口的规模以及空间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上海港的港口吞吐量大,航线数量多,为一节枢纽节点,天津港、宁波港为二级枢纽节点,且分别分布于上海港的北侧和南侧,B项正确;宁波港、深圳港均位于上海港的南侧,A项错误;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彼此空间距离近,难以形成图示等级有序的节点空间联系和分布,C、D两项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距离地铁线较近,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影响人们的生活舒适感,因此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D正确。地铁站附近,有可能人员流动性大,有可能治安环境较差,但不是地铁线附近,因此这不是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A错误。地铁运营期问,可以大批量的输送人群,缓解道路交通拥堵,B错误。地铁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小,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S线开通后,除去0.2千米范围内外,随距地铁线变远,住宅价格逐渐降低,直到2.5千米,2.5千米外价格又升高,说明受地铁影响小,可见S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不超过2.5千米。同理,T线除去0.2千米范围内,随距地铁线变远,住宅价格逐渐降低,直到1千米,可见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不超过1千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加上两线附近整体上住宅价格高低差异可知,可知S线附近的配套设施更完善,①不符合题意;T线附近的环境质量有可能更好,但环境质量可以影响住宅价格高低,对住宅价格增幅影响不大,②不符合题意;T线附近原有公共交通密度较小,T线建成后,沿线交通便捷度明显增加,因为其它交通线少,T线的带动效益非常突出,因此受其影响住宅价格增加幅度,③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T线附近原有住宅价格明显低于S线,房价基数低,在平均价格增长量相似的情况下,房价基数低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明显会高,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8.答案:D
解析:稻城是香格里拉旅游的核心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藏文化是形成良好的吸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机场,提高通行效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故选D。
9.答案:A
解析:川西多为高原高山及峡谷地形(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主要的民族的藏族,酥油荼、青稞酒、哈达为藏族特色。四季如春是昆明地区;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故选A。
10.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郊铁路的特点。市郊铁路的本质是铁路,因此与地铁相比,其主要修建在地上,故选择A选项;由于其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客流量少于市内地铁,故排除B选项;市郊铁路发车频次较低、站点间的距离较大,故排除C、D选项。故选A。
11.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市郊铁路的影响。市郊铁路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间联系增强,经济分工强化,故排除A选项;市郊铁路修建并未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间的空间距离缩短,但使时间距离缩短,故排除B选项;市郊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核心城市的产业向外扩散,故排除C选项;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故选D。
12.答案:A
解析:铁路运输相对海运来说,速度较快,并且连续性较强,受天气影响较小,海运和铁路运输量都比较大,并且适合长距离运输,但是海运速度较慢,而且受海上天气影响较大,因此与海上丝路货运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时效要更高,但是铁路运输单位运价要更高。正确答案选A,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D
解析: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需要更多的务工人员,因此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正确答案选D,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需要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的提高,以及交通线路的优化,并非只是货运班列次数增多,A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但是并不一定是促进了能源产业做大做强,B错误。货运班列的增加,跟改善环境质量无任何关系,C错误。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