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五 :旅游地理——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新高考版
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部,属于大香格里拉旅游核心区。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下图)的兴建为旅客进出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全国新高考II卷)稻城人口稀少,在此兴建机场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质和地貌 B.人口和经济 C.气象和水文 D.资源和文化
2.(2020全国新高考II卷)符合川西地区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描述是( )
①阳光明媚,酥油哈达迎客
②四季如春,寺庙钟声回落
③山高谷深,青稞美酒飘香
④山川形胜,马头零声悠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2湖南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杭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有许多与旅游相关且网络关注度高的场所。下图示意杭州主城区主要场所的网络视频播放量。
(1)比较商业购物与游憩观光两类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的主要差异。
(2)在游憩观光类场所中,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断桥残雪景点的关注度最高,分析其主要原因。
4.(2021福建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百年来,贵州省Z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下图),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
5.(2021河北卷)【选修3:旅游地理】
是谁鞠一捧圣水浇灌出绿洲
是谁将一面铜镜遗落在戈壁大漠
让一池碧水盛满了蓝天白云……
酷爱旅游的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被大漠边缘清澈的湖水吸引。该湖泊位于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沙漠与花岗岩山体之间,被称为“大漠天池”(图12)。该小组计划于暑期一探究竟。
概括大漠天池旅游景观特点,并围绕天池成因设计研学旅游活动内容。
6.(2021湖南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红色游景点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物质载体,构成要素主要有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设施和伟人故居。我国红色旅游景点众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和军事战略智慧的体现。下图示意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区的空间分布。
(1)分析甲地区红色旅游景点聚集的主要地理因素。
(2)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推介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资源?
7.(2020江苏卷)【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市拥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6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及呼伦湖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图一为“呼伦贝尔草原景观图”,图二为“呼伦贝尔主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呼伦贝尔草原风光所属旅游资源类型及宜选用的观赏方法。
(2)评价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分别说明冬、夏两季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个人应做好的安全防护工作。
8.(2019江苏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黄山市某镇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国家5A级和4A级景区各1处,年接待游客量约110万人。下图为“某镇旅游资源分布图”。
(1)该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
(2)简述该镇发展旅游业所拥有的有利条件。
(3)根据该地资源特点,请设计两个旅游主题。
(4)说明发展旅游业对该镇产生的积极影响。
9.(2018江苏卷)[旅游地理]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流经鲁西南5市,包括8段共180余千米的河道以及15处遗址点,大运河将沿线遗址点及周边景点连接起来,形成纵贯鲁西南的旅游景观带。图为“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及其周边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
(1)按旅游资源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属于________,具有突出的_________价值。
(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
(3)分析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
(4)为更好地体现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当地在旅游发展中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稻城是香格里拉旅游的核心区,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及藏文化是形成良好的吸力,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建设机场,提高通行效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故选D。
2.答案:A
解析:川西多为高原高山及峡谷地形(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朗天气,主要的民族的藏族,酥油荼、青稞酒、哈达为藏族特色。四季如春是昆明地区;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乐器。故选A。
3.答案:(1)商业购物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平均值大于游憩观光场所,但前五名总体上小于游憩观光场所;商业购物热度第一的场所略高于游憩观光热度第一的场所,相差不大;商业购物类场所仅热度第一的播放量大,其他均较小,而游憩观光类场所播放量随着热度次序降低逐渐减小。
(2)自然山水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好;旅游资源品质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知名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地处杭州市区,交通通达度高;基础设施完善,接待条件好;借助网络平台宣传,信息通达度高。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信息描述能力以及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等知识。第(1)问,商业购物与游憩观光两类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的主要差异,可结合图中信息从两类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的平均值大小、同类场所内部差异等方面归纳描述。图中显示,商业购物类场所网络视频平均播放量为8764万次,游憩观光类场所网络视频平均播放量为2599万次,商业购物类比游憩观光类平均播放量大;图中列举热度前五的播放量中,商业购物类热度第一,热度前五的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相对集中,而游憩观光类热度前五的场所网络视频播放量呈梯度递减,相互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第(2)问,在游憩观光类场所中,断桥残雪景点关注度最高的原因要结合该景点的自身特点与价值来分析。该景点位于全国闻名的杭州西湖,知名度高,因此该景点关注度高;断桥残雪本身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游览价值高,值得人们关注。
4.答案:(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
(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可知,糯稻耐阴、耐寒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根据材料信息“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林下光照不足,适宜耐阴、耐寒的糯稻生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当地梯田的海拔高度差异较大,水热组合状况多样,垂直分异规律明显,适宜种植多种糯稻。
(2)梯田田埂高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畜水量,为“稻鱼鸭”系统提供充足水源,有利于养殖更多的鱼鸭;鱼鸭增多,可以有效减少稻田的病虫害,并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材料信息“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可知,糯稻植株高度较高,适宜在深水中生长。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贵州,11月为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条件不足,气温较低不利于晾晒,平地晾晒所需时间较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平地面积较少,可供晾晒稻谷的面积较小;禾架晾晒可以增大稻谷之间的间隙,促进通风,有利于缩短晾晒时间;禾架晾晒可以减少晾晒稻谷占用的土地面积。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知名度;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减少森林砍伐等,减少水土流失;延长产业链,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游客人数,減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5.答案:沙漠、湖泊、蓝天白云、花岗岩体相得益彰,旅游景观多样,非凡性强;花岗岩裂隙调查与观测、沙土透水性实验,天池水盐度和矿物质检测等。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特点、旅游活动设计等。研学活动的设计要考虑“研”“学”相关知识的搜集和活动形式的创设。研学活动的准备需要充分考虑目的地的气候条件、活动所需物品、交通出行问题等。研学活动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特点,可以安排具有研学特色的参观、讨论、讲座、摄影等项目。参加学习型旅游,要满足学习和旅游两大目的。为了满足学习需求,可以提前做好知识搜集和必备物品准备,为保证出行顺利,需准备远行所需的物品等。
6.答案:(1)地处省区交界处,远离大城市,多为山地丘陵,植被茂密。
(2)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可视化;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建设;建设智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推介红色旅游资源。
解析:(1)甲地区红色旅游景点聚集说明该地区利于开展革命运动,读图可知,甲地区位于皖赣闽浙交界处,远离大城市,远离反革命势力强的地区,加上当地多山地丘陵,地形复杂,植被茂密,有利于开展革命运动,因此当地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
(2)审题时注意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要局限于“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处理,建设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有利于管理和推荐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全息投影、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动漫、裸眼3D等现代技术和展陈手段的利用,结合长征情景模拟、长征场景体验和影视展播等推动长征红色资源活态化,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推介红色旅游资源,增强游客体验感、参与感,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
7.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选择夏季;远眺或置身其中。
(2)有利:资源类型多样;资源独特,质量等级高;交通便利;不利: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
(3)夏季:防晒;防虫,防野生动物袭击;防突发气象灾害;冬季:防寒,防冻;防暴风雪等气象灾害。
解析:(1)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属于自然旅游资源。宜选用的观赏方法是选择夏季、远眺或置身其中。
(2)由题干可知,呼伦贝尔市拥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6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项,及呼伦湖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该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是资源类型多样、资源质量等级高,有铁路、公路、机场,交通便利。其发展的不利条件是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以西,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较远。
(3)夏季,内蒙古草原光照充足,需要做好防晒,可能会出现气象灾害,要做好预防工作,还要做好防虫,防野生动物袭击。冬季,内蒙古草原纬度高,海拔相对较高,气候寒冷,需要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可能会出现暴风雪,需做好预防工作。
8.答案:(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质高;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好;
(2)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
(3)古韵风情体验游,山水养生游,农家体验游;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解析:(1)由材料可知该镇,该镇既有农家田园风光、自然保护区,又具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既有5A级景区,也有4A级景区,品质较高,既有历史文化价值有兼具自然生态价值。人文旅游特色和自然旅游特色兼具。
(2)从图中可以看出通往旅游景区有主要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交通便利,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接待游客量较多,知名度高,市场广阔。靠近政府所在地,靠近市场,距离客源市场近。
(3)该题开放性较强,旅游的主题设计,一定要结合该区域的旅游特色去谈,如具有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的可以体验古韵风情。具有自然保护区、还具有景观生态林与河流等地区可以发展山水养生游,靠近农田和古村落,可以发展农家体验游等。言之有理即可。
(4)发展旅游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客源,拉动消费带动该区经济的增长,同时增加更多就业岗位,而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需要相关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掘该区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历史文化遗迹。
9.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
(2)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交通便利;潜在的客源市场大
(3)扩大知名度,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4)做好旅游规划;控制旅游规模;配置旅游设施;保护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1) 整体分析:
本题以京杭大运河为载体,考查旅游资源的类型和价值、旅游开发条件和地理意义、旅游开发的措施等,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按照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是人为修建的人文旅游资源,由于其建设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2)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旅游开发的条件,主要结合图24中旅游景点的分布,从旅游资源数量和价值、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交通、客源地市场等角度作答。
(3)鲁西南沿运河景观带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意义,主要从居民就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文化弘扬、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答等。
(4)旅游业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从旅游规划、旅游规模、旅游设施建设、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等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