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1:1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试题(共11小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凉爽(shǎng) 温柔(róu)
B.炫耀(xuán) 阴霾(mái )
C.胆怯(qiè) 尘垢(gòu )
D.闲游(xián) 赤脚(cì )
2.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3.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智慧 溪流 新泥
B.晕皱 移动 脚迹
C.凤蝶 锭透 雨润
D.洗净 抬头 曝着
4.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B.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C.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D.一阵微风吹来,河边的垂柳欢快地翩翩起舞。
5.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wǎn xiá   红彤彤的,将天边装点得格外绚丽,美极了。
(2)在méng lóng   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bái huà   。
(3)老书法家运笔xiāo sǎ   自如,写出的字龙飞凤舞。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7.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现代诗,收获多多。
诗中有情。《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展开。“这些事”是“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   ”,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诗中有景。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静静地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    飘动在一起……
名人谈诗。朱光潜说,诗和音乐一样,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的情感。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有色彩的变化。叶赛宁笔下的白桦富有动态的美感。(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注意加点的部分,写一个描写颜色的句子)
   
(3)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夏日的傍晚”,注意书写格式。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夏日的傍晚,
   
   
   
   
10.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歌第1小节中“   ”一词说明了绿的多。
(2)诗歌最后两小节运用了    (动态静态)描写,我是从    、   等词语看出来的。
(3)诗中的“绿”指    。
A、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第二节绿的颜色是由浅到深排列的。
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艾青对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阳光也是绿的”一句语言独特,蕴含了丰富的想象。
D、诗的第四、五节中,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绿的不同状态。
11.快乐习作。
本单元(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大家学习了许多现代诗歌,以前我们还学过不少古诗词,这些诗词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它?它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它唤起了你的哪些共鸣?请你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别忘了给习作拟一个好听的名字。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1小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凉爽(shǎng) 温柔(róu)
B.炫耀(xuán) 阴霾(mái )
C.胆怯(qiè) 尘垢(gòu )
D.闲游(xián) 赤脚(cì )
【解答】A.有误,“爽”应读shuǎng。
B.有误,“炫”应读xuàn。
C.正确。
D.有误,“赤”应读chì。
故选:C。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实践证明,学生读错音节或读不出音节,多数时候不是因为不会拼,而是他们忘了声母或韵母,或是读错了声母、韵母或声调。
2.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解答】A.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B.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生机勃勃的样子。
C.朱唇皓齿: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 形容容貌美丽。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3.下面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智慧 溪流 新泥
B.晕皱 移动 脚迹
C.凤蝶 锭透 雨润
D.洗净 抬头 曝着
【解答】A、B、D正确。
C.绽透:完全开放。故“锭”错误,应为“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书写正误,可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字的书写是否正确。
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
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
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4.下面句子中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B.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C.清风吹过,一阵阵花雨飘落下来,山野像铺上了一床彩色的大锦被。
D.一阵微风吹来,河边的垂柳欢快地翩翩起舞。
【解答】A、B、C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D.修辞手法与其它三句不同,把“河边的垂柳”看作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读句子,看拼音写汉字。
(1)wǎn xiá 晚霞 红彤彤的,将天边装点得格外绚丽,美极了。
(2)在méng lóng 朦胧 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bái huà 白桦 。
(3)老书法家运笔xiāo sǎ 潇洒 自如,写出的字龙飞凤舞。
【解答】故答案为:
(1)晚霞;
(2)朦胧 白桦;
(3)潇洒。
【点评】此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考查对字形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多写,多练,对于易错的形近字,难写字要着重练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B.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C.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D.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为提示语,后面加冒号。
故选:B。
【点评】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后面一般加冒号。
7.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解答】A.有误,按照语言习惯,“躲到”是一个词,不能分开读,朗读的节奏是: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C正确。
故选:A。
【点评】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现代诗,收获多多。
诗中有情。《繁星》(七一)紧扣“回忆”一词展开。“这些事”是“ 永不漫灭 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 母亲的膝上 ”,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诗中有景。艾青用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  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  整齐地按着节拍 飘动在一起……
名人谈诗。朱光潜说,诗和音乐一样, 生命全在节奏 ,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  宁静中回忆起来 的情感。
【解答】“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句诗出自作家冰心的《繁星》(七一),从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对母亲的依恋和母爱的温馨。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这段话选自作家艾青的《绿》。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句话是朱光潜说的,意思是:诗和歌都需要节奏的参加,人生也是一样,在生活中要掌握好自己的节奏,生活才能过得舒心充实,有滋有味。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意思是:诗的作者在创作诗句时是怀着强烈的感情的,并且能在作诗时将这种感情通过诗句表达出来。
故答案为:
永不漫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重叠在一起 交叉在一起 整齐地按着节拍;
生命全在节奏 宁静中回忆起来。
【点评】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对于语文的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有色彩的变化。叶赛宁笔下的白桦富有动态的美感。(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既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 
(2)白雾与远天晴空连在一起,晶白中透着淡蓝、青苍,一碧万顷。(注意加点的部分,写一个描写颜色的句子)
 那玫瑰的红,红得艳丽;那牡丹的粉,粉得诱人;而那百合的白,白得多么脱俗啊! 
(3)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仿照着写一写“夏日的傍晚”,注意书写格式。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夏日的傍晚,
 怎样的热情呢! 
 鸣叫的蝉, 
 淋漓的汗水, 
 躁动的心情。 
【解答】(1)考查了用关联词连句子。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相连。
(2)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中含有颜色的词语,仿写时注意。
(3)考查了仿写句子。例句中构词形式为“什么样的什么”,仿写时注意。
故答案为:
(1)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既有色彩的变化,又富有动态的美感。
(2)那玫瑰的红,红得艳丽;那牡丹的粉,粉得诱人;而那百合的白,白得多么脱俗啊!
(3)怎样的热情呢!鸣叫的蝉,淋漓的汗水,躁动的心情。
【点评】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大致可分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因果、条件、选择和假设等八种。
10.
绿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
墨绿、浅绿、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诗歌第1小节中“ 到处 ”一词说明了绿的多。
(2)诗歌最后两小节运用了  动态 (动态静态)描写,我是从  挤 、 飘动 等词语看出来的。
(3)诗中的“绿”指  C 。
A、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诗中第二节绿的颜色是由浅到深排列的。
B、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艾青对绿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阳光也是绿的”一句语言独特,蕴含了丰富的想象。
D、诗的第四、五节中,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绿的不同状态。
【解答】(1)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从第一节诗歌的“到处”一词可以感受到眼前铺满了绿色。
(2)考查描写手法。结合最后两小节诗歌内容,由“挤在一起”中的“挤”“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中的“飘”可知,运用了动态描写。
(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本诗是一首描写“绿”的诗。作者用朴素的语句写下了绿的美,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风是绿的,水是绿的,世界充满了绿。诗歌中的“绿”指的是自然界中的绿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也是生命的象征。故选C。
(4)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C、D正确。B.有误,第二节诗写出了“绿”的深浅浓淡,体现了“绿”的丰富。而不是“浅到深排列”。故选B。
故答案为:
(1)到处;
(2)动态 挤 飘动;
(3)C;
(4)A。
【点评】对于诗歌的理解,不但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11.快乐习作。
本单元(部编版四年级下第三单元)大家学习了许多现代诗歌,以前我们还学过不少古诗词,这些诗词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它?它使你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它唤起了你的哪些共鸣?请你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别忘了给习作拟一个好听的名字。
【解答】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在我读过所有的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悯农》,这首诗让我懂得了农民伯伯劳动很劳累,我们要珍惜粮食。
在炎炎的烈日下,农民们在田间除草,大粒的汗珠从头上、脸上滚落下来,汗水浸湿了他们的汗衫。面对此情,你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粮食呢?“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读完这首诗后感受和作者的感受一模一样,作者告诉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诗句的行间也都告诉着我们。
我也知道了我们要珍惜粮食,绝不能浪费一点儿粮食,因为农民伯伯们干活很累,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包含着他们的劳动和辛苦,如果我们浪费的话,那就等于把农民伯伯的劳动,艰辛给扔掉了。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还有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那些米、粮食都是爸爸妈妈用钱买来的。如果我们不珍惜粮食,还等于把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毫不犹豫的扔到了一边。
我非常喜欢这首诗,在此,我想把这首诗推荐给每一个人,无论大人小孩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珍惜粮食,就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哦!
【点评】本文小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感受,结尾点明主题,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