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纪语文下册 一面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七年纪语文下册 一面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2-24 19: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一面》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注音写字
手wàn( ) tuí( )唐 摩suō( )
抖sǒu ( ) kāi( )油 chóuchú( )( )
2、形似字
圆( ) 辨( )版( )陡( )镀( ) 婉( )
园( ) 辫( )板( )徒( )踱 ( ) 腕( )
辩( ) 徙( )
3、多音字
钻 和 曾 恶
4、下列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B、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统统都知道了一样。
D、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5、判断下列各句表达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A、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B、《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
C、《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
D、《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5、近义词、反义词:
赫然( )殷勤( )莽撞( )尴尬( )
打眼( )抖擞( )陡然( )
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破折号的用法可以有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
“哦!您,您就是——”( )
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
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
E 2.A 3.F D  4.B  5.A  6.B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在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拿烟后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 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外貌描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丙三段文字,作者通过对鲁迅肖像的描写,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的人。
三、阅读课文5-37段,回答问题:
1.结合上下文解释“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中的“赫然”。
赫然:
2.用一个成语概括“我”对《毁灭》一书的态度和感情,然后结合原文简要说明原因。
答:
3.“我”对鲁迅先生怀有怎样的感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
4.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我”的?为什么会这样?结合原文简要说明。
答:

5.选段表现了鲁迅先生哪些品质和精神?
答:
6.选段中有画线的句子:“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一本好。”结合上下文分析,鲁迅先生为什么这样说。
答:
参考答案
1、 1.E 2.A 3.F D  4.B  5.A  6.B
2、:1.C 2.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或说特写)3.突出鲁迅的外貌的主要特征——瘦,表现了他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忘我工作为国担忧)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
3、1.这里是鲜明的意思。2.爱不释手。原因是:“我”是一个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看到过一本杂志上介绍《毁灭》是一本好书,又看到书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信任,使他更加相信这是一本好书。
3.热爱、敬仰鲁迅先生,例如文中对《毁灭》爱不释手,重要原因是发现书脊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再如证实了眼前站着的是鲁迅先生时,“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他热情地称鲁迅先生为“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赞美他为“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充分表达了崇敬之情。他关心先生的身体,例如他“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他深深地为先生的健康担心,
4.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帮助“我”,向“我”推荐书籍,并亲自从书架上扳下来,递到“我”手里,知道“我”经济困难,一本书送给“我”,另外一本只收本钱。因为先生看到“我”热爱进步书籍,断定“我”是追求进步的青年,先生对“我”寄以厚望,热心地为“我”的进步提供条件。
5.鲁迅先生热诚地关心和帮助进步青年,如上题的分析。他为了革命鞠躬尽瘁,没有休息的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脸色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6.在里屋鲁迅先生已经听到“我”和内山的交谈,知道了“我”经济状况不好,又知道“我”热爱进步书籍,所以准备把自己的译作《铁流》送给“我”,而且要再向“我”推荐一本好书,所以这样说。这也表现出先生具有谦虚的美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