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8 时间的脚印(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8 时间的脚印(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7:0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2.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
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
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A.④①③⑥⑤② B.④①③⑤②⑥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⑥④①③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4.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B.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C.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等……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2)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3)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4)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6.写作技法:打比方。
《时间的脚印》一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如把“冰河”比作“一柄铁扫帚”,把“刮风沙”比作“砂轮在有力地转动”等,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请你运用这一手法,选择一个科学问题,简要介绍相关知识。100字左右。
四.解答题(共1小题)
7.《时间的脚印》中,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全文回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课文《时间的脚印》,回答问题。
(1)《时间的脚印》用“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3)《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请说说这是否偏离本文主旨。
9.
计时的变迁
漫 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来计算时间。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赛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了显示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功能,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
(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   →   →铯原子钟
(2)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5)结合全文,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8*时间的脚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眼前的一切都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混沌一片,扑朔迷离,什么都看不清。
C.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D.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解答】A.有误,赞叹观赏看到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用在此处是色彩不当。
B.有误,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用在此处是搭配不当。
C.有误。不以为然的意思是不认为是对的。然:对的。这个句子应该用不以为意。
D.正确。
故选:D。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2.下列语序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她不仅担纲节目的主持工作。
②节目要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③还首次以制作人的身份转型大型电视节目的幕后制作。
④《朗读者》是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电视经验的一次全情绽放。
⑤董卿表示《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
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
A.④①③⑥⑤② B.④①③⑤②⑥ C.⑤②④①⑥③ D.⑤②⑥④①③
【解答】此语段对“朗读者”进行了描述,④开启了话题,是第一句;
通过关联词及语意理角辨析①③为二三句;
②句表述的是节目的主要特色,体现的是⑤句“重人”的主要内容,所以与⑤相衔接;
而⑤②句则与⑥句相照应,是节目“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另一面”的具体表现,所以应在⑥后面。
由上分析,可排序:④①③⑥⑤②。
故选:A。
【点评】此题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解答】A.搭配不当,“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将“三倍”改为“三分之一”;
B.语意重复,“再次”和“蝉联”语意重复,删去“再次”;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让”;
D.表述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下列句子中,省略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B.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C.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等……
【解答】ABC.省略号使用正确;
D.省略号与“等”只能用一个,可删去“等”。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了解省略号的基本用法,然后要熟悉使用省略号时的注意事项。
二.语言运用(共1小题)
5.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 举例子 
(2)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打比方 
(3)根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 列数字 
(4)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作比较 
【解答】(1)根据“如”可知,“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是举例子;
(2)把“刮风沙”比作“砂轮在有力地转动”,是打比方;
(3)由“约3000~10000年、一米”可知,是列数字;
(4)根据“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可判断,是作比较。
答案:
(1)举例子
(2)打比方
(3)列数字
(4)作比较
【点评】初中说明文常用说明方法的分类及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③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④作比较:把___和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⑤、比方:将_____比作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作引用:引用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从而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6.写作技法:打比方。
《时间的脚印》一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如把“冰河”比作“一柄铁扫帚”,把“刮风沙”比作“砂轮在有力地转动”等,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请你运用这一手法,选择一个科学问题,简要介绍相关知识。100字左右。
【解答】答案:
示例:骆驼的胃分为三室,前两室有众多的“水囊”,当它们遇到水后,便拼命地喝,为的是要把水贮存在“水囊”,并且迅速输送到血液里防旱。骆驼的驼峰既是“水库”,又是“食品仓库”,能够贮藏相当于全身重量的五分之一的脂肪。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四.解答题(共1小题)
7.《时间的脚印》中,岩石在形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请结合全文回答。
【解答】阅读全文,文章写到“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然后“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岩石生成以后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样子。由于地壳的运动,原来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了,但是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还不致打乱,根据这些我们仍然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将这一过程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示例: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自身产生重压,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使泥沙胶结而形成岩石。岩石最初形成时,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每一层岩石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状况。
【点评】解答此题,必须掌握课上老师讲授的知识要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注意复习和归纳。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8.阅读课文《时间的脚印》,回答问题。
(1)《时间的脚印》用“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一句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爬”字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3)《时间的脚印》介绍了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请说说这是否偏离本文主旨。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形象说明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里都潜藏着时间的缩影,可以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鲜明醒目,可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修辞方法及关键词的作用。“冰河爬来了”赋予了冰河人的动作,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冰河本没有手脚,一个“爬”字使冰河具有了人的特点和动作,将冰河在狂风、洪水的作用下缓慢移动的情态生动地表现出来,贴切而传神。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联系文章内容,就要从行文思路等角度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如:偏离主旨。前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纪录时间的方法,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一起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此段,直接接下一段,在行文上也更自然紧凑。
答案:
(1)标题运用比喻手法,鲜明醒目,吸引读者,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2)拟人。用“爬”字来形容冰河在陆地行进的情态,贴切生动地表现了冰河慢慢移动的状态。
(3)示例:没有偏离主旨。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上文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对比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点评】题目的好处答题思路:运用什么手法(一般是比喻和拟人),借用游戏名、引用(化用)古诗词等;点出说明对象及特点;题目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
计时的变迁
漫 奇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千百年来教诲人们珍惜时间的格言。光阴即时间,怎么用长度“寸”来计量呢?
②在古代,钟表还没有发明,没有时、分、秒之称。但人们利用“观天”“测地”﹣﹣白天看太阳量阴影,晚上望月亮数星星来计算时间。寸阴、分阴表示短暂的时间也就流传于今了。公元7世纪,我们祖先利用日影变化制成的圭来测量时间,以后又创造了沙斗、漏壶等计时工具。这些就是钟表的“老祖宗”吧!
③在现代生活中,时间观念强了,再也不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而必须是“7点15分,老地方见面”。对计时的要求高了,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几分钟的差别,上班就会迟到或赶不上火车;几秒钟内会决定一场球赛的胜负;电视和电影的画面每秒变化二十几幅;1/10秒乃至1/100秒决定了短跑运动员谁是冠军。几百年来,以重锤的重力或发条的弹性力为动力的机械钟表,独霸了钟表世界,尽管它的外貌千姿百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内脏”都是由游丝、平衡摆和齿轮等组成,以机械周期性运动作时间的基准,但机械工艺限制了它的准确度,日差变化保持在数秒之内。
④电子技术“闯入”钟表世界后,计时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层出不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钟表的功能日臻完美。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除了显示时、分、秒、日、月、星期、上下午外,还有音乐报时、测时秒表、世界时转换等功能,成为钟表世界中的一颗明星。
⑤但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现代化的地震台网在地震的监视和预报中,测试时间上1微秒(1/1 000 000秒)误差相当于距离上的300米。在天文测量时,1毫秒(1/1000秒)的时间相当于太阳附近1万米的误差,真可谓“差之毫秒,失之千里”。人们发现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为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固定频率的电磁波,把这种频率积累起来也可以计时,称为原子时。于是,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并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导弹、激光测距等国防和科研工作中。
(选自《科学夜谈》)
(1)通读全文,完成下列计时变迁图。
 圭、沙斗、漏壶 → 机械钟表 → 石英电子钟 →铯原子钟
(2)第①段引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一名言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石英电子钟有哪些特点?根据第④段简要回答。
(5)结合全文,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用分秒计算时间就太‘粗糙’了”?
【解答】(1)本题考查信处的筛选。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按行文顺序即可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先介绍最早的计时工具“圭、沙斗、漏壶”等;然后第三段介绍机械钟表;第四段介绍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最后第五段介绍“铯原子钟就应运而生了”。
(2)本题考查说明文首段的作用。在说明文中,作者在文章开头往往会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示例、引用传说故事、引用谜语或者诗歌等。通过这些方式,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或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本文亦是如此,开篇引用名言,一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为了引出下文对计时工具的介绍。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阅读句子,作者引用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名,是作引用的说明方法,并将现代人的时间观念与古代进行比较,又有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以此突出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时间观念越来越强。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根据第四段中的“不同凡响的石英电子钟,以俊秀潇洒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用高稳定度的石英晶体振荡器作时间基准,造型新颖,走时准确”一句即可提炼出答案。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筛选。文章在第五段段首提出了题干中所问的问题,接着便给出了答案:“为了研究电子运动、同位素各种粒子的寿命、天文大地测量、空间天文导航、激光测距以及人造卫星的飞行、定位和导弹跟踪,都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1)圭、沙斗、漏壶 机械钟表 石英电子钟
(2)吸引读者,生动地引出下文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说明。
(3)作比较、作引用。生动地说明现代生活中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了。语言活泼有趣,浅显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造型新颖,走时准确,功能完备。
(5)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些领域需要精确到百万分之一秒乃至百亿分之一秒的标准时间,若用分秒计算,会“差之毫秒,失之千里”。(意对即可)
【点评】本阅读第(2)题是说明文阅读的典型题,说明文语段作用分析法:
对说明文语段的作用的分析,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思考:(1)从结构方面考虑:①首段:引出说明对象,领起下文;②中间段:承上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或前文,呼应开头。(2)结合具体的说明内容来谈;(3)结合说明方法来谈。特别提示:说明文若在开头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还可以使说明文更生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