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马说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马说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17:20:4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马说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而伯乐不常有 D.执策而临之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二.综合读写(共1小题)
5.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      
②谚语:      
③古诗句:   ,   。   ,   。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     ②乌骓马:   ③的卢马:   ④黄骠马:   
(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6.《马说》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7.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莱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2)第二段说明了什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3)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8.【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 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策:    
②其真无马邪 其:    
③臣闻古之君人 闻:    
④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B.中峨冠而多髯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培优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3* 马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解答】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临”在本文中是“面对”的意思,而在另一篇古文《醉翁亭记》中有一句“临溪而渔”,是“靠近”的意思。
故选:D。
【点评】文言中有的字词意义是复杂的,有本义,有引申义,有转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判断。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解答】A.“能”一为“能力,才能”一为“能够”;
B.“其”一为加强语气“难道”,一为代词代“驱使马”;
C.“而”皆为转连;
D.“之”一为助词“的”,一为代词,代所学的知识。
故选:C。
【点评】此类选择题是常常考到,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文言中的常用多义词。解答时要根据所学所记了解各句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加字词的含义,比较判断。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安求其能千里也
C.而伯乐不常有 D.执策而临之
【解答】A.甚矣,汝之不惠:你也太不聪明了!“惠”通“慧”,聪明;
B.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没有通假字;
C.而伯乐不常有:然而伯乐却不经常都有。没有通假字;
D.执策而临之:拿着鞭子走到它跟前。没有通假字。
故选:A。
【点评】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4.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解答】ABD.正确;
C.有误,“食”通“饲”,应读“sì”。
故选: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二.综合读写(共1小题)
5.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以及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②谚语: 牛头不对马嘴  人奔家乡马奔草 
③古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山回路转不见君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 吕布   ②乌骓马: 项羽 ③的卢马: 刘备 ④黄骠马: 秦琼 
(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 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日常的语文知识积累。作答时,按题目的要求举出与马相关的成语,谚语和古诗句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也可上网查阅。
(2)本题考查关于马的典故。赤兔马先是吕布,后是关羽的坐骑。乌骓马是项羽的坐骑。刘备的骑的是的卢马。秦琼骑的是黄骠马。
(3)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观察题目中给出的马字的演变过程可知,早期的马字多为模拟马的形状,象形的成分多一些。总体的趋势是由复杂到简单。
答案:
(1)①马到成功;一马当先
②牛头不对马嘴;人奔家乡马奔草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①赤兔马:吕布(关羽)  ②乌骓马:项羽 ③的卢马:刘备 ④黄骠马:秦琼
(3)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解答题(共1小题)
6.《马说》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解答】根据所学所记,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写作的背景,即可了解作者是以“马”喻人,来说明“人才”问题,提示封建社会中“人才”被摧残、埋没的社会现实。同时结合作者自己的身世来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答案: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点评】这个问题在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古代诗人表达思想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一般都隐含其辞,阅读时要注意领会。这个问题在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古代诗人表达思想由于社会环境的原因,一般都隐含其辞,阅读时要注意领会。
四.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
7.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莱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2)第二段说明了什么?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3)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第二问思考第一个问题,从“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来分析说明本段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没有“伯乐”,“千里马”就不会有发挥能力的机会。
(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所示文段的内容,根据第二问来回答第一问,即本段说明的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根据这“原因”这一信息点,梳理文段内容,找到相应的语句即可。
(3)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表达的理解,解答的关键是理解全文内容,阅读第三段的内容,抓住主旨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从作者表达的意图来概括。概括答题要点“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梳理文段中的句子即可。
答案:
(1)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2)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答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点评】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饲养;“材”通“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8.【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②死马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三。
(选自《战国策 燕策一》)
【注释】①涓人:国君的近侍。②安事:何用。③捐:花费。④期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策:  鞭打 
②其真无马邪 其:  加强诘问语气 
③臣闻古之君人 闻:  听说 
④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  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A.潭西南而望
B.中峨冠而多髯者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学而时习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策,鞭打。
②句意为:难道真得没有千里马吗:其,加强诘问的语气。
③句意为:我听说古代做君主的。闻,听说。
④句意为:有用千金求千里马的人。以,用。
(2)本题考查“而”字的用法,例句中的“而”表示转折,可译为但是。
A.连词,表修饰;
B.连词,表并列;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并列。
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重点词语:骈死,两马并列而死。以,因为。句意为: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重点词语:且,尚且。况,何况。句意为: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4)本题考查对比阅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文中“千里马”的命运,然后再比较不同即可。阅读《马说》,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中可知,“千里马”没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阅读《千里之马》,从“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中可知,“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答案:
(1)①鞭打
②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③听说
④用
(2)C
(3)①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②死马尚且要花五百金买,何况活马呢?
(4)【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伯乐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乙】文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的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点评】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鞭)
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
③策勋十二传(记录)
④束手无策(计谋)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