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1 23:3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宿



正确朗读诗句
第一节
体会古诗的意境
第二节
背诵古诗
第三节
学习
目标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诗人简介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背景介绍
夜宿山寺
李白 〔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断句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请男同学们朗读前两句诗
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请女同学们朗读后两句诗
“不敢”二字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全诗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诗中夸张这一手法的运用有何妙处
古诗中夸张手法的应用
夸张是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其作用在于突出地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描写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
在诗歌中,夸张用于描写可以使形象更加突兀生动,用于说理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用于抒情能将情、景、物、我溶为一体,给语言增添幽默、讽刺的情味,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古诗中夸张手法的应用
(1)对事物的形象和特征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李白《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其中说到“白发三千丈”、“潭水深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会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
古诗中夸张手法的应用
(2)对事物的范围或数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唐代诗人李贺《梦天》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把大地上的九州看成九点烟尘,把东海看成是打翻了的一杯水,以缩小夸张描绘了从月宫上看到的大地上景物的情形。
古诗中夸张手法的应用
(3)对事物的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例如:诗人杜甫《潼关吏》中“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备战用的栅子高耸入云,连飞鸟也难以飞越过去,极言战备的防卫能力极强。
提问:
有没有同学能背诵这首诗呢?
作业:
请同学们背诵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