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07:41:06

文档简介

湖北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3 年 01 月 07 日 09:00~11:30 满分:150 分 时长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共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题。
材料一
互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迹可循。《诗经·大田》的“彼有遗秉,此
有滞穗,伊寡妇之利”描述了善良的农民怀着悲悯的情怀,在农忙收割时有意留下一些谷物,供孤
儿寡母来捡拾。儒家典籍《礼记》有关“大同”社会的理想:“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更是对互助精神的全面描述。
在先秦诸子中,除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孔子的“仁学”、荀子的“能群”、墨子的“兼
爱”等思想之外,谈及互助最多的,也是后人最为熟知的是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里提倡的
“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给我们描述了在一
个理想的社会里,相互关爱与互相帮助的和谐画卷。宋及其以后的明清时代更有大量的县志、方志、
笔记、书信、碑铭、墓志等,记载了民间乡贤和致仕官员提出并实践的蕴含互助思想的事迹。
由于自然灾害频仍,历代政府多用仓储后备思想来解决国家的救灾救济和百姓的生活困苦问题。
起初虽然由政府来主导,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有民间力量参与进来,因此具有了互帮互助的实质。
尤其是从义仓到社仓和广惠仓的演变,发生了救济主体的下沉,从城市到农村,从官府到民间,互
助思想体现愈加明显。另一个深具互助色彩的传统社会组织是宗族,其在生活照顾、兴办义学、赈
济灾荒、养老服务以及婚丧嫁娶等事务处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是在宋及其以后,宗
族在基层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深远,包括具有救灾救济和互助功能的族田、义庄、义学等。族田的收
入主要用于祭祀、恤贫、敬老、奖勤、助学等,譬如范仲淹创办义庄的目的,除“敬宗收族”之外,
还在于实现宗族内部的互助合作。可见,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互助保障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
互助网络,形成了中国民间非正式保障体系和民间非正规经济系统。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从传统的
乡村熟人社会迈向现代的城市陌生人社会,但是互助的思想和实质早已嵌入人们的深层意识,其本
身的生命力不容小觑,一旦条件具备,必然会跟随社会形态的变革产生新的互助形式。
如果用“守望相助”来概括互助的本质,那么在现代,互助就是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面对可
能遇到的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遭受不可预见的风险事故,但是每个人的力量总是
有限的,因此在社会制度的设计和组织架构上,努力营造一种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或机制,是
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新时代,互助还可理解为对内互帮互助,以弥补政府和个人保障能力的
不足。对外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抵御自然和社会风险。现代社会完全可以发挥互助精神,大力发展
志愿组织,从事扶危济困、社会治理和灾害援助等,这些都是互助思想在新时代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杨建海《传统互助思想及其新时代价值》)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材料二:
中国文化是存在于世俗之中、以统一和有效治理为目的的一元文化,孔子言仁心,孟子谓性善,
荀子重礼义,墨子尚贤能,老庄讲究无为,管子力推尊君顺民,其思想核心均在于政权源于人民,
故要以民为本,目的则在于推动国家有效治理。互助思想恰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其与中国先秦政治
哲学思想相统一。如在儒家思想中,“仁”既为私人道德,也为社会伦理与政治原则:政治和社会
生活始于个人之“仁心”,个人从对家人的仁爱推及对家族的仁爱,再进一步推及整个民族、国家,
这是个体对家庭、家族及整个民族国家共同利益所负有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道家思想虽不如儒
家思想积极理政,但老子“无为而治”所构建的恰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
互助社会。
因此,在中国的传统的互助理念中,没有西方国家泾渭分明的平等利己的互助和纯粹利他的互
助,而是在“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义友信”等伦理道德规范之下,进行的差序格局、主次有序
的互助、互利。个体、家庭之间在资金、生产、生活上的互助行为和互助关系形成互助网络。与互
助网络相比,互助组织更加正式,目的性也更强。在一个互助网络中,可以建立多个不同目的、性
质的互助组织。整体来讲,互助组织是组织化的和非营利性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自我管理、经营、
服务,以维持组织内部的可持续运转,低成本地满足组织成员的资金、物品、服务、精神文化等各
类需求。从目前我国各类互助组织的发展来看,有一些地区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外源动力推动
之下,因村居或群体内生动力而互助的组织发展较好。
(摘编自刘妮娜《中国特色互助社会:历史溯源与现代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仅《诗经》和《礼记》等典籍中体现了互助思想,宋及以后的明清时代的县志、碑铭等也记载了蕴含
互助思想的事迹。
B.从义仓到社仓和广惠仓的演变,体现了救济主体由政府主导,但是在演变过程中逐渐有民间力量参与进来。
C.宋及其以后的宗族通过族田、义庄、义学等方式,积极发挥宗族的作用,是当时最主要的互助体系。
D.中国文化是以统一和有效治理为目的的一元文化,这一特征在蕴含互助思想的先秦诸子的民本思想中也
有所体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互助思想”展开论述,既有思想理论渊源,又有结合社会实践的论述。
B. 中国的传统互助理论是在伦理道德规范下的互助、互利,比西方的平等利己、纯粹利他的互助更有实
践意义。
C.材料二以儒家的“仁心”为例论述私人道德变为社会伦理责任的过程,体现了互助思想。
D. 材料一论述了自古至今互助思想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不同表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互助思想”的一项是( )(3 分)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B.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孙中山
C.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张载
D.“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哀公》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4.材料一中孟子和材料二中老子都描述了古代的理想互助社会,但二人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文
本简要说明。(4 分)
5.结合对材料的理解,你认为下面这段文字体现了材料的哪些观点,请简要说明。(4 分)
近年来,湘潭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开展“党建+莲湘
颐老”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一
是创新“守望之家”巡访模式,构建“党员+村民小组长+志愿者+就医联系人”的老年人巡访关爱服
务体系,解决养老不出村民小组的问题;二是推进“邻里互助”照料模式;三是实行“专业服务”养
老模式,构建“乡镇党委+养老机构+志愿者+就医联系人”的老年人集中照护体系。实现老年人“养
老有床位、身边有服务、兜底有保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共 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题。
砸缸的人
申平
哐啷!一声响亮,那口大缸便被砸破了。缸里流出来的,不仅是水,还有千古流传的故事。
砸缸少年一举成名。
五十年以后,那位少年已进入老年。在当年被称为西京的洛阳城里,在一处简陋的宅院前,他,又站
在了一口缸前,
这是一口被金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缸,是他的老管家背着他,同意人家安放在这里的。安放者什么
也没说,只留下一张“门状(名片)”就走了。门状上的字也很简单:翰林学士王拱辰。
王拱辰,他当然知道。这人在仁宗皇帝时代和自己先后中进士,并因在殿试时勇敢说出考试题目他以
前曾经做过,被赐“诚信状元”称号。后来曾出使契丹,以学识阻止战争。在神宗皇帝时代,他也和自己
一样,因反对变法,受到王安石的排挤。
上午,王拱辰登门拜访,老管家也曾通报,那时候,他在地下室里文思泉涌。
听到王拱辰的名字,他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拒见了。一是他的确没工夫,二是他早就知道,现在的王
拱辰已经不是过去的王拱辰了。听说他在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修建了一座豪宅。光中堂就有三层楼高,巍
峨壮丽。不怪人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现在,司马光绕着那口大缸,驴拉磨一样转了几圈,又伸手去撕被金纸包得紧紧的缸口。但是那金纸
很厚,还在缸沿儿上箍了一道铜丝,把金纸绷得鼓面一样紧,人手根本抓不住。推一推,重如泰山,敲一
敲,闷闷地没有声响。这缸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
你去,给我找一块石头来!或者一把锤子。他转头对老管家下达了命令。
但是老管家却没有动,他嗫喏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说,君实秀才,人家好心好意给你送来一口风水缸,
你要硬……不好吧
不好,有什么不好 他鼓起眼睛问老管家。
这个是聚财的。老管家说,你看咱家,也太穷了吧。夫人有病,都没钱抓药了。
人穷不能志短,乱收东西,非君子之德也!再说,我也得知道这缸里装的是啥呀!
人家说了,十日后方可打开,否则就不灵验了。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往后几天,司马光的生活完全被门外那口大缸打乱了。以前他总是一更睡,五更起,直接到他那间地
下室里去编修《资治通鉴》,可以说是心无旁骛。但是现在,那口缸却不断在他眼前晃来晃去。送缸人的
用意,缸的内容,都开始让他分心。
而且,自从这口缸安放到他家门口以后,前来拜访他的人不知为什么络绎不绝。后来他接到京城一位
朋友的密札,才知道自从哲宗皇帝继位之后,便由最信任他的高太后辅佐朝政,人们疯传,他即将奉旨进
京去当宰相了。
怪不得……
五天以后,夫人不幸去世,也不知道一下子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人前来吊唁,而且人人都不空手。悲
伤之中的司马光让老管家把所有的礼品礼金都登记造册,一点不动,然后他悄悄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五亩地
契当了,开始为夫人准备后事。出殡那天,路两边人山人海,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的口号。
司马光分明感觉到,正有一口无形的大缸铺天盖地向他的头上扣过来。这口缸比王拱辰放在他家门口
那口缸还要神秘,还要危险。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直搞得满腹经纶的他六神无主,
坐卧不安。他知道,他必须马上砸缸了。
但是全家上下没有一个人支持配合他。他想在院子里找个铁器,或者找一块石头,根本就找不到。老
管家,还有他的养子司马康,早已带人坚壁清野了。
砸个缸,居然这么难,要不算了……不行!这缸非砸不可,不然,我这一世英名,就要毁于一旦了。
凌晨,天刚微亮,官道上就有一个老者走走停停,寻寻觅觅。最后,他怀抱一块石头,一步步走回自
家门前,他气喘喘地把石头举起,对着那口大缸用力砸去。
砰!第一下,竟然没有砸破。石头反弹,险些砸到他,啊,这缸难道是铁缸
管他!再砸!哐啷,缸破了……
天亮了,许多人聚在司马宅前看热闹。但见那口大缸里流出来的,果然是黄白细软之物。破缸上还摆
着一份礼单,写着一行大字: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开头精炼而含蓄地叙述流传千古的司马光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引出下文司马光中老年再一次砸(另
一种)缸的故事。
B.送缸者是翰林学士王拱辰,作者借此人暗示了世道变迁,人心不古,他从一个诚信正直之士变成了一
个阿谀之徒。
C.管家是一个次要人物,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从他千方百计阻挠砸
缸即可看出。
D.小说结尾“司马只要清白,钱财自来认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完成了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又有
力地表现主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心理描写比较突出,如“这两口缸最后叠加在一起,悬在他的头上……”“不行!这缸非砸不可……”
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B.小说的语言精炼而略带含蓄,如写王拱辰修建豪宅以示其腐化堕落,以高太后辅佐朝政暗含司马光即
将飞黄腾达,几笔带过,举重若轻。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C.小说处理细节精于雕琢,意味深远,例如“有人竟然喊出了‘司马相公’”,“相公”既可指普通男
性,又可指宰相,一语双关,耐人细品。
D.那一口大缸“重如泰山”“石头反弹”富有象征意味,暗寓趋炎附势者顽固难驯,而司马光坚决砸缸
则显示出他与趋炎附势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8.小说塑造司马光的人物形象,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6 分)
9.小说写司马光中老年时的再一次砸缸,使用了延宕手法——砸缸的结果迟迟不得出现。请分析小说中
这一延宕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
五年,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
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
围北去。得.右贤畜数近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
将皆属焉.。六年春二月,大将军青出定襄,击匈奴。以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
广为后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六年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
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
信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及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八百降匈奴。建尽亡其军,脱身亡,自归
大将军。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军正闳、长史安曰:
“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
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
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军吏皆
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四年,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大将军出塞
千余里,度幕,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
会日且入,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
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
(节选自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四·武帝伐匈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
B.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
C.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
D.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与诸部将凡十余万人/击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得畜数近百万”与“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两句中的“得”含义相同。
B.“诸将皆属焉”与“焉能治之”(《兼爱》)两句中的“焉”含义不同。
C.“当单于数万”与“当与秦相较”(《六国论》)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
D.“诣行在所”与“诣太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诣”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卫青擅长远袭,一战成名。卫青以车骑将军身份率领军队,长途夜袭并打败大意轻敌的匈奴右贤王,
回边塞后被授大将军印。
B.卫青沉毅果敢,战功卓著。卫青于同一年春、夏两次率军攻击匈奴,斩杀匈奴多人。
C.卫青功高低调,权重自制。卫青认为不需要通过斩杀兵败逃归的副将来建立威信,也不能因为受到皇
上宠信而独断专行。
D.卫青深入腹地,用兵如神。卫青出塞千余里,利用兵车结成营阵,派五千骑兵出击,大败单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
(2)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1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卫青深得皇帝信任和重用的原因有哪些。(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①,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②,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巘:大山上的小山峰。②西凉簿:谢艾,西凉名将,儒生出身,曾任主簿。善用兵,胜仗无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人参加了黄茅冈举行的一次习射会猎,狩猎场面相当气派。
B. 归来时,苍翠的山峰烟雾缭绕,漫天的红叶暗示着猎物丰硕。
C. 诗人从狩猎全景中选取两个最为英武场面,着重加以描写。
D. 整首诗感情激昂,气势飞动,对仗工整,遣词用字尤见功力。
16. 苏轼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与本诗接近,词的下片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
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几句,与本诗尾联互相阐发,请分析这几句和本诗尾联在手法和情感上的相似
之处。(6 分)
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用“ , ”两句说明志向远大、意志坚定的
人才能担当大任,并以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有恒心。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
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 , ”
(3)杜鹃鸟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文化意蕴丰富多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
如“ ”和“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峰由南至北,自高而低,形成一系列自然分带。在珠峰北坡,气候干寒,降水量少,植被稀
疏,乱石嶙峋。在珠峰南坡,层林苍翠葱郁,草甸野花星布。山岳的冰川,雪中的生灵,天上的禽
鸟,皆是珠穆朗玛交响曲中生动的音符。
自 1953 年以来,人类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日臻成熟的登山技巧,不断地向珠穆朗玛峰进发。年
复一年的登顶,在喜马拉雅山脉苍茫的峰岭,写下①_________的英雄史诗。1960 年 5 月 25 日 4 点
20 分,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上地球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顶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新纪录。
经过多年②_________的努力,登顶珠穆朗玛峰从梦想变成现实。
(1)70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众多登山者,纷纷向珠穆朗玛峰发起挑战。(2)正是因为成功登
顶珠峰的登山者越来越多,所以才有了更好的攀登装备、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更多的人参加攀登。(3)
登顶,从专业登山家的非常壮举,发展到普通登山爱好者也能实现的愿景。(4)尽管在技术层面上,
登顶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人数③__________。(5)然而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的威
胁和挑战,还存在垃圾污染等问题。(6)在共同的生物圈里,如何尊崇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
我们人类要时刻反思的重要问题。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 分)
20.文中第三段有两句话存在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玻尿酸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发挥多种生理功能。① ,主要由
“成纤维细胞”完成,据估计一个成年人体内的合成玻尿酸有 15 克左右。它的主阵地在皮肤、关节、软
骨、眼睛、结缔组织等处,这些玻尿酸会定期“以旧换新”,比如皮肤里的玻尿酸每天会替换 20%左右,可
见人体自身的玻尿酸合成量是相当可观的。
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一提起“玻尿酸”,② ,如将玻尿酸注射到皮肤可以去皱,还可以注射到胸部或臀部进行美
体塑形。其实,③ ,在临床上它已成功用于眼科、骨科、烧伤科的医疗实践。在国外,它还可
以直接添加到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吃了这些玻尿酸食品能否达到美容护肤、保护关节的效果呢?科学证
据是关键。欧盟食品安全局曾专门评估了食用玻尿酸是否具有“保护关节”和“皮肤保温”的功效,最终
结论是“证据不足”。
其实,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吃进去的玻尿酸在经过消化道时会被破坏一部分,剩下的“残兵败将”
经肠道吸收并进入血液转运,而进入血液的玻尿酸降解很快,它未必能直达脸部或关节。
21. 下列句子的“这”和文中画横线处的“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他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是一件事也没做好。
B. 你不要眉头紧锁不高兴了,我说完了,我这就走。
C. 这是我们厂开发的新产品,价格便宜,用途很多。
D. 你们青年人要有闯劲,不要畏首畏尾,怕这怕那。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22 年 12 月 25 日,全国硕士研究生开考,共 457 万考生参加。今年考研人数从 2017 年
的 201 万人上升到了现在的 457 万人,仅仅跨越了几年,人数竟是翻倍式的增长。为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考研?有专业人士分析:一是疫情导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有研究生学历更好就业;二是 “内
卷”情节急速上升,一批接着一批的人不顾自己是否需要考研便排山倒海般涌入“考研大军”,导致社会
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加;三是盲目跟风,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将自己的前程方向交给身边人。
材料二 浙江 00 后小伙马宏达,参加 2022 年世界技能大赛。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摘得了抹灰与隔
墙系统项目比赛的冠军,实现了该项目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以前没想过,刮腻子还能走上世界舞台。”
夺得桂冠的马宏达非常高兴,虽然自己是职业学校的一名学生,但五年磨一剑,汗水没有白流,光阴没有
虚度,无论什么学历,只要自己找准人生努力的方向,并专注地走下去,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阅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字。
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是当时最主要的互助体系。”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三段“可见,这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互
助保障和以地缘为基础的邻里互助网络,形成了中国民间非正式保障体系和民间非正规经济系
统。”材料中并未说是“最主要的互助体系”
2.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比西方的平等利己、纯粹利他的互助更有实践意义”错,材料二是“在中国的传统的互助理念
中,没有西方国家泾渭分明的平等利己的互助和纯粹利他的互助,而是……”,是说中西方互助
理念不同,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也没有谁有实践意义的问题。
3.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D.做君主的一定赢得民心,重视君民关系。与“互助思想”无关。
4. ①材料一中孟子侧重描绘理想社会中人们相互关爱与互相帮助的和谐画卷,是对互助社会图景
的直接描述。②材料二是老子对于个人理想生活图景的描摹,能够从侧面展现互助社会中个人的
生活愿景。
5. ①中国自古就有互助思想,并且有着互相关爱、共同面对生活困苦的传统。②努力营造一种相
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氛围或机制,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③对内互帮互助,以弥补政府和个人
保障能力的不足。④现代社会完全可以发挥互助精神,大力发展志愿组织,从事扶危济困、社会
治理和灾害援助等。⑤互助养老可积极借助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外源动力等。(任答三点即可
给满分。)
6.C【解析】考查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
C 项“代表着官场中利欲熏心的势利人物”错,管家只是一个普通人物,并不是官场人物,再说管家
利欲熏心也有拔高之嫌。
7.D【解析】考查小说艺术术特点的鉴赏能力。
D有过度解读之嫌,特别是选项最后一句“司马光坚决砸缸则显示出他与趋炎附势者斗争到底的决心”
明显拔高了。他坚决砸缸一是出于好奇,他想弄清楚缸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二是预感很可能是王
拱辰等人用来贿赂自己的,所以他坚决要把缸砸破。
8.①以司马光简陋的宅院,作书房的地下室等贫寒的环境,衬托他甘于清贫的形象。②以管家一再
阻挠来衬托司马光坚持砸缸的自省与自律。③以世人的趋炎附势,来衬托司马光的不慕名利,清廉无
私。④以王拱辰前清后腐,衬托司马光不忘初心,清廉自守。(每点 2分,答 3点即可满分)
【解析】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的能力。注意聚焦衬托手法,主要是环境衬托,人物衬托。
同时形象特点也需要点明。
9.①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缸里装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主人公迟迟没有砸缸,吊足了读
者的胃口。②丰富小说内容,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用延宕的手法插入众人拜访、夫人逝世等内容,
使情节更加摇曳多姿,起伏有致。③突出人物形象。在叙述砸缸这一主体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司马光
典当五亩地安葬亡妻等情节更突出了司马光清廉自律、个性鲜明的形象。④有利于表现主题。在砸缸
的结果到来之前,插入司马光家里的贫穷、拜访和吊唁的客人越来越多等内容,反映出当时的趋炎附
势的官场现实和人生世相,有力地烘托了思想主题。(一点 2分,答 3点即可满分)
【解析】考查鉴赏表达技巧作用的能力。题目分别从读者、情节、形象、主旨方面作答。
10.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塞,与各部共率领十几万人,攻击匈奴。右贤王
认为汉军距自己路途遥远,不会很快到达,饮酒,大醉。
“出高阙”省略了介词“于”,“(于)高阙”是“出”的后置状语,二者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
“汉兵远”是主谓短语,做“以为”的宾语,故应该把“右贤王以为汉兵远”断为一句,排除 C。
第 1 页 共 4 页
1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得:得到。“得畜数近百万”句意:俘获近百万头牲畜。
得:能够。“未得与项羽相见”句意:没有能够和项羽相见。
B.焉:代词,代卫青。“诸将皆属焉”句意:诸将领都属卫青统领。
焉:副词,于是,乃。“焉能治之”句意:如此才能治理混乱。
C.当:抵挡。“当单于数万”句意:抵挡单于数万人。
当:倘若。“当与秦相较”句意:倘若与秦国较量
D.诣:送到。“诣行在所”句意:送到汉武帝所在的地方。
诣:拜访。“诣太守”句意:拜访太守。
1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大败单于”说法错误,原文“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
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是单于自己看到没有获胜的希望,选择突围逃去。
13.(1)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在军中授予卫青大将军的职位,诸将领都属卫青统领。(给
分点:第一个“使”,派遣;“拜”,授予官职;“焉”,代词,代指卫青。)
(2)我卫青有幸以皇上亲信的身份统领大军,不担心没有威严,周霸劝我杀苏建以示威严,很不符
合为人臣的本分。(给分点: “肺腑”,亲信;“患”,担心;“说”,劝说。)
14.①抗击匈奴,屡建战功。②不擅自用权,坚守本分。副将卫建逃回,请皇帝裁决。③为人谦虚退
让,性格宽和柔顺,讨皇帝喜欢。
参考译文:
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卫青的父亲郑季,原本是平阳县的县吏,后来到平阳侯家里侍
奉当差,和卫媪生了卫青,并让他冒充卫姓。后来卫青长大了,就在平阳侯家中做骑奴。汉武帝元朔
五年(前 124年),匈奴右贤王多次率军侵扰朔方郡,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
塞,与各部共率领十几万人,攻击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距自己路途遥远,不会很快到达,饮酒,大
醉。卫青等率兵出塞六七百里,乘夜赶到。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很吃惊,乘夜逸走,只带数百名强
壮的骑兵冲出包围,向北逃去。卫青俘获右贤王近百万头牲畜,于是卫青率军回朝。回到边塞,汉武
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领都属卫青统领。汉武帝元朔六年(前 123年)
春季二月,大将军卫青又奉命率军自定襄出发出击匈奴。任命翕侯赵信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
中令李广为后将军,都归大将军卫青统领,这次斩杀匈奴几千人返回,驻扎在定襄、云中、雁门等地
休养兵马。汉武帝元朔六年(前 123年)夏季四月,卫青再次率六位将军自定襄出发,攻打匈奴,斩
杀与俘虏匈奴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共三千多骑兵,单独与匈奴单于所率军队相遇,交
战天多,汉军伤亡殆尽。赵信原为匈奴小部落的首领,归降汉朝后,被汉朝封为翕侯,现在战败,匈
奴引诱他投降,于是他率领其部剩余的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苏建全军覆没,脱身逃亡,独自回到
大将军卫青的军营。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未曾斩杀过一位副将。如今苏建弃军逃回,
应将斩首以示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说:“不对。兵法说‘小部队坚强作战,也会被大部队擒住’。
如今苏建以数千的军队抵挡单于数万人,独自返回,将其斩首,是告诉以后战败的将领不要再返回。
所以不应斩杀苏建。”大将军说:“我卫青有幸以皇上亲信的身份统领大军,不担心没有威严,周霸劝
我杀苏建以示威严,很不符合为人臣的本分。况且我的职权即使允许我斩杀(有罪)将领,但凭借我
大臣的尊贵地位和深受皇上的宠信,也不敢擅自在境外诛杀大将。一切交给皇上,由皇上裁决,以显
示作为臣子的不敢专权,不是更好吗!”军吏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囚禁起来,送到汉武帝所在
的地方。汉武帝元朔四年,大将军卫青出塞后,从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居住地,便亲自带着精兵向单
于的居住地挺进。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塞一千余里,横穿过大沙漠,看到单于的军队正列阵以待。于是
卫青下令利用兵车围成一周结成营阵,又令五千骑兵向匈奴出击,匈奴派出约一万名骑兵迎战。这时
恰好太阳要落山,狂风骤起,砂砾打在脸上,两军相互看不见,汉军增派左右两翼的军队将单于包围。
单于看到汉兵人数很多,而且兵马也很强,估计自己再战下去,也打不过汉兵,于是单于便乘坐六匹
第 2 页 共 4 页
骡子拉的车,带着数百名精壮骑兵,径直冲出汉军的包围,向西北奔去。大将军(卫青)为人仁义善
良,尊重士兵,谦虚退让,凭着(用)自己宽和柔顺的性格讨好皇上。
15. B 【解析】“漫天的红叶暗示着猎物丰硕”错误。
16.① 手法: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一个以冯唐自比,一个以谢艾自许,倾吐怀抱。②情感:表现出
驰骋疆场的豪情,表达了想要报国的迫切之情。
17、(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3)杜鹃啼血猿哀鸣又闻子规啼月夜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杨花落尽子规啼(答案不唯一)
18. ①可歌可泣 ②持之以恒 ③与日俱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语境修饰“英雄史诗”,强调人类攀登珠穆朗玛峰行动的感人,可填“可歌可泣”。可歌可
泣:意思是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用于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第二空,语境修饰“努力”,又有“多年”,可填“持之以恒”。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第三空,语境是说随着技术设备等日益先进,登顶成功的人数一天比一天多,可填“与日俱增”。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增长。形容不断增长。有时也指增长很快。
19. ①把珠穆朗玛峰比喻为“交响曲”,把“冰川”“生灵”“禽鸟”比喻为“交响曲”中的“音符”。(或“珠
穆朗玛峰”和“冰川”“生灵”“禽鸟”是本体,“交响曲”和“音符”是喻体,“是”是比喻词)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珠穆朗玛峰丰富、和谐美妙的自然风物,有力地表达出对珠穆朗玛峰的赞美
和喜爱之情。
20. 第(2)处,应为“正是因为有了更好的攀登装备、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更多的人参加攀登,所
以成功登顶珠峰的登山者越来越多”。第(5)处,应为“然而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
许多的威胁和挑战,包括垃圾污染等问题”。(或:然而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着垃圾
污染等问题的威胁和挑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能力。
第(2)处,因果倒置,应该先有装备、技术、人数等的改变,才有成功者越来越多的结果。
第(5)处,其中自然生态环境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应该包括垃圾污染等问题,因此“还”字表达不
合逻辑。
21. 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画横线处的“这”用来指示比较近而又确定的事物。
A.“这”跟“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物;
B.“这”意为“这时候”;
C.“这”与文中画横线处的“这”都用来指示比较近而又确定的事物;
D.“这”跟“那”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物。
22.① 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玻尿酸 ② 你可能会想到医学美容、整形 ③ 玻尿酸的用途远不止这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玻尿酸是细胞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广泛分布”“这些玻尿酸会定期‘以
旧换新’”,推断①处是说玻尿酸可以由人体生成,可以填入“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玻尿酸”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下文“如将玻尿酸注射到皮肤可以去皱,还可以注射到胸部或臀部进行美体塑形”的举例
可知,推断②处是说一提起“玻尿酸”就让人联想到美容和美体塑形,可以填入“你可能会想到医学美
容、整形”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上文“将玻尿酸注射到皮肤可以去皱,还可以注射到胸部或臀部进行美体塑形”和下文所
举事例“在临床上它已成功用于眼科、骨科、烧伤科的医疗实践。在国外,它还可以……”,推断③处
是说玻尿酸的用途除了上文提到的人们熟知的美容美体,还有更加广泛的用途,可以填入“玻尿酸的
用途远不止这些”之类的内容。
第 3 页 共 4 页
23、略 (建议起评分 45分)
2022 年高考作文等级评分细则
等级 评分重点 评分细则
内 1、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
容 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题意、内容
20 2、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结造,或者有明显
基 分 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等 表 综合考量作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
级 达 文的结构、 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0 语言、文体、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
分 卷面等 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基础等级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要与发展等 1、深刻: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肩发
发 特 级分相匹 作用
展 征 配,发展等 2、丰富: 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等 20 级分不能跨 3、有文采: ③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
级 分 越基础等级 力
的得分等 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精巧 推理想像有独到
级。 之处 有个性特征


出现错别字,1 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不计,扣完 5 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 3处以上错误的

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无标题扣 2 分。



他 1、600 字以上,不满 800 字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 50 个字扣 1分)
项 残 2、600 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篇 3、400 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评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 1 分或 2 分,不评 0 分。
定 5、只写标题的,给 1 分或 2分,不评 0 分。
6、完全空白的,评 0 分。
第 4 页 共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