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09 09: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中国近代史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开国大典受阅部队有28个方队,其中步兵师12个方队、炮兵师5个方队、战车师3个方队、骑兵师4个方队、海军1个方队、空军3个飞行梯队。受阅武器装备有各种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辆,军马2344匹,螺旋桨飞机17架。有趣的是,这次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的武器装备不少是从战场上缴获来的,仅大炮就有日式、美式、德式、英式、苏式等,所以当时我军的武器装备被称为“万国牌”。
目标导航
标准解读
学习要点:全国人大和《宪法》的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
学习提示:了解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
知识结构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1)国内:
②我国工业水平低下,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重工业比重低。
材料研读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想一想: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水平低,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①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
(2)国际:
②受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影响。
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周恩来率代表团赴莫斯科商讨一五计划相关问题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苏联派到中国的技术专家有3000多人,图中展示的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一五”计划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工业和交通业运输业等领域捷报频传。
2、概况:
(1)时间:
1953—1957年底
(2)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4)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思考: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01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02
发展农业离不开重工业。
03
学习苏联
04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而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教学视频:一五计划成就
3、主要成就:
四厂 三公 二铁 一桥
①工业:鞍钢、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鞍山钢铁公司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中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相关史事
我国在中国人渴望有自已的汽车制造厂,生产出自己的汽车。1956年,一座宏伟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近郊建立起来了。1956年7月13日上午8点半,汽车总装配工作开始。工人、技术员和干部,怀着十分兴奋又紧张的心情,走到总装配线两旁自己的工作岗位上。150米长的总装配线缓缓地向前转动,工人们按顺序将汽车的部件一一进行安装。装配线转到终端时,一辆崭新的深绿色解放牌汽车出现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汽车司机,立即跨进驾驶室,把汽车徐徐地开出了装配车间。万余名工人夹道欢迎,欢呼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了。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相关史事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一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开始建立中国的发电设备生产基地。
1955年,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 建成投产。
3、主要成就:
四厂 三公 二铁 一桥
①工业:鞍钢、长春一汽、沈阳第一机床厂、飞机制造厂。
②交通:新藏、青藏、川藏公路;宝成、鹰厦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川藏公路
(1954年12月25日开通)
青藏公路
(1954年12月25日开通)
新藏公路
(1957年开通)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4、结果:
到1957年底超额完成
5、意义:
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准备了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 增长表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129%
25%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一届人大:
(1)时间:
1954.9
(2)地点:
北京
(3)内容: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②举国家主席、副主席、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
国家主席
毛泽东
国家副主席
朱德
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
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刘少奇
2、1954《宪法》:
①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关;
③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影响: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主席
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会议。
知识拓展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在历史上是阻隔南北交通的“天堑”。由于没有桥梁,所有南来北往的物资和行人只能靠轮渡来运送,极不方便。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为了使江北的京汉铁路和江南的粤汉铁路连接起来,曾经在武汉进行过4次测量工作,但都搁置下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已有的测量资料进行了研究,并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对大桥建设工程进行了新的钻探测量和设计工作。1955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1957年10月, 全长近1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一武 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
第一座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夯实基础
1.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1953年发行的部分分币的样币。其主题体现了( )
A.“一五”计划成就巨大 B.发展汽车制造的决心
C.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D.改善交通运输的愿景
【答案】D【详解】1953年国家刚刚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国内还不能制造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样币的主题内容分别为汽车和轮船,体现了国民改善交通运输的愿景,D项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才刚刚开始,成就不可能巨大,排除A项;汽车制造仅是上面一幅样币的内容,不能体现整体的主题,排除B项;两幅样币的内容仅反映了交通运输领域的状况,不能体现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排除C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2.识读“1953—1957年我国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A.我国己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C.我国“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
D.我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地区开始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53—1957年我国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我国实行“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B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排除A项;我国“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我国改革开放从沿海地区开始,图片信息没有体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夯实基础
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计划规定为14.7%),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工业化2.5%~3.5%的增长速度。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中国发展国民经济急躁冒进 B.欧美国家压缩工业发展规模
C.冷战制约欧美工业发展速度 D.中国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答案】D 【详解】根据所给材料“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欧美国家工业化阶段的速度,结合所学“一五”的背景可知,这主要说明了中国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D项正确;中国发展国民经济急躁冒进是在大跃进时期,排除A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等国家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大幅提升,排除B、C两项。故选D项。
夯实基础
4.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3月23日,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会议正式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有1.5亿人次参与了讨论,各方提出意见118万多条。报道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 D.推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C
【详解】据“6月14日宪法(草案)正式公布后,全国有1.5亿人次参与了讨论,各方提出意见118万多条”可知,题目报道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真正反映人民的利益,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中国近代史
谢 谢!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