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中物理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新课标核心素养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部编版 历史(八下)
歌曲能反映了时代的风貌,分析这首《社会主义好》创作于什么事件之后?
三大改造之后,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总结,这首歌创造于三大改造之后的 1957年,当时唱响了中国大江南北。
从歌词中能看出中国人民下一个愿望是什么?
坚决跟着共产党,要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从歌曲的旋律中能够感受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和信心怎样?
干劲十足,信心百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 1956年到 1966年的全面建设时期的历史,及其后 1966年到 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 20年也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导入新课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板书课题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
2022年课标: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认识这一时期取得的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等成就及其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1.掌握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和这一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模范人物,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能通过阅读材料、历史图片、观察事
物展台,直观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体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过程。(史料实证、家国
情怀)
2.指导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梳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动手能力。能通过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和以
史为鉴的能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能充分认识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曲折,体会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精神,感悟中国共
产党的执政智慧;理解先进模范人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巨大贡献,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人
民服务等优秀品质的重要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
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目标导学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共八大的召开
新课讲解
史料实证
(1)背景:
①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科技迅速发展
②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在现代中国的条件下,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工业化问题。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基本上已经扫除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我们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的政策,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的条件,来完成这个伟大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7日)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八大的召开
分析当时国内的
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人民
的主要任务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1.中共八大的召开
(2)概况:
(3)结果与意义:
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的国情作出正确判断,把主要力量用来发展社会生产力,符合实际,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①因为中共八大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中共八大把百姓放在第一位
②因为中共八大当时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制定的任务符合当时的国情
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毛泽东: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因此可以说,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
·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重大失误)
1957年11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受其影响,定下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
(1)背景: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左”倾错误
史料实证
①农业上:虚报产量,宣传“高产卫星”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 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等浮夸报道。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浮夸风
3.探索中的失误
(1)“大跃进”运动
史料实证
挖秃青山炼钢铁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1959年达到2500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
——《关于向军委会议印发《两年超过英国》报告的批语》,《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958.6.22)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在一片狂热和喧嚣之中,经过全国上下4个月的努力,实现了钢产量1073万吨,后来调查表明,1958年全国实际上只生产了800万吨钢,其余的都是不能用的废钢。同时,被付之一炬的大片森林,所造成的生态恶果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咀嚼。
大炼钢铁
以钢为纲
3.探索中的失误
(1)“大跃进”运动
②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
为使钢铁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
疯狂年代,盲目生产
史料实证
1. 大批农村劳动力被调去炼钢,导致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减产。
2. 为达到钢铁产量目标,森林、矿产、煤炭等资源遭到大规模开采;但由于缺乏技术,导致炼出来的钢铁质量不达标。
3. 由于实行“以钢为纲”的经济政策,钢铁产量虽然大幅度提高,但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探索中的失误
(1)“大跃进”运动
③大跃进影响
历史解释
社员在地里拿工具懒洋洋地什么都不干,邻居大婶还说:“别那么卖力了,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吃的都一样。”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各村生产队成立了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得到空前发展,很多地方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并试点“向共产主义过渡”。
3.探索中的失误
(2)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公社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其中“一大”主要表现为规模大,一个公社平均有500户农民,1000个劳动者和1000亩土地;“二公”指的是公有化程度高,社员的一切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以及一切公共财产都无偿收归公社所有。
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脱离了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史料实证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干扰;
对国情分析不够,但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从实际国情出发。
③启示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4.对探索失误的认识与启示
①后果
②认识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的破坏;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1957至1961年经济逐年下降
阅读材料,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分析其原因?
探索中的失误
自然灾害
三年困难时期
七分人祸
三分天灾
实质
历史解释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
阅读材料,你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分析其原因?
经济逐年提高
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1962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自我批评:“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到1956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5.国民经济的调整
实事求是
历史解释
天灾
人祸
自然灾害严重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
调整(八字方针)
1956年中共八大
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表现
三面红旗
成功的探索
成功的探索
探索的失误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探索的失误
?
目标导学二、“文化大革命”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1966.5.16)
“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十六条)(1966.8.8)
(4)指挥:中央文化革命小组
(1)背景:阶级斗争扩大化
(2)导火索:1965.11.10,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上海《文汇报》)
(3)爆发的标志
(5)口号: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化大革命”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梳理“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史实,知道其影响。
“五一六通知”
历史解释
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饥荒,昭示一场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本应是中国走上改革的一次契机。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却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 道路。“大跃进”失败以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承认有错误,但他把乱象主要归咎于阶级斗争……毛泽东的注意力从经济领域回到政治思想领域,重提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美对抗无丝毫缓和迹象,中苏同盟走向彻底分裂。随着中苏论战愈演愈烈,国内政治日趋激进,反修防修成为全党共识。从四清运动到“文革”,走上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不归路。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原因1
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发展。(根本原因)
原因4
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外部环境影响,美苏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原因2
林彪、江青等人别有用心的利用毛泽东的错误,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原因3
【合作探究】1.“文革”爆发原因(背景)
1.背景
史料实证
1966年春夏
1967年初
1971年9月
1972年
1975年
1976年
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
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领导进行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一月风暴
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
粉碎了江青反
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
2.过程
时空观念
1966年春夏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彭德怀
老舍
工厂停工闹革命
造反派打、砸、抢
造反派组织打砸抢(红卫兵运动)
批斗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国家主席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名字被改为“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共和国
最大的冤案
3.动乱的表现、产生的危害、最大的冤假错案
生命财产、民主法制被破坏;个人崇拜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冤假错案频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权,被粉碎
林彪等人乘坐的飞机坠亡现场
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权
打倒四人帮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华国锋(左)与叶剑英(右)
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文革的结束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①民主与法制遭到肆意践踏
②科教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③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①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③必须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文革的影响与认识
④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历史解释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目标导学三、建设成就
历史解释
时期 内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 大中型项目:
新兴工业:
交通水利:
科技国防:
“文革”时期(1966—1976年)
初步形成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立足史料实证,阅读教材,梳理1956—1976年建设成就相关史实,知道其意义。
武汉、包头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兰新、兰青、包兰铁路;水利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国防尖端技术取得巨大进展
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建设成就的概况
“铁人”王进喜
不怕困难艰苦创业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热爱人民鞠躬尽瘁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助人为乐爱国爱民
3月5日 学雷锋日
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模范代表人物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家国情怀
运用唯物史观,何在“左”倾错误冲击严重的情况下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材料2 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培养的大批骨干,不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王进喜日记》
参考解释
1.党的正确领导及科学指导;
2.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奉献 ;
3.英模的担当与引领作用;
4.排除干扰、坚持真理;
……
材料1 这一切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3.探究成就的原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总路线”
“文化大革命”
建设成就
“大跃进”、人民公社
国民经济调整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是一次严重失误,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成绩令人瞩目。并涌现出许多模范人物
八大召开
反映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经济规律
探索之路
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6—1976年三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历史解释
良好开端
严重失误
中共八大(1956年)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1961年)
1976年粉碎“四人帮”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 然 灾 害
1959-1961年经济困难
经济调整
(1958年)
文革
成就和模范人物
板书设计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1.(2022·山东聊城)1961年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使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毛泽东发出这一号召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出现 B.国防工业与尖端科技落后
C.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 D.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2.(2020·贵州黔东南)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3.(2021秋·辽宁铁岭·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这个言论最有可能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大跃进”运动时期
D
C
中考链接
D
4.(2020·贵州黔西)从下图柱状图中的年份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B.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5.(2022·河北)《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记述道:“1971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提出,争取在‘四五’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1975年‘四五’计划完成时,全国中小学生在校数量出现了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峰。与1965年相比,1976年小学生人数增加了29.1%,初中生人数增加了4.4倍,高中生人数增加了10.3倍。”该“记述”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
A.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D
B
中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