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五:人口(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五:人口(含解析)——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1-12 06: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五:人口——五年(2018-2022)高考地理真题专项汇编卷 全国卷版
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2010年中心城区 人口比重/%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人口变化/万人 2010~2020年中心城区 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
上海 30.3 -30.25 215.42
北京 59.7 -72.8 300.9
广州 39.7 129.12 468.46
深圳 34.0 116.88 596.73
1.(2022全国乙卷)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2.(2022全国乙卷)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
3.(2022全国乙卷)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
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
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情况。下图示意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020全国III卷)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 )
A.1971~1975年 B.1981~1985年 C.1991~1995年 D.2001~2005年
5.(2020全国III卷)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 )
A.生育政策放宽 B.人口惯性影响 C.经济发展提速 D.生育观念改变
6.(2020全国III卷)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
A.人口总数逐渐减少 B.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C.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D.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019全国I卷)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8.(2019全国I卷)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18全国I卷)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10.(2018全国I卷)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人口变化。根据表中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5.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6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表中显示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所以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增加的数量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所以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故A项正确。故选A。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的特点。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了人口规模的变化。所以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与四城市具有相近的城市等级规模,D项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太大关系,A、C项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相关,B项错误。故选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由上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的压力,A项错误,B项正确;疏解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C项错误;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D项错误。故选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的相关知识。读图分析,图中户籍人口中数量最多的年龄段是35-44岁,他们对应的出生年份是1966(=2010-44)~1975(=2010-35)年,且35~39岁年龄段的人口数量较30~34岁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有大幅增长,因此35~39岁年龄段人口对应的出生年份1971~1975年人口出生率最高。故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以推知20-24岁年龄组的人口出生年份是1986-1990年,此时正是1966-1970年份出生女性的生育峰值年龄段,而1966-1970年的女性在2010年是40-44岁,图中显示40-44岁年龄段女性人口多,因此可以知道1986-1990年育龄妇女较多。这是人口惯性增长造成,故B项正确。我国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是2016年后提出的,此时生育政策并未放宽。故A项错误。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成本上升,人们的生育意愿会下降。故C项错误。D项,生育观念不会在短时内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可知,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而该市0-19岁的女性人口数量偏少,且变化比较稳定,因此可以推测未来20年间(2010-2030)该市人口增长会较为缓慢。故C项正确。出生率稳定的情况下,人口总量不会逐渐减少,A错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出生率不会出现明显提高,且图中0-19岁女性人口变化也显示人口出生率趋于平稳,不会逐渐提高。故B项错误。2010年的20-24岁女性人口数量较多,因此可以推测2010年会出现生育高峰,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和人口推断能力,主要根据图表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即可。故选C。
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在2015年欧盟人口结构中,25—50岁非欧盟籍人口比例大于同年龄段欧盟籍人口。而25—50岁人口是劳动力人口的主体部分,说明非欧盟籍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该图为人口年龄结构图,不能反映出具体的人口数量。非欧盟籍25—50岁女性比例较大。非欧盟籍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故选C。
8.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非欧盟籍人口以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其比例持续增大有利于延缓欧盟人口老龄化进程。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以劳动力人口为主,可促进欧盟的经济发展,不会导致收入剧降并产生新的消费需求,但对人均消费影响较小。欧盟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可缓解这一问题。故选B。
9.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该直辖市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外来务工人员少于外出务工人员,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老年人口变化,B错误;由图可知,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距略有缩小,说明人口迁出回落,劳动力需求数量有所增加,C正确;图中只给了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涉及到人口机械增长,故无法判断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D错误。故选C。
10.答案:C
解析: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人口的迁入区,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故ABC错误;重庆市为人口迁出区,户籍人口数量大于常住人口数量,故D正确。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