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教案) (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1-12 22: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学生: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年纪”等9个生字,会写“功、反、复、式”4个字。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词语,导入新课
1.学习词语“世界”。
(1)指名读词,再交流:你认为“世界”包括哪些事物?
预设:天上的太阳、星星、云呀雨呀,地上的人、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呀水呀等所有的一切事物构成了我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2)指导书写
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强调“世”的笔顺,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竖和竖折起笔的高低;提醒“界”中横、撇不相交。学生先跟着老师进行板书书空。
2.学习词语“年纪”。
指名读,认识“纪”字。再提问:你多大年纪啦?引导学生明白“年纪”就是“年龄”的意思。
3.导入新课。
引导:现在,小小年纪的你们主要做什么事情呀?那么,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事万物都在做什么呢?板书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想象中的世界中去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太阳、月亮、水、雨、人)
2.这些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多么平常的事物啊!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他们在做些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当世界年级还小的时候,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在干什么呢?用一个词回答。
(2)学习生词“必须”,换词,句子意思不变。
(3)为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
预设:因为世界的年纪太小,世界里的东西什么都不懂。就像我们还是个小宝宝时,需要学习走路、说话等。
(3)“每样东西”学会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4自然段的内容。
2.学习第2~4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太阳学会了____,还学会了_______。
(2)学生交流。
(3)太阳是一开始就去学发光、上山下山的吗?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①学习生字:功:“没有成功”就是——失败了。
②课文还举了一个太阳失败的例子呢——读读词语:譬如。一般,譬如后面都是具体的例子,像这样的词还有——比如、例如。
③指名读“譬如”句,说说太阳失败的原因。
理解“粗糙”,出示树皮的图,本义指的是“不精细、不光滑”,结合上下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下文的“吓坏了”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中声音很大、很粗鲁,不好听。
“敏感”,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刚出生的婴儿很娇嫩,感觉很敏锐。那么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它像婴儿一样很娇嫩、感觉很敏锐。
(4)拓展想象:太阳也许还尝试学习了别的事呢?结果怎么样?谁能用上“譬如说……”来说一说。(预设:太阳还想学跳舞、画画等)
(5)交流,总结:太阳本来就会发光,每天从东边升起,在西边落下。可是在作者眼里,它像一个孩子一般天真可爱,竟然去学唱歌,最后才学会发光,学会上山下山,作者的想象真奇妙!
(6)齐读第二自然段。
3.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①读一读:小组合作朗读3、4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想一想:_____学会了______。
③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句子,为什么?
(3)交流问题②,预设: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水学会了往低处流动。(板书:变化、流动)
(4)交流问题③,预设:
A:“学会……主意不错。”设问句,想一想为什么觉得白天发光好,晚上不好?指导朗读。
B:“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通过朗读在文本中理解“反反复复”,“月亮一直拿不定主意,白天……晚上……,”这就叫“反反复复”。
指名朗读,读好重音,表现月亮的反反复复,犹犹豫豫,天真可爱。
C:“它很快就学会了……往低处流……”想一想为什么要写三次往低处流?省略号什么作用?表现水流动的方式很单一,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犹豫,只要往低处流。指名朗读。
D: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月亮,是不是这样不断变化的呀?作者这么写给你什么感受?
4.男女生分角色赛读:月亮犹犹豫豫,而水呢一往无前,真像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天真可爱。男生读月亮,女生读水。互换朗读。
四、指导写字,总结全文
1.教师范写“功、反、复、式”。
(1)指导写字:反,第二笔撇要写得伸展,与横撇和捺的下端基本齐平。横撇和捺的起笔都在横中线上。
指导写字:式,指导书写,第五笔是主笔,在竖中线上起笔,然后由右下斜出,要写得有力,注意不要多加一撇。
2.学生练写,评价反馈。
五、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1-4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段?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
同学或家长评一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简、由、睁、秩、序、哦”等生字,会写“简、弄、由”等字,会写18个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多媒体出示第一课时要求会认的8个字(纪、必、须、功、譬、糙、敏、式),指名认读。
2. 出示词语:年纪 必须 成功 粗糙 敏感,试着用上出示的词语、借助上节课学到的句式,说一说1-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
(1)思考:那时候是什么时候?(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①“那时候”太阳、月亮、水是怎样简单地生活的?
②课文的2、3、4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他们是如何学会的,学会了就觉得简单了,所以这句话总结了上面四个自然段的内容。
(2)出示句子:“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明白生活是简单的,每个人要弄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就行了。)
(3)出示“简”字,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这个字?(加一加的办法认识)
(4)请学生思考:你明白自己最适合、最擅长做什么了吗?(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第6、7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七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卡,指名认读“睁”,注意后鼻音,“秩”的声母为Zh,开火车读。
(3)指导读好长句子。
①提问: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什么就行了?
全班交流,相机引导学生在“自己做什么最容易”下面划横线,并练习将短语读流利,再读整句话。
②提问:只要万物都做什么,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先让学生反复练读词语“他最容易做的事”,最后把短语放入句子中,读好停顿。
(4)紧扣“秩序”,理解内容。
①联系生活,明白本义。
提示:生活中经常用到“秩序”这个词,比如做操、放学要有秩序,这里的秩序是什么意思?(按顺序来,不混乱。)怎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有秩序?(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
②联系上文,了解含义。
出示句子: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生长……
提问:雨滴进泥土里,大地会发生什么变化?假如雨不从云里落下来呢?世界会怎样?(让学生明白雨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能滋润大地,让花草树木生长。)
③回顾前文,交流:那太阳、月亮,做什么最容易?给世界带来什么?假如不这样,世界又会怎样呢?
(5)带着美好的想象,朗读五至七自然段。
3.拓展想象。
(1)出示第七自然段:“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引导学生换词理解“相当”,并指导朗读。
(2)提问:还有哪些事物也做着自己最容易做的事儿呢?
(3)出示例句,鼓励学生结合插图发挥想象,接着往下讲一讲: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小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星星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预设:小树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星星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和我们捉迷藏;小鸟在树上安家,为树歌唱……)
4.学生自读第8、9自然段,接着讲故事。
(1)引入:故事讲到这儿,作者突然打断了我们,看他又说了什么?指名读第八、九自然段。
(2)读好语气词“哦”。提示:读得短而干脆,体现作者突然从想象中回过神来。
(3)交流: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有很多很多开头。
(4)拓展:放飞你的想象,以下面这句话为开头,接着编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作者提到的以外,风儿,开始会学习什么呢?后来怎么学会隐身的呢?太阳、月亮是哪里来的呢?是从一个巨大的蛋里孵出来的吗?高山一开始就这么安静地待着吗?会不会是跑累了的巨人?)
教师指导:先让学生静心想,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教师范写“简”、“弄”,引导观察上、下两部分的宽窄,交流书写要点。
2.出示“由、式”学生观察、交流关键笔画的书写要点。强调:“式”的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然后向右下斜出,要写得有力。
3.展示交流。
4.抄写词语。
方式 简单 自由 生长 相当 结局 开头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发光    变化   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