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区分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2.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能区分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教学难点】
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2.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金、木、水、火、土”和偏旁“钅、木、氵、火、土”:同学们,自己观察这两行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2.生交流:下面一行是上面一行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3.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包含上述偏旁的生字,你能分别说一说吗?(生交流积累含有上述偏旁的生字)
4.读一读含有这些偏旁的生字,你能说说这些偏旁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吗?(生交流)
5.出示生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这些生字,读一读字音,观察字形,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吗?(生交流:都是形声字)在形声字中,声旁表音,形旁表意。
6.出示5组生字: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组生字,运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认识他们。(指名交流)
7.出示生词:采用抽读或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巩固。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选择一两个说句子。
1.出示六组近义词:
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2.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然后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1:这些词语与快慢有关。
预设2:这些词语中的每一组词语都是近义词。
3.出示前三组词语:忽然—突然 立刻—马上 一瞬间—一眨眼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组词语,读完后说一说每一组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学生读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2)根据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发现,这次词语都表示“快”。
4.出示后三组词语:逐渐—渐渐 慢慢—徐徐 慢吞吞—慢悠悠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三组词语,读完后说一说每一组词语都是什么意思?(学生读词语,交流词语的意思)
(2)显然,我们会发现,这次词语都表示“慢”。
5.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句话吗?选择一个词语也可以,如果你能选择两个词语那就更棒了!请大家先听我的示范,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起交流一下吧。
(1)教师示范:上课铃响了,小花立刻跑进教室,小明还是慢吞吞地走着。
(2)小组内说一说,要保证每个词语都有人说。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二)读句子,想象画面,再仿照例句写一写。
1.出示例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
(1)读一读例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根据想象的画面,边读句子边演一演。
(3)引发思考:加点的“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之间是什么关系?(生交流:用“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来表现出太阳“心里害怕极了”。)
2.指导仿写,出示: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1)读一读句子,关注一下“跑”这个字,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下此时李明杰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交流:着急、焦急)那么着急的李明杰又会怎样跑进教室呢?(生交流:匆匆忙忙、急匆匆、风风火火、一溜烟)
(2)指名学生能够完整地说一说句子: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3)想一想:除了着急的时候会跑进教室,还有什么情况下也会跑进教室?(生:高兴、激动)那么高兴、激动的李明杰又会怎么跑进教室内?
(4)指名学生能够完整地说一说句子: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
3.自由仿写。
(1)出示句子:
蝴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在花儿上。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躺在沙发上。
(2)学生试着照样子写一写。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互相修改,将句子写通顺。
(3)指名交流,教师相机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2.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第一、二组汉字:
神、祖、礼、福
补、袜、衫、被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观察一下这两组汉字,他们的偏旁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3)书空两个偏旁“示字旁”和“衣字旁”
(4)这两个偏旁的字分别和什么有关呢?(生交流:示字旁的字与神有关;衣字旁的字与衣物有关)
(5)你还积累了哪些示字旁的字和衣字旁的字呢?(生交流并积累)
2.出示第三、四组汉字:
冰、冷、冻、凉
海、流、洒、滴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观察一下这两组汉字,他们的偏旁一样吗?区别在哪里?
(3)书空两个偏旁“两点水”和“三点水”。
(4)这两个偏旁的字分别和什么有关呢?(生交流:两点水的字表示寒冷;三点水的字与水有关)
(5)你还积累了哪些两点水的字和三点水的字呢?(生交流并积累)
二、日积月累
1.师: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美丽夜景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教师指导“查、慎”的读音。)
(2)解诗题。舟:船。书:记。所见:见到的东西。你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生交流:诗人查慎行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
3.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明确以下字的读音。
“查”在作为姓氏的时候读“zhā”;“见”读“xiàn”;“散作”的“散”读作“sàn”,不要读作“sǎn”。
(3)齐读《舟夜书所见》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a.指名读第1、2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b.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见——现。
渔灯——渔船上的灯光。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萤——萤火虫。
c.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漆黑的夜晚看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d.指名读第3、4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e.让学生从中找出不懂的词语,逐一解释。
簇——拥起,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开。 作——变作,变成。
f.让学生将这些词的解释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撒落了无数的星星。)
g.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熟读成诵
(1)出示朗读小帮手,多形式朗读古诗(自读、同桌一起读、小组读、齐读等)
(2)看图,尝试背诵古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就是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了这篇短文,你会更清楚。(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自主阅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短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短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点拨指导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问题: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新的药物书?
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
(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三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事?
(2)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第1句话)
(3)李时珍亲自采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4)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分组交流)
(5)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指名说)
(6)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终于”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分组交流)
4.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生交流:李时珍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2.用自己的话给家长介绍一下李时珍的生平事迹;说一说他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神、祖、礼、福 与神有关
冰、冷、冻、凉 表示寒冷
补、袜、衫、被 与衣物有关
海、流、洒、滴 与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