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 公益招贴设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6课 公益招贴设计》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1-12 09: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公益招贴设计》
一、 教学思路
本课题选自湖南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湘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是以学习“设计·应用”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主要是以招贴画设计为教学内容。学习掌握招贴画图形创意的一些技巧和方式(异形同构)展开教学活动。招贴画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组成部分,集中地反映了现代文明的一个层面。教材选择公益招贴画教学,把德育渗透其中,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让学生初步了解公益招贴画的设计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则。
  通过教材中的作品资料,以及其他图片的赏析、学习与借鉴,学生能掌握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异形同构),初步体验新奇视觉形象表现出的特殊艺术效果,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奇思妙想”的艺术空间及其表现方法。教学结合公益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生存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关注与思考。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招贴画的设计要素、设计方法和形式美要求。
2、让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和消化所学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基本方法—异形同构,进行艺术表现。
3、让学生愿意积极尝试与借鉴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有意图地表现自己关注的社会公益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招贴画图形创意的基本表现形式—异形同构,并能应用该手法进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选择公益招贴画教学,把德育渗透其中,加强学生对社会公益性问题的思考,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与学生情感达到共鸣。
四、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
学生:教材,绘画本, 绘画工具。
五、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行 为 目 标
组织教学 按课堂常规进行。 稳定情绪,做好教学准备。
引导阶段:(激趣导入)用时4分钟 播放迈克·杰克逊的《heal the word》(拯救世界)的视频片段,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描绘以下图形。 视频结束后。教师:这首歌被誉为“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曲”,是一首呼吁世界和平的公益歌曲。迈克·杰克逊用音乐的方式,倡导人们远离战争,共享和平。现在,人类正面临着战争、反恐、环境破坏、交通安全、孤寡老人等值得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幻灯片播放以上问题的照片)如果你是一位美术工作者要表达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可以用什么方式呢?(学生:绘画、摄影、公益广告、招贴画……)很好,老师刚才在黑板上正是用了招贴的形式,表达了对某一问题的关注,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绿色能源)其实,招贴是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最直接的方式。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第6课《公益招贴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注,引出主题。
学习阶段:(欣赏探究)用时10分钟实践阶段:(尝试借鉴)用时17分钟评价阶段: (启发拓展)用时8分钟 一、招贴的概念教师:招贴画又称宣传画或广告画,要求运用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和一定空间距离内提供清晰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特定主题。公益招贴是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通过某种观念的传达,呼吁公众关注的问题,从而服务于公众利益。 学生通过作品欣赏,了解什么是招贴画,及公益招贴的作用。
二、招贴的构成要素要设计一幅招贴画我们要先知道招贴有哪些要素构成。展示招贴作品,学生思考招贴画由那几个要素构成。招贴画由:图形、文字、色彩三要素构成。 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招贴画的构成要素。
三、学习图形设计手法—异形同构教师:如何设计一幅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招贴画呢?我们先来看一个成功的例子。赏析作品《和平总是姗姗来迟》教师:想一想,这幅招贴画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要素?当你看到这个图像时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学生回答:图形,感觉是很奇怪,新鲜。教师:很好,那同学们能通过这个新奇的图像知道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吗?学生回答:(“鸽子”代表和平,“蜗牛”表示缓慢)教师:揭晓答案题为《和平总是姗姗来迟》。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幅作品。作者表达了什么主题?学生:全球变暖教师:作者是怎么传达这个信息的?学生回答:教师:我们刚刚欣赏的这两幅作品都用新奇的视觉图形准确的表达了主题,你们知道新奇的视觉图形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作者从不同的视点将不同的图形元素与相关的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切实际,令人深思,我们把这种表现手法叫做“异形同构”。其实之前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招贴画也是运用了这种图形创意的手法把树和灯泡进行了异形同构,表达了主题《绿色能源》。 在此环节中,教师起的作用是“引导”,也就是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新奇视觉形象的表现手法,得出结论加深印象,突出教学重点。
四、优秀招贴作品欣赏教师:运用“异形同构”手法创作的招贴作品。 在对比中学习,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消化,加深对“异形同构”手法的理解。
五、连连看小游戏:个人或小组,围绕环境保护的主题,用以下的元素进行异形同构表达主题:地球 工业烟囱 树叶 灯泡 汽车 水龙头 树桩 瓶子 手 鱼 冰块 电池 沙漏 雨伞 眼睛 树枝 脚 吸管 水滴 沙漠 心脏 鸟 房屋 干裂土地 人 一次性筷子 树根 鲸 云朵 桌子 问号 苹果 水 针管 饮水机 北极熊 热水袋 纸 植物 船 感叹号 漏斗 榨汁机 杯子 电插头 骷髅头 输液瓶 斧子 塑料袋 枪 手机 鱼骨头 熊猫 兵马俑 十字架 气球 卷筒纸 建筑 餐具 快餐盒 水井 听诊器 SOS 火柴 骆驼 蜡烛 剪刀 翅膀 血 温度计 五大洲版图 教师举例子:鱼长出翅膀飞向天空(水污染)树叶从工业烟囱口飘出(大气污染)五大洲版图出现在热水袋上(全球变暖)学生思考一分钟,然后站起来说自己的创意,比一比谁的创意更独特。学生:说创意教师:游戏到此结束,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有创意,很新奇,让我听到了很多奇思妙想,有了发散思维。下面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自己新奇的构思给记录下来,但不是用文字,是把它画下来。 设计有趣的游戏,改变教师机械传授知识的做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能力。
绘画活动:请同学们回顾刚才游戏中产生的想法,运用今天课堂上所学的“异形同构”的设计手法,创作一幅表达你对如环境保护、呼吁和平、交通安全、关注老人等社会公益性问题关注的新奇视觉图形!同学可以两人一组或者自己独立进行作品的创作。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如何将新奇的构思转化成视觉语言,能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作品巡回播放。通过图、音乐启迪灵感,进行借鉴。)
1、邀请学生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讲解自己的创意,交流自己的情感。2、学生先自评和互评,老师再以学生展示的习作进行评价,帮助提炼,抓住要点,完善创作。 相互展示、借鉴、调整构思、取长补短。
课堂小结用时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招贴画图形创意的表现手法—“异形同构”,并运用这种方法营造了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我们关注的社会公益问题进行了表现创作。同学们的作品让老师很感动,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作品都非常优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同学的作品,但我相信下面肯定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来不及展示,没关系,等本单元学习结束后我们将举办一个公益招贴展,让同学们的作品感动更多的人,去关注我们的社会,关注我们的生活。大家共同来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环境。 社会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关注的地方,鼓励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去关注社会,热爱生活!